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对黄忠说:“既然你执意要去,我派法正协助你。你们凡事都要商量着办,我随后会调遣人马去接应。” 黄忠答应下来,便和法正带领本部兵马出发了。诸葛亮告诉刘备:“这位老将,不用言语激励他,就算去了也难以成功。如今他既然已经出发,我们必须调派人马去接应。” 于是,诸葛亮叫来赵云,吩咐道:“你带领一支人马,从小路出奇兵去接应黄忠。如果黄忠获胜,你就不必出战;倘若黄忠有失,你立刻前去救援。” 接着,又派刘封、孟达,说:“你们率领三千士兵,在山中险要之处,多树立旌旗,壮我军声势,让敌人产生疑虑。” 三人各自领命带兵而去。诸葛亮还派人到下辨,给马超传授计策,让他依计行事。同时,派严颜前往巴西阆中驻守关隘,替换张飞、魏延回来一同夺取汉中。
再说张合与夏侯尚去见夏侯渊,报告说:“天荡山已经失守,夏侯德、韩浩战死。如今听说刘备亲自领兵来夺取汉中,我们应赶快奏明魏王,让他早日派精兵猛将前来支援。” 夏侯渊随即派人告知曹洪。曹洪连夜赶到许昌,向曹操禀报此事。曹操大为震惊,急忙召集文武官员,商议出兵救援汉中。长史刘晔进谏说:“汉中若失,中原必然震动。大王切不可怕辛苦,必须亲自出征。” 曹操后悔地说:“恨我当时没有听从你的建议,才落得如此下场!” 于是,赶忙传令起兵四十万,亲自出征。此时正是建安二十三年秋七月。
曹操兵分三路进发:前部先锋是夏侯惇,曹操亲自率领中军,让曹休押后,三军依次出发。曹操骑着白马,配着金鞍,身着玉带锦衣。武士们手持大红罗销金伞盖,左右簇拥着金瓜银钺、镫棒戈矛,打着日月龙凤旌旗。护驾的龙虎官军有二万五千人,分为五队,每队五千人,按照青、黄、赤、白、黑五色区分,旗幡甲马也都依照本色,光辉灿烂,极其雄壮。大军出了潼关,曹操在马上望见一片林木极为茂盛,便问近侍:“这是什么地方?” 近侍回答:“这里叫蓝田。树林之中,是蔡邕的庄园。如今蔡邕的女儿蔡琰,和她的丈夫董祀住在这里。” 原来曹操一直与蔡邕交情很好。先前,蔡琰是卫仲道的妻子,后来被北方掳去,在北地生了两个儿子,还作了《胡笳十八拍》,流传到中原。曹操很同情她,派人带着千金到北方将她赎回。左贤王畏惧曹操的势力,便送蔡琰回了汉朝。曹操把蔡琰许配给董祀为妻。当日,曹操来到庄前,想起蔡邕的事,便让军马先行,自己带着一百多名近侍骑马来到庄门下马。当时董祀外出做官,只有蔡琰在家。蔡琰听说曹操来了,急忙出来迎接。曹操来到堂中,蔡琰行过礼后,站在一旁侍奉。曹操偶然看到墙壁上挂着一幅碑文图轴,便起身观看。他向蔡琰询问,蔡琰回答:“这是曹娥碑。昔日和帝时期,上虞有个巫师叫曹旰,擅长以乐舞娱神。五月五日,他在船中醉酒起舞,不慎坠入江中而死。他的女儿当时十四岁,在江边哭了七天七夜,然后跳入江中。五天后,她背着父亲的尸体浮出江面,乡里人将他们安葬在江边。上虞令度尚将此事奏明朝廷,将她表彰为孝女。度尚让邯郸淳写文章刻在石碑上记载这件事。当时邯郸淳年仅十三岁,一气呵成,文不加点,立碑在墓旁,当时的人都觉得很惊奇。我父亲蔡邕听说后前去观看,当时天色已晚,他便在黑暗中用手摸着碑文阅读,还拿笔在碑的背面写了八个大字。后来有人刻石时,把这八个字也刻了上去。” 曹操看那八个字写的是:“黄绢幼妇,外孙齑臼。” 曹操问蔡琰:“你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吗?” 