张觉民在家待了十天。
却不得不再次启程。
毕竟,这皇帝老儿就给了他三个月时间。
从长宁回来花了一个月。
再在这边待下去,三个月的期限就要到了。
而且他确实也想去京都看看。
以前他或许还有拯救大明的想法,可是在经历这次被摘桃子后,他也释然了。
救什么救?
破而后立。
这朝廷,救他干嘛?
三月的初春,北境这边还是十分的冷。
这次,他没带多少人出来。
也就李响朱成和以及宋奇志他们,一行十多人而已。
当然,小姨也跟着。
另外。
由于之前救了刘家。
刘巧云摆脱了范家的牵制,于是选择直接和他一起,去京都扩展市场,也同路。
这样一来。
包括刘家的护卫一行人,他们一共有三十多人的样子。
从延安到京都。
这个时代有两条路可以走。
第一是一路北行,经过绥德、米脂等地,到达榆林。
而后沿着榆林继续向北出发,出长城,过镇羌堡等军事要地后,进入后世的内蒙古地区。
到了内蒙古后,沿着草原边缘前行,经过兴和等地后,到达宣府,也就是后世的河北宣化。
再由宣府南下,经过居庸关,进入北京。
这条路是这个时代还算比较常见的交通要道,沿途也设有驿站这些。
不过,小冰河时期到来。
北方寒冷加剧。
不少鞑靼人,经常在长城外袭击商贾部队,抢劫物资。
徒增了不少风险。
而另外一条是从延安到西安。
沿着渭河北岸而行,经过华州、华阴后出潼关,进入河南地界。
在河南,经过峡州、渑池、洛阳、巩县、郑州等地后,抵达开封。
过了开封后。
继续东行。
经过兰考、归德,进入山东地界。
在山东,在经过曹州、济宁、兖州、泰安后,到达济南。
过济南而向北,经过德州,进入河北地界。
过沧州、静海至天津卫。
最后西行,过通州而至北京。
这条路上,都在复地中相对而言,安全了不少。
而且,到西安后,部分路段也可选为水路,倒轻松一些。
当然。
这个时代的黄河还是十分的危险的,而且和后世的黄河有很大的差别。
史料就曾经记载过,弘治年间,黄河黄岭岗决堤。
经曹州、单县、丰县等地,夺淮入海。
出海口在后世的盐城和连云港中间。
而现在的黄河是经过山东东营入海,两者差别还是很大的。
保险起见。
张觉民还是选择了第二条路。
虽然多花了一点时间。
但是安全啊。
自己这点人,可没实力出长城和鞑靼的骑兵硬碰硬。
而且队伍中还有女眷,自然也得考虑。
行徒一月。
张觉民他们一行人,这才到了北京。
这还是他有着官员身份,在沿途驿站,换马的原因。
这要是普通人。
非得花的两个月估计才能到。
想想后世的几个小时,简直是没得比。
即便是在后世。
张觉民也从来没来过北京。
说实话,确实有些被震惊到。
不愧是明朝的经济文化中心啊。
他还看见不少金发碧眼的家伙,更有售卖的昆仑奴。
繁华程度,碾压自己看过西安洛阳等地。
各种商品,更是琳琅满目。
这也难怪刘巧云会选择来京都了。
这人口,这市场。
不发财都难啊。
至于是住处。
这点张觉民不慌。
因为刘巧云提前安排了人来,所以目前有落脚的地方。
即便是没有。
他也有很多选择。
比如说,各地的同乡会馆。
以及寺庙又或者酒楼。
在不及,也还有朝廷的会同馆。
这不过住会同管,这个要一定的身份,而且名额有限,自己····想想,还是算了。
到了住的地方。
他们简单休息了一下。
次日一早。
除去刘巧云要工作外,其他人更是兴奋的逛起了北京城。
“秉吾啊!这京城果然不是一般的大啊?”
茶楼二楼。
张觉民坐在靠窗的位置,眼神时而扫过远处的一处府邸。
一旁的朱成和一脚搭在凳子上,啪嗒这走了一天路的大腿,感慨道。
“你这不废话,这是哪里?京都,你以为和长宁一样啊?”
张觉民反驳了一句。
而后便看见楼梯那边,宋奇志带着两人走了上来。
到了桌边,他扫了一眼四周。
而后靠坐在了张觉民的左边,声音压低了些。
“摸清楚了,这里确实是国舅爷太康伯的府邸,不过我向人打听了一下,这太康伯基本都是不出门的,而相反,国舅爷张璟倒是经常入宫。”
听见这话。
张觉民思忖了片刻。
这倒是没什么问题。
之前齐才宗就问过自己,有没有和国舅爷结怨。
想来便是这国舅爷想扶持自己的人,所以才安排了这么一出摘桃子的戏码。
虽然他离开了长宁。
可却并没有放弃对那边的打听。
前不久,他也收到了消息。
奢崇明采用了他的计划,从长宁奇袭,破兴文,围困永宁。
奢崇明父子败退水西。
明军大获全胜。
只是。
胜利还没来得及捂热。
在明军得胜准备回撤的时候。
却不想,败退的奢崇明,联合水西土司安邦彦突袭明军
明军大败而归。
而另外。
安邦彦联合水东土司宋万化起兵十万,兵围贵阳。
西南局势,再度糜烂。
此事一出。
张觉民也瞬间明白,之前奢崇明守永宁的两万人是从哪里来的了。
这也没办法。
水西这边,本来是用秦良玉防守对方的。
可秦良玉入川平叛,这才给了安邦彦机会。
想着这张国舅,安排自己的人,本来是想摘桃子的,却不想桃子没摘到,还吃了败仗,他心中隐约也有些得意。
“这国舅爷,可有得罪什么人?”
张觉民问道。
说起这个,宋奇志倒时露出八卦的笑意。
“还别说,真有。”
“前段时间,张璟和永安伯次子黄阳秋在青楼争抢以为花魁而起了冲突,双方还大打出手呢?听说黄阳秋还被揍了一顿,临走时还大放厥词,要教训对方呢?”
呵呵!
这还真是瞌睡来了送枕头。
张家是新进的外戚,而永安伯那边却是老牌的勋贵,双方互相都看对方不顺眼,矛盾自然激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