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主曹睿询问尚书孙资有何妙计,孙资启奏说:“以前太祖武皇帝收服张鲁时,历经危险才成功。太祖常对群臣说‘南郑之地,真是天然牢狱’。那斜谷道长达五百里,都是石穴,不是用兵的好地方。现在如果倾尽全国兵力去讨伐蜀国,东吴肯定又会趁机入侵。不如用现有的兵力,分派大将据守险要之处,养精蓄锐。不出几年,魏国日益强盛,吴、蜀两国必定会自相残杀,到那时再谋取他们,难道不是稳操胜券吗?请陛下裁决。”
曹睿听后,又问司马懿:“你觉得这说法怎么样?”司马懿回奏道:“孙尚书说得非常对。”于是曹睿听从了建议,命令司马懿分派众将把守险要之地,留下郭淮、张合镇守长安,还对三军进行了重赏,之后起驾返回洛阳。
孔明回到汉中后,清点军士,发现只有赵云、邓芝所部未归,心中十分担忧,便命令关兴、张苞各带一支军队去接应。两人刚要出发,忽然传来消息,赵云、邓芝回来了,而且没有折损一人一马,辎重等物资也都完好无损。孔明十分高兴,亲自带着众将出城迎接。赵云急忙下马,跪地说道:“我是败军之将,怎么敢劳烦丞相远迎呢?”孔明赶忙扶起他,拉着他的手说:“是我不能识别人才,才导致这样的结果!各处的兵将都有损失,只有你这里没有折损一人一马,这是为什么呢?”邓芝禀告说:“我带兵先走,子龙独自断后,他斩杀敌将,立下战功,敌人害怕,所以军事物资才没有丢失。”孔明称赞道:“真是位好将军!”于是拿出五十斤黄金赏赐给赵云,又取出一万匹绢帛犒赏赵云的部下。赵云推辞说:“三军没有立下功劳,我们都有罪,如果反而接受赏赐,那就是丞相赏罚不明了。请先把这些寄存在仓库,等今年冬天再赏赐给众军也不迟。”孔明感叹道:“先帝在世时,常常称赞子龙的品德,如今果然如此!”从此对赵云更加敬重。
这时,有人报告说马谡、王平、魏延、高翔回来了。孔明先把王平叫进营帐,责备他说:“我让你和马谡一起守街亭,你为什么不劝谏他,导致出现这样的失误?”王平说:“我再三劝说,要在当道修筑土城,安营防守。可马谡不听,还大发脾气。我只好自己带五千军在离山十里的地方扎营。魏兵突然到来,把山四面围住,我带兵冲杀了十多次,都冲不进去。第二天,蜀军就土崩瓦解,很多人都投降了。我孤军难支,就去投奔魏延求救。半路上又被魏兵困在山谷里,我拼死才杀出来。等我回到营寨,营寨已经被魏兵占了。我去列柳城时,遇到高翔,于是我们分兵三路去劫魏营,希望能收复街亭。但看到街亭没有伏兵,我就起了疑心。我登高远望,只见魏延、高翔被魏兵围住,我就杀入重围,救出他们,然后和马谡会合。我担心阳平关有失,所以急忙回来防守。真不是我不劝谏,丞相要是不信,可以问问各部将校。”孔明让王平退下,又把马谡叫进帐来。
马谡自己绑着自己,跪在帐前。孔明脸色一变,说道:“你从小饱读兵书,熟悉战法。我多次叮嘱你,街亭是我们的根本!你以全家性命担保,领了这个重任。你要是早听王平的话,怎么会有这样的灾祸?现在战败损兵,失地陷城,都是你的过错!如果不严明军法,怎么能服众?你现在犯了法,可别怪我。你死后,你的家人我会按月给他们发禄米,你不用担心。”说完,喝令左右把马谡推出去斩首。马谡哭着说:“丞相把我当儿子,我把丞相当父亲。我的死罪是逃不掉了,希望丞相能念在舜帝杀鲧却用禹的情义上,我就算死了也没有遗憾!”说完大哭起来。孔明流着泪说:“我和你情同兄弟,你的儿子就是我的儿子,不用多说了。”左右把马谡推到辕门外面,准备斩首。