蔡琰说:“虽然这是先父的遗笔,但我实在不明白其中的意思。” 曹操回头问众谋士:“你们明白吗?” 众人都答不上来。这时,有一人站出来说:“我已明白其中含义。” 曹操一看,是主簿杨修。曹操说:“你先别说,让我想一想。” 于是辞别蔡琰,带着众人出了庄园。上马走了三里路,曹操忽然领悟,笑着对杨修说:“你说说看。” 杨修说:“这是隐语。黄绢是有颜色的丝,‘色’字旁边加个‘丝’字,是‘绝’字。幼妇就是少女,‘女’字旁边加个‘少’字,是‘妙’字。外孙是女儿的孩子,‘女’字旁边加个‘子’字,是‘好’字。齑臼是盛放五辛的器具,‘受’字旁边加个‘辛’字,是‘辞’字。总的来说,就是‘绝妙好辞’四个字。” 曹操大为惊叹:“正合我意!” 众人都对杨修的才思敏捷赞叹不已。
没过多久,大军抵达南郑。曹洪前来迎接,详细讲述了张合的事情。曹操说:“这不是张合的过错,胜败本就是兵家常事。” 曹洪又说:“如今刘备派黄忠攻打定军山,夏侯渊知道大王的兵马到了,一直坚守,未曾出战。” 曹操说:“如果不出战,就是示弱。” 于是派人拿着符节到定军山,命令夏侯渊进兵。刘晔劝谏道:“夏侯渊性情过于刚猛,恐怕会中了奸计。” 曹操便亲自写了封信给他。使者拿着符节来到夏侯渊的营帐,夏侯渊迎接进去。使者拿出书信,夏侯渊拆开一看,大致内容是:“凡是作为将领的,应当刚柔并济,不可只凭借勇猛。如果只逞勇,那不过是匹夫之勇。我如今在南郑屯集大军,就是要看你的卓越才能,希望你不要辱没了‘妙才’二字。” 夏侯渊看完后十分高兴。打发使者回去后,他与张合商议:“如今魏王率领大军屯驻在南郑,讨伐刘备。我和你长期守在这里,怎能建立功业?明天我出战,一定要生擒黄忠。” 张合说:“黄忠有勇有谋,况且还有法正相助,不可轻敌。这里山路险峻,只适合坚守。” 夏侯渊说:“如果让别人立了功劳,我和你有什么脸面去见魏王?你只管守山,我去出战。” 于是下令:“谁敢出去诱敌?” 夏侯尚说:“我愿意前往。” 夏侯渊说:“你去诱敌,与黄忠交战,只许败,不许胜。我有妙计,如此这般……” 夏侯尚领命,带领三千士兵离开定军山大寨前行。
再说黄忠与法正带兵驻扎在定军山口,多次挑战,夏侯渊坚守不出。他们想要进攻,又担心山路危险,难以预料敌军情况,只好据守。这天,忽然有士兵来报,说山上的曹兵下来挑战。黄忠正要带兵出去迎战,牙将陈式说:“将军不必动,我愿意去抵挡。” 黄忠很高兴,便命令陈式带领一千士兵,出山口列阵。夏侯尚的兵马到了,双方随即交战。没打几个回合,夏侯尚假装战败逃走。陈式追赶过去,走到半路,两山之上滚下擂木炮石,挡住了去路,无法前进。陈式正想返回,背后夏侯渊带兵突然杀出,陈式抵挡不住,被夏侯渊生擒回营。他的部下大多投降。有几个败兵逃回去,报告黄忠说陈式被擒。黄忠急忙与法正商议,法正说:“夏侯渊为人轻率急躁,恃勇少谋。我们可以激励士卒,拔营前进,步步为营,引诱夏侯渊出战,然后将他擒获,这就是反客为主的计策。” 黄忠采纳了这个计谋,把军中所有能赏赐的东西都赏给了三军,士兵们欢声满谷,都愿意拼死作战。黄忠当天就拔营前进,步步为营,每扎下一个营寨,停留几天,然后继续前进。夏侯渊得知后,想要出战。张合说:“这是反客为主的计谋,不能出战,出战就会失败。” 夏侯渊不听,命令夏侯尚带领数千士兵出战,一直来到黄忠的寨前。黄忠上马提刀出营迎战,与夏侯尚刚一交手,就将夏侯尚生擒回寨。其余曹兵纷纷败逃,回去报告夏侯渊。
