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书,别闹。”十二娘寒凉的身体骤暖,她半眯着眼睛,舒服的伸展着身体。
“十二娘,你装睡。”姜姚笑嘻嘻往十二娘怀里钻。她仿佛发现什么大秘密一般,紧紧搂住十二娘的腰,十二娘在装病。
“夏荷?你怎么在这?”十二娘推开姜姚。室内光线暗,月光透过桃花纸渗入进来,朦朦胧胧一切。姜姚狡黠的眼眸在黑暗中闪闪发光。
“十二娘,你为何要装病?”姜姚又抱上了十二娘软糯的身体,她说完,骤然闭嘴了,她不忍心触碰十二娘的伤心事了。
“别搂这么紧,热死了。”十二娘再次推开了她。姜姚却锲而不舍又蹭了过去。
“你是狗吗?这么粘人。”十二娘嘀咕道。姜姚听了,窃窃笑了,狗就狗。
“十二娘,那副麻将我送隔壁月娘了。”姜姚邀功般陈述着今日所做之事。
“燕春搂关张,月娘的影响力有限。”十二娘长长叹了一口气。夏荷抱得死死的,推是推不走。既闹心又满足。
“那怎么办,要回来?”姜姚顿感不妙。今日她该收银子的,不然送也白送了。
“那也不必,燕春楼后院那一片竹林,竹子你取之不尽,亏不了。”十二娘嗤笑道,她仿佛能看穿夏荷的小心思,一语点破其中的关窍。
“十二娘,我们还得找些营生。这麻将一时半会也做不起来。”姜姚略显烦躁说道。要在京城生存,不是她想象的这么简单。
“夏荷,明日你到归园去蹲守李公子。他的那幅古画修补好了。”十二娘强撑着身子。
“十二娘,晚上凉,衣服披上。”姜姚絮絮叨叨说道,她也爬了起来,夏季闷热,她一把推开了窗。
一轮明月挂在天际,月光正好撒入屋内。
“夏荷,绘本画好了吗?璎珞书院那丘娘子等着要,200文,银票不能再少了。”十二娘絮絮叨叨,一件事,一件事交代着。
“十二娘,你干嘛,你要走。”姜姚越听越古怪。十二娘事事交代清楚,莫非她又要逃。逃跑可以,必须带上她。
十二娘坚定摇头,用手摁住了腹部。
“痛经?”姜姚直接上手去帮她揉肚子。痛经不是病,痛起来真要命,十二娘可怜呀。
“十二娘,我去归园蹲守,去璎珞书院售书,你就不怕马晋跟踪我到此处。”姜姚怯怯望着十二娘。她真怕十二娘因为马晋的缘故到处换地方居住或是躲出京城。
“马晋是京官,初一十五沐休。你别初一十五到处游荡。他想必不会跟到此处的。”十二娘望着夏荷闪躲的目光,不由自主笑了。
“啊!马晋到底是谁呀?”姜姚在此处躲了两日了。每日与吕雁大眼瞪小眼的,她烦都烦死了。
“我与马晋有婚约。”十二娘仰着头,望着那月亮平静说道。
“啊!”姜姚捂住嘴,消息怎么炸裂的吗?她听到了什么不该听的消息吗?十二娘原来是落跑新娘。
“这亲不能退吗?”姜姚皱眉问道,电视剧里定亲与退亲不是常规操作吗?十二娘有必要如同这耗子躲猫吗?事情肯定不太正常。
“我父母兄弟俱丧,无人无处可退。”十二娘神色悲切,她死死拽着凉被。
“强退不行吗?他天天这样骚扰你也不是办法呀。”姜姚顿时觉得朝廷这婚姻制度不合理。
“3年了,不知马府是什么状况,实在躲不过,大不了遭受庭杖之苦。”十二娘眼神决绝说道。月光照在她身上,为她镀上了一层圣洁的光。
“逃婚庭杖?”姜姚不可置信瞪圆双眼。女子哪里撑得住庭杖之痛?这马晋真是阴魂不散,当初就不该救他。
“夏荷,李公子如若再有什么古画,不管多残破,收回来。”十二娘神色和缓说道。
“十二娘,后日是十五了,我们一起打月饼怎么样。”姜姚头靠在十二娘的肩膀上。
“八月十五,人月两团圆。”十二娘温柔的搂住夏荷。月光如练,她终于有家人了。
第二日,十二娘起了一个大早,窗户大开,清新空气涌了进来。姜姚则赖在她床上呼呼大睡。
“懒婆娘,她这模样,你不说说她。”吕雁站在东厢外与十二娘说着话。
“小姑娘,长身体,贪睡再正常不过。”十二娘对窗理鬓发。
“十二娘,你在家看锦书,我去燕春楼打牌。”吕雁不屑理夏荷,她扭着腰出了门。
姜姚打着哈切蹲在归园门口,她连进门的资格都不具备,一群壮汉拦在门外。
“李三思,龟儿子给老子滚出来。”姜姚朝归园里大喊大叫。时值中午,她饿得前胸贴后背。
“李三思,古画还要不要。”姜姚背着那画筒,如若不是这破画能换钱,她真想撕烂它。
守门的壮汉不堪其扰,围了上来。
“你们要干嘛?”姜姚警惕望着两壮汉,打架,她未必打不过。
“小娘子,你若再大喊大叫,我们只能报官了。”那两壮汉手持木棒,一副尽职尽责的模样。
“我找李三思,你让李三思出来。”姜姚重复着刚才的话语。
“小娘子,小的不知谁是李三思,请回。”其中一个壮汉冷漠说道。木棒敲在石板上,哐哐响。
归园这店的东家不是李三思吗?不可能吧?加盟性质的吗?这朝代有加盟的说法吗?
“小哥,你上楼问问,李三思。细皮嫩肉,浓眉大眼的少年,归园的东家。”姜姚尽力描述着李三思的样貌。除了知道他本人面如冠玉,她想不到其中词汇。
“小娘子,东家姓俞。”一壮汉冷冷说道,他双手环胸。
“俞?李?这两者毫无关联?”姜姚嘀咕道。看来她弄错地方了。这古画,看来是无人认领了。
璎珞书院连着国子监,她不敢鱼跃雷池半步。谢烨是心魔,他可能出现的地方,她都害怕。
秦淮河白天人不多。姜姚沿着弯弯曲曲的河道走。停泊在河两岸的花船华美异常,富丽堂皇外观让她叹为观止,什么时候她也能逛逛花船。
“金鱼面,金鱼面。”有个妇人挑着扁担在兜售小食。
金鱼面是什么面?姜姚好奇,那小小金鱼不可能炖汤吧?她寻着味,好奇的走上前去。
“大婶,金鱼面是啥?”姜姚吞咽着口水,浓重的鱼腥味窜进了鼻腔。
“金鱼面,发财面。”大婶笑嘻嘻掀开锅盖。锅里炖着数十条小黄鱼,汤色浓白,咕咕冒着泡泡。
“黄鱼面?来一碗。”姜姚摇头,这大婶真会做生意,黄鱼叫金鱼。黄金黄金。黄与金本来就是同一个意思,她这样叫没错。
粗面条在锅里翻滚,黄鱼则在另外一锅里煨着。一条黄鱼一碗面条,人间美味。
姜姚一边吸溜着面条一边擦汗,可惜天太热。她坐在河畔扇风,这距离能望见璎珞书院与国子监。这位置实在是不错。
“老婆婆,金鱼面来一碗。”一个脆脆男声响起。
姜姚抬眼,此人面熟的,他好像在那里见过。
“伴,伴鹤,鹤!”姜姚口中全是汤汁,她含糊不清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