参军蒋琬从成都赶来,看到武士要斩马谡,大吃一惊,高声喊道:“刀下留人!”然后进帐拜见孔明,说:“以前楚国杀了得臣,晋文公很高兴。如今天下还没平定,却要杀智谋之臣,不是很可惜吗?”孔明流着泪回答说:“以前孙武能打胜仗,是因为执法严明。现在天下纷争不断,战争刚刚开始,如果不执行军法,怎么讨伐贼寇呢?他罪当斩首。”不一会儿,武士把马谡的首级献上来,孔明大哭不止。蒋琬问道:“现在马谡已经伏法,丞相为什么还哭呢?”孔明说:“我不是为马谡哭。我想起先帝在白帝城临终时,曾嘱咐我‘马谡言过其实,不能重用’。现在果然应验了。我是恨自己没听先帝的话,追思先帝的话,所以痛哭啊!”大小将士听了,都流下了眼泪。马谡死时三十九岁,当时是建兴六年夏五月。后人有诗写道:“失守街亭罪不轻,堪嗟马谡枉谈兵。辕门斩首严军法,拭泪犹思先帝明。”
孔明斩了马谡后,把他的首级给各营看了一圈,然后用线缝在尸体上,准备棺木埋葬,还亲自写了祭文祭祀。他对马谡的家人也多加抚恤,按月给他们禄米。之后孔明自己写了表文,让蒋琬上奏后主,请求降自己的丞相之职。蒋琬回到成都,见到后主,呈上孔明的表章。后主拆开看,表文说:“我本是平庸之才,担任了不该担任的职位,亲自掌握军权,激励三军。但我没能整肃法令,临事不够谨慎,导致街亭有违抗命令的过失,箕谷有不谨慎的失误。过错都在我,是我用人不当。我不能识别人才,处理事情也不明白。按照《春秋》责备主帅的道理,我应该承担责任。请降我三级官职,来督促我改正过错。我非常惭愧,俯伏着等待命令!”
后主看完后说:“胜败是兵家常事,丞相何必这么说呢?”侍中费祎上奏说:“我听说治理国家,一定要以执行法令为重。法令如果不执行,怎么能服人呢?丞相打了败仗,自己请求降职,是应该的。”后主听从了建议,下诏把孔明降为右将军,代理丞相事务,照旧总督军马,还让费祎带着诏书去汉中。孔明接受了降职的诏书,费祎怕孔明感到羞愧,就祝贺说:“蜀中的百姓,知道丞相当初攻下四个县,都很高兴。”孔明脸色一变,说:“这是什么话!得到又失去,和没得到有什么区别。你用这个来祝贺我,真让我感到羞愧。”费祎又说:“最近听说丞相得到了姜维,天子很高兴。”孔明生气地说:“打了败仗回来,一寸土地都没得到,这是我的大罪。就算得到一个姜维,对魏国又有什么损失呢?”费祎又问:“丞相现在统领着几十万大军,还能再去讨伐魏国吗?”孔明说:“以前大军驻扎在祁山、箕谷的时候,我们的兵比敌人多,却不能打败敌人,反而被敌人打败,问题不在兵多兵少,而在主将。现在我想减少士兵,精简将领,严明赏罚,反思过错,为将来找到变通的办法。不然的话,兵再多又有什么用?从现在开始,大家如果有对国家有长远考虑的,就多指出我的不足,责备我的短处,这样事情就能成功,贼寇就能消灭,功劳很快就能得到了。”费祎和众将都很佩服他的话。费祎随后回了成都。孔明在汉中,爱惜军队,爱护百姓,训练士兵,研究武艺,制造攻城和渡河的器械,积聚粮草,准备战船,为以后做打算。这些情况被探子知道后,报告到了洛阳。
魏主曹睿听说后,马上召来司马懿商量攻打蜀国的计策。司马懿说:“现在不能攻打蜀国。如今天气炎热,蜀兵肯定不会出兵。如果我们的军队深入蜀地,他们据守险要,我们很难一下子打下来。”曹睿说:“要是蜀兵再来进犯,该怎么办呢?”司马懿说:“我已经算定,这次诸葛亮肯定会用韩信暗度陈仓的计策。我举荐一个人去陈仓道口,筑城防守,万无一失。这个人身高九尺,手臂像猿猴一样长,善于射箭,很有谋略。如果诸葛亮来进犯,这个人足以抵挡。”曹睿很高兴,问:“这是谁?”司马懿回奏:“是太原人,姓郝,名昭,字伯道,现在是杂号将军,镇守河西。”