夏侯渊急忙派人到黄忠的营寨,说愿意用陈式来交换夏侯尚。黄忠约定第二天在阵前交换。第二天,两军都来到山谷开阔之处,摆开阵势。黄忠、夏侯渊各自骑着马,站在本阵的门旗之下。黄忠带着夏侯尚,夏侯渊带着陈式,两人都没给他们穿袍铠,只让他们穿着单薄的衣服遮体。一声鼓响,陈式和夏侯尚各自朝着本阵奔回。夏侯尚快跑到阵门时,被黄忠一箭射中后背。夏侯尚带着箭跑回本阵。夏侯渊大怒,催马径直冲向黄忠。黄忠正想激怒夏侯渊与他厮杀。两将交战,打了二十多个回合,曹营中忽然敲响锣声收兵。夏侯渊慌忙拨马回营,黄忠趁机追杀一阵。夏侯渊回到阵中,问押阵官:“为什么鸣金收兵?” 押阵官回答:“我看到山凹处有几处蜀兵的旗幡,担心有伏兵,所以急忙召回将军。” 夏侯渊相信了他的话,于是坚守不出。
黄忠把军队逼近定军山下,与法正商议。法正用手指着说:“定军山的西面,有一座高山高耸,四周都是险道。从这座山上可以俯瞰定军山的虚实。将军如果能夺取这座山,定军山就尽在掌握了。” 黄忠抬头望去,见山顶稍微平坦,上面有一些人马。当夜二更,黄忠带领军士敲着锣打着鼓,径直杀上山顶。这座山由夏侯渊的部将杜袭把守,只有几百人。当时看到黄忠大队人马拥上来,杜袭只得弃山逃走。黄忠占领了山顶,这里正好与定军山相对。法正说:“将军可以守在半山,我在山顶。等夏侯渊的兵马到来,我举白旗为号,将军就按兵不动;等他们疲惫懈怠、毫无防备时,我举起红旗,将军就下山出击,以逸待劳,必定取胜。” 黄忠十分高兴,听从了这个计策。
再说杜袭带领败军逃回,见到夏侯渊,报告说黄忠夺了对面的山。夏侯渊大怒:“黄忠占了对面的山,我不能不出战。” 张合劝谏说:“这是法正的计谋,将军不能出战,只宜坚守。” 夏侯渊说:“他占了我的对面山,窥探我的虚实,我怎能不出战?” 张合苦苦劝谏,夏侯渊就是不听。夏侯渊分兵围住对面山,大声叫骂挑战。法正在山上举起白旗,任凭夏侯渊如何辱骂,黄忠就是不出战。午时过后,法正见曹兵疲惫不堪,锐气已失,大多下马休息,便挥动红旗,鼓角齐鸣,喊声震天,黄忠一马当先,飞驰下山,气势犹如天崩地塌。夏侯渊措手不及,被黄忠追到帅旗之下,黄忠大喝一声,声如雷霆。夏侯渊还没来得及迎战,黄忠的宝刀已经落下,将他连头带肩砍为两段。后人写诗称赞黄忠:“苍头临大敌,皓首逞神威。力趁雕弓发,风迎雪刃挥。雄声如虎吼,骏马似龙飞。献馘功勋重,开疆展帝畿。” 黄忠斩杀夏侯渊后,曹兵大败,各自逃命。黄忠乘势去夺取定军山,张合带兵前来迎战。黄忠与陈式两面夹攻,混战一阵,张合败逃。忽然,山旁杀出一支人马,挡住去路,为首一员大将大喊:“常山赵子龙在此!” 张合大惊,带着败军夺路朝定军山逃去。只见前面又有一支军队迎来,是杜袭。杜袭说:“如今定军山已经被刘封、孟达夺了。” 张合大惊失色,于是与杜袭带着败兵到汉水扎营,一面派人飞速报告曹操。
曹操听说夏侯渊战死,放声大哭,这才领悟管辂所说的:“三八纵横”,指的是建安二十四年;“黄猪遇虎”,是指己亥年正月;“定军之南”,就是定军山之南;“伤折一股”,是因为夏侯渊与自己有兄弟般的情谊。曹操派人寻找管辂,却不知他去了哪里。曹操对黄忠恨之入骨,于是亲自统率大军,来到定军山为夏侯渊报仇,让徐晃担任先锋。行军到汉水时,张合、杜袭前来迎接曹操。二人说:“如今定军山已失,可将米仓山的粮草转移到北山寨中屯积,然后再进兵。” 曹操听从了他们的建议。
黄忠斩下夏侯渊的首级后,来到葭萌关拜见刘备献上战功。刘备十分高兴,加封黄忠为征西大将军,并设宴庆祝。这时,牙将张着前来报告:“曹操亲自率领二十万大军,前来为夏侯渊报仇。如今张合正在米仓山搬运粮草,将粮草转移到汉水北山脚下。” 诸葛亮说:“如今曹操带领大军到此,恐怕粮草供应不足,所以才按兵不动。要是能有一人深入敌境,烧毁他们的粮草,夺取他们的辎重,曹操的锐气就能被挫败。” 黄忠立刻说道:“老夫愿意承担这个任务。” 诸葛亮提醒道:“曹操可不是夏侯渊能比的,不可轻敌。” 刘备也说:“夏侯渊虽是总帅,但不过是个有勇无谋的人,怎么比得上张合呢?要是能斩了张合,功劳可比斩夏侯渊大十倍。” 黄忠斗志昂扬地说:“我愿意前去斩杀张合。” 诸葛亮便说:“你可以和赵子龙一同率领一支军队前往,凡事都要商量着办,看看谁能立下战功。” 黄忠答应后就准备出发,诸葛亮又任命张着为副将,一同前去。
赵云对黄忠说:“如今曹操率领二十万大军,分别屯扎在十个营寨。将军在主公面前主动请缨去夺粮草,这可不是小事。将军打算用什么计策呢?” 黄忠说:“看我先去,怎么样?” 赵云说:“还是等我先去。” 黄忠说:“我是主将,你是副将,怎么能先争着去呢?” 赵云说:“我和你都是为主公效力,何必计较这些?我们两人抓阄,抓到的先去。” 黄忠同意了。当时黄忠抓到先去。赵云说:“既然将军先去,我自当相助。我们可以约定时间。如果将军按时回来,我就按兵不动;要是将军过了时间还没回来,我就带兵去接应。” 黄忠说:“你说得对。” 于是两人约定以午时为限。赵云回到自己的营寨,对部将张翼说:“黄汉升约定明天去夺取粮草,如果午时还没回来,我就去支援他。我们的营寨前临汉水,地势险要。我要是去了,你可要谨慎地守住寨栅,不可轻举妄动。” 张翼点头答应。
黄忠回到自己的营寨,对副将张着说:“我斩了夏侯渊,张合已经吓破了胆。我明天奉命去劫粮草,只留下五百士兵守营。你要协助我。今晚三更,大家都要吃饱饭;四更就离开营地,杀到北山脚下,先抓住张合,再去劫粮草。” 张着依令行事。当夜,黄忠率领人马在前,张着跟在后面,偷偷渡过汉水,一直来到北山脚下。东方日出之时,他们看到粮草堆积如山。只有少量曹军士兵看守,这些士兵见蜀兵来了,全都弃粮而逃。黄忠让骑兵们全都下马,把柴草堆在米粮上面,正准备放火,这时张合的军队赶到,与黄忠混战在一起。曹操得知消息后,急忙命令徐晃前去接应。徐晃领兵前进,把黄忠围困在核心。张着带领三百士兵突围逃脱,正准备回营,忽然一支军队杀出,拦住了去路。为首的大将是文聘,后面曹兵又追了上来,把张着团团围住。
赵云在营中,眼看着快到午时了,还不见黄忠回来,急忙披挂上马,带领三千士兵前去接应。临行前,他对张翼说:“你要坚守营寨。在营寨两侧多设置弓弩,做好准备。” 张翼连声答应。赵云手持长枪,催马向前杀去。迎面有一员将领拦住去路,是文聘的部将慕容烈,他拍马舞刀来迎战赵云,结果被赵云一枪刺死。曹兵纷纷败逃。赵云径直杀入重围,又有一支军队拦住他的去路,为首的是魏将焦炳。赵云喝问道:“蜀兵在哪里?” 焦炳说:“已经全被我们杀光了!” 赵云大怒,催马一枪,又刺死了焦炳。赵云杀散剩余的曹兵,一直来到北山脚下,只见张合、徐晃两人正围住黄忠,黄忠的士兵已经被困了很久。赵云大喝一声,挺枪催马,杀入重围,左冲右突,如同进入无人之境。他手中的长枪上下舞动,如梨花飞舞;枪尖闪烁,如瑞雪飘扬。张合、徐晃心惊胆战,不敢迎战。赵云救出黄忠,边战边退,所到之处,无人敢阻拦。