曹睿听从了建议,加封郝昭为镇西将军,命令他把守陈仓道口,还派使者带着诏书去传达命令。突然有人报告,扬州司马大都督曹休上表,说东吴鄱阳太守周鲂愿意带着鄱阳郡来投降,还秘密派人说了七件事,说可以攻破东吴,请求早点发兵。曹睿在御案上展开奏章,和司马懿一起看。司马懿上奏说:“这些话很有道理,东吴要灭亡了!我愿意带一支军队去帮助曹休。”这时,朝堂上有个人进言说:“吴人的话反复无常,不能相信。周鲂是个有智谋的人,肯定不会投降。这肯定是诱敌的诡计。”大家一看,是建威将军贾逵。司马懿说:“这话也不能不听,但机会也不能错过。”魏主说:“仲达,你和贾逵一起去帮助曹休。”二人领命后就出发了。于是曹休率领大军直接去攻打皖城;贾逵带着前将军满宠、东莞太守胡质,直接去攻打阳城,往东关进军;司马懿率领本部军队直接去攻打江陵。
吴主孙权在武昌东关,召集众多官员商议军情。孙权说道:“如今鄱阳太守周鲂秘密上表,告知我魏扬州都督曹休有进犯东吴的意图。周鲂施行了一条妙计,暗中陈述七件事,准备引诱魏兵深入东吴腹地,我们可设下伏兵将其擒获。现在魏兵分三路而来,诸位有什么高见?”顾雍上前建言:“如此重大的任务,非陆伯言担当不可。”孙权听后十分欣喜,即刻召见陆逊,封他为辅国大将军、平北都元帅,统领御林大军,代行王事,并授予白旄黄钺,明确文武百官都要听从陆逊指挥。孙权甚至亲自为陆逊执鞭,以示敬重。陆逊领命谢恩后,保荐两人担任左右都督,分兵迎击来犯的三路魏军。孙权询问是哪两人,陆逊答道:“奋威将军朱桓,绥南将军全琮,这二人可作为我的辅佐。”孙权同意了,当即任命朱桓为左都督,全琮为右都督。于是,陆逊总领江南八十一州以及荆湖地区的七十多万兵马,安排朱桓在左,全琮在右,自己坐镇中央,兵分三路进军。
朱桓向陆逊献策说:“曹休因是曹魏宗室而被任用,并非智勇双全的将领。如今他听信周鲂的诱言,深入我方重地,元帅只要出兵攻击,曹休必败。他战败后必定会逃向两条路:左边是夹石,右边是挂车。这两条路都是偏僻的山间小路,地势极为险峻。我愿与全子璜各带一支军队,埋伏在险要之处,先用柴木和大石堵塞道路,就可以擒获曹休。要是擒住了曹休,我们便能长驱直入,轻而易举地夺取寿春,进而窥视许昌、洛阳,这可是千载难逢的良机。”陆逊却回应道:“这并非良策,我自有更好的计谋。”朱桓心中虽感不满,却也只能退下。陆逊随后命令诸葛瑾等人据守江陵,抵御司马懿的军队。各路兵马都安排妥当,只等魏军到来。
曹休率领大军抵达皖城,周鲂出城迎接,径直来到曹休营帐。曹休问道:“最近收到你的书信,其中陈述的七件事,很有道理,我已奏明天子,所以出动大军分三路进发。若能夺得江东之地,你的功劳可不小。不过有人说你足智多谋,我担心你所言并非实情。但我想你必定不会欺骗我。”周鲂听后,突然大哭起来,迅速抽出随从的佩剑,做出要自刎的样子。曹休急忙制止。周鲂手持宝剑,激动地说:“我陈述的七件事,恨不得掏出心肝来表明诚意。如今你却心生怀疑,肯定是吴人使用了反间计。若你听信那些话,我必死无疑。我的忠心,唯有上天可以见证!”说完,又要自刎。曹休大惊失色,赶忙抱住他说:“我只是开玩笑,你为何如此激动!”周鲂于是用剑割下自己的头发,扔在地上,说道:“我以忠心待你,你却拿我当儿戏,我割下父母赐予的头发,以此表明我的真心!”曹休这才深信不疑,设宴款待周鲂。宴会结束后,周鲂告辞离去。
这时,忽然有士兵报告,建威将军贾逵前来求见。曹休传令让他进来,问道:“你此番前来有何事?”贾逵说:“我料想东吴的军队必定都屯驻在皖城。都督不可贸然前进,等我与你两面夹攻,就能攻破贼兵。”曹休生气地说:“你是想抢夺我的功劳吗?”贾逵又说:“我还听说周鲂割发立誓,这是欺诈之计。从前要离断臂,才得以刺杀庆忌,这种苦肉计不可轻易相信。”曹休大怒,吼道:“我正要进兵,你却说出这种话来扰乱军心!”喝令左右将贾逵推出去斩首。众将纷纷求情:“还未进兵,先斩大将,对军队不利,暂且饶他一命。”曹休这才听从众人请求,将贾逵的兵马留在营寨中听候调遣,自己率领一支军队前往东关。周鲂得知贾逵被削去兵权,暗自高兴,心想:“曹休若采用贾逵的建议,东吴就危险了!看来是上天助我成功!”他立即派人秘密前往皖城,向陆逊报告这一情况。