曹操在高处望见这一幕,惊讶地问众将:“这位将领是谁?” 有认识的人回答说:“这是常山赵子龙。” 曹操说:“昔日当阳长坂坡的英雄还在!” 急忙传令:“所到之处,不许轻敌。” 赵云救了黄忠,杀出重围,有士兵指着说:“东南方向被围的,一定是副将张着。” 赵云没有回营,而是朝着东南方向杀去。所到之处,只要看到 “常山赵云” 的四字旗号,那些曾在当阳长坂坡见识过赵云勇猛的人,便互相传告,纷纷逃窜。赵云又救出了张着。曹操见赵云东冲西突,所向无敌,无人敢挡,不仅救了黄忠,还救了张着,顿时怒不可遏,亲自带领左右将士来追赶赵云。赵云已经杀回了自己的营寨。部将张翼迎接他,望见后面尘土飞扬,知道是曹兵追来了,就对赵云说:“追兵快到了,我们可以让士兵们关上寨门,登上敌楼防守。” 赵云大声喝道:“不要关寨门!你难道不知道我昔日在当阳长坂坡时,单枪匹马,把曹操的八十三万大军视如草芥吗?如今我们有兵有将,又有什么可怕的!” 于是,赵云安排弓弩手在营寨外的壕沟中埋伏,把营内的旗枪全都放倒,停止敲锣打鼓。他独自一人,单枪匹马,站在营门之外。
张合、徐晃领兵追到蜀寨时,天色已经昏暗。他们看到寨中偃旗息鼓,又看见赵云单人独枪,站在营外,寨门大开,两位将领不敢贸然前进。正在犹豫之际,曹操亲自赶到,急忙催促众军向前。众军领命,大喊一声,朝着营寨冲来。可看到赵云一动不动,曹兵又纷纷转身往回跑。赵云把枪一挥,壕沟中的弓弩手一齐放箭。当时天色昏暗,曹兵不知道蜀兵到底有多少。曹操率先拨转马头逃走。只听到后面喊声震天,鼓角齐鸣,蜀兵追杀过来。曹兵自相践踏,纷纷拥到汉水河边,落水淹死的不计其数。赵云、黄忠、张着各带领一支军队,追杀得十分猛烈。曹操正奔逃间,忽然刘封、孟达率领两支军队,从米仓山路杀来,放火烧了粮草。曹操只好放弃北山的粮草,急忙退回南郑。徐晃、张合也站不住脚,放弃了自己的营寨逃走。赵云占领了曹寨,黄忠夺取了粮草,在汉水一带缴获了无数军器,大获全胜,派人去报告刘备。
刘备于是和诸葛亮一起来到汉水,问赵云的士兵:“子龙是怎么厮杀的?” 士兵们把赵云救黄忠、拒汉水的事情详细讲述了一遍。刘备十分高兴,看了山前山后的险峻道路,欣然对诸葛亮说:“子龙真是一身是胆啊!” 后人写诗称赞道:“昔日战长坂,威风犹未减。突阵显英雄,被围施勇敢。鬼哭与神号,天惊并地惨。常山赵子龙,一身都是胆!” 于是,刘备封赵云为虎威将军,重重犒劳将士们,欢宴直到晚上。
忽然有人来报,曹操又派遣大军从斜谷小路进发,前来夺取汉水。刘备笑着说:“曹操这次来也没什么作为了。我料定我们一定能得到汉水。” 于是率领军队在汉水以西迎敌。曹操任命徐晃为先锋,前来决战。帐前有一人站出来说:“我对这里的地理环境非常熟悉,愿意协助徐将军一同去攻破蜀军。” 曹操一看,是巴西宕渠人,姓王,名平,字子均,现任牙门将军。曹操十分高兴,便任命王平为副先锋,协助徐晃。曹操把军队屯扎在定军山北。徐晃、王平带领军队来到汉水,徐晃命令前军渡水列阵。王平说:“军队如果渡水,万一要紧急撤退,该怎么办?” 徐晃说:“昔日韩信背水一战,置之死地而后生。” 王平说:“不是这样的。昔日韩信是料到敌人没有谋略才用此计,如今将军能料到赵云、黄忠的想法吗?” 徐晃说:“你可以带领步兵抵御敌军,看我带领骑兵击破他们。” 于是下令搭建浮桥,随即过河与蜀军交战。正是:魏人妄意宗韩信,蜀相那知是子房。不知道胜负如何,且看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