陆逊召集众将,下达命令:“前面的石亭,虽是山路,但非常适合设伏。你们要抢先占据石亭开阔之处,布好阵势,等待魏军到来。”于是,他任命徐盛为先锋,率兵先行进发。曹休命令周鲂带兵前进,途中曹休问道:“前面到了什么地方?”周鲂回答:“前面是石亭,适合屯兵。”曹休听从了他的建议,率领大军以及车仗等物资,全部前往石亭驻扎。第二天,侦察的骑兵回来报告:“前面有不知多少吴兵,占据了山口。”曹休大惊失色,说道:“周鲂说这里没有吴兵,为何现在有了防备?”急忙寻找周鲂询问,却有人报告说周鲂带着几十个人,不知去了何处。曹休懊悔不已,说道:“我中了贼人的计谋!不过,即便如此,也没什么可怕的!”于是,他命令大将张普为先锋,带领数千士兵与吴兵交战。双方摆开阵势,张普出马叫骂:“贼将还不赶快投降!”徐盛纵马出阵迎战。两人交战没几个回合,张普便抵挡不住,勒马收兵,回去向曹休报告说徐盛勇猛难当。曹休说:“我要用奇兵取胜。”于是命令张普带领两万军队埋伏在石亭南面,又令薛乔带领两万军队埋伏在石亭北面,还吩咐道:“明天我亲自带领一千士兵去挑战,假装战败,将敌人引诱到北山之前,以放炮为信号,三面夹攻,必定能大获全胜。”两位将领领命,各自带领两万军队在傍晚时分前去埋伏。
陆逊则叫来朱桓、全琮,吩咐道:“你们二人各带三万军队,从石亭山路绕到曹休营寨后面,放火为号,我亲自率领大军从中间进攻,这样就能擒获曹休。”当天黄昏,二人领命带兵出发。二更时分,朱桓带领一支军队正好抄到魏营后面,遇上了张普的伏兵。张普以为是自己人,上前询问,被朱桓一刀斩于马下。魏兵见状,纷纷逃窜。朱桓命令后军放火。全琮带领一支军队抄到魏营后面,正好撞上薛乔的阵营,双方在那里展开一场大战。薛乔战败逃走,魏兵损失惨重,逃回本寨。后面朱桓、全琮两路兵马杀来,曹休营寨中顿时大乱,士兵们自相践踏。曹休慌忙上马,朝着夹石道奔逃。徐盛率领大队人马从正面杀来,魏兵死伤无数,逃命的人纷纷丢弃衣甲。曹休惊恐万分,在夹石道中奋力奔逃。突然,一支军队从小路杀出,为首的大将正是贾逵。曹休惊慌的心情稍微安定了些,惭愧地说:“我没有听从你的建议,果然遭遇此败!”贾逵说:“都督赶快从这条道出去。若被吴兵用木石堵塞道路,我们都危险了!”于是曹休策马狂奔,贾逵在后面断后。贾逵在林木茂密之处以及险峻的小径上,多设置旌旗作为疑兵。等徐盛赶到时,看到山坡下露出旗角,怀疑有埋伏,不敢追赶,便收兵返回,就这样,贾逵救了曹休一命。司马懿得知曹休战败,也率领军队退去。
陆逊正等待着前线的捷报,不一会儿,徐盛、朱桓、全琮都回来了。他们缴获的车仗、牛马、驴骡、军资、器械数不胜数,还收降了数万敌军。陆逊十分高兴,当即与太守周鲂以及诸将班师回吴。吴主孙权率领文武百官出城迎接,用御盖为陆逊遮护,一同入城。众将都得到了升迁和赏赐。孙权看到周鲂头发被割,安慰他说:“你割发成就了这等大事,功名应当被记载在史册上。”随即封周鲂为关内侯,大摆筵席,犒劳军队,庆贺胜利。陆逊上奏说:“如今曹休大败,魏军已经胆寒,我们可以修书一封,派使者前往蜀国,让诸葛亮进兵攻打魏国。”孙权听从了他的建议,于是派遣使者带着书信前往蜀国。正所谓:只因东国能施计,致令西川又动兵。不知孔明再次伐魏,胜负如何,且看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