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郑铮率军入寿春之时,曹操为中军帐中,未曾睡下。
他白天散出去近五百斥候,如今损失了近四百人的同时,却连一条有效的情报都没有带回来。
这让他的心里很是不安,心里推测道:
那郑铮对我军斥候严防死守,定然是有所安排。
我军若不能获取情报,就会步步决策落于其后,被他牵着鼻子走。
不行,还要加派人手去探查一番。
就在这时,郭嘉匆匆进到帐中,对曹操说道:
“主公,咱们安排在寿春方向的斥候传回消息。”
“大约一刻钟前,郑铮率军进了寿春,汉军将寿春拿下了。”
曹操闻言一愣,随后不可置信,摆手笃定道:
“不可能!”
“绝对不可能!”
“寿春方向,一点战斗的声响都没有,他汉军是不可能打进去的!”
见曹操这个样子,郭嘉其实也能理解。
因为一开始,他也是这么想的,他也在心里质疑这个消息的真实性。
然而,在听了斥候的详细汇报之后,郭嘉的心中没有了质疑,只剩下震惊。
随后他便第一时间找到曹操,将消息告诉了他。
想到这里,郭嘉沉声道:
“主公,这个消息,我已经核实过,并且确认无误。”
“汉军确实已经进到了寿春。”
曹操听闻,心中满是震惊和疑惑:
他郑铮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这时,郭嘉的声音传到了他的耳中,为他解了这个疑惑:
“主公,汉军派了一支百人小队,潜入了寿春。”
“那队人马阴差阳错,直接抓到了袁术,并挟持袁术,打开了寿春城门。”
“而那些袁军将领,因为要顾及到汉军手中的袁术,投鼠忌器,根本不敢跟那百人小队开战。”
“这才导致汉军在没有若是一兵一卒的情况下,成功占领了寿春。”
听了郭嘉的讲述,曹操心中有了新的疑问。
汉军此战能够大获全胜,那汉军的百人小队,算是功不可没。
只是,他们这些人是怎么混进寿春的?
难道是在袁术每日进攻营寨撤退之时,混在袁术的兵马中混进去的?
想到这里,曹操摇了摇头,将自己的想法否定了。
这几天他基本每日都在远处观战,汉军被围在营寨之中,根本就没办法出营寨。
而袁术军又根本没能进入汉军营寨一步。
至于今日,那也是在汉军都撤走的情况下,袁术军才进到营寨中。
而且,汉军一举一动都在我的注视下,他若是真往里面混人,我又怎能看不到。
既然如此,那汉军又是怎么混进寿春的。
就在这时,曹操想起,袁术军丛汉军营寨抬了一样东西进寿春。
那就是郑铮口中,所谓的袁术本命金龙。
难道,郑铮将人藏在了那条金龙里?
曹操越想越觉得可能。
于是,他看向郭嘉,想要问问郭嘉的看法。
然而,在他看过去的那一刻,郭嘉便开口分析道:
“主公,那郑铮定然是将人藏在了那黄金巨龙之中。”
“袁术此人最信天命之说。”
“于是,郑铮将那木龙,涂上金粉,说成是袁术的本命金龙。”
“同时,他料定袁术贪婪信命,定然会将得到金龙抬回寿春,并会将其供奉起来。”
“于是,便让人藏入金龙之中,等到天黑出来,占据城门,引汉军入城。”
“至于袁术……那应该是个意外……正好撞上了。”
曹操闻言,心中暗叹:
多年不见,郑铮玩弄人心的手段,更加炉火纯青了。
且不说那愚蠢至极的袁术,就算是我自己恐怕也会着了他的道。
毕竟,谁会拒绝自己的本命,是一条巨大的金龙呢?
惊叹过后,曹操的眼神变得晦暗不明。
如今袁术已灭,他的计划便可以开始了。
只要能将郑铮除掉,那刘备便算是失去了头脑。
就算他到时候举兵报复又能怎样。
一个无脑的莽夫又有什么可以惧怕的。
于是,曹操看向郭嘉,对其说道:
“奉孝,我们的计划可以实施了,这一次定要将郑铮除掉。”
郭嘉闻言,面色变得严肃起来,心情也变得无比激动。
自从郑铮横空出世,帮着刘备在短短几年内做到太尉的位置上。
他郑铮便隐约有着天下第一谋士的称号。
然而,文无第一……
这天下第一谋士的称号,被冠在你郑铮头上,让我们这些做谋士的如何能服气。
更何况,他家主公曹操明明已经有了我、荀攸、荀彧、程昱、贾诩这些智谋决定之人,竟然还对郑铮朝思暮想。
这让我们如何能咽下这口气。
这一次我们五人联手,说什么也要将你这个所谓的天下第一谋士给除掉。
想到这里,郭嘉对曹操进言道:
“启禀主公,既然郑铮已经进入寿春,那我们可以兵分四路,堵在连接寿春四门的官道上。”
“到时候,无论郑铮从哪个门出来,我们都有一路兵马将其缠住。”
“最后,我军其他三路兵马再合围过去,定让郑铮插翅难逃!”
郭嘉的计策,深合曹操之心。
但曹操心里觉得这计策,郑铮未必破不了,因此,他还需要布置后手。
曹操心想:
以郑铮的本事,单单一个计策,就想要将其困住,那大概率是不可能的。
我们双方对此战都是心知肚明,对相互间的优势劣势也都清楚的很。
郑铮若想破局,必定会做出让人意外之举动。
比如说分兵,又或者反其道而行,绕路徐州。
想到这里,曹操语气低沉的说道:
“我们也得放着郑铮出其不意,将此计破掉。”
“奉孝,你去传令,让徐州的臧灞和车胄率军南下,将通往徐州的道路堵死。”
“逼着郑铮,往汝南走。”
“同时,让斥候加大探查力度,防止郑铮分兵。”
“诺!”
郭嘉领命,转身离开中军帐,前去做战前的部署。
与此同时,郑铮看着跪在自己面前,诚恳的要求投降的陈纪、雷薄、李丰等人,嘴角扬起一丝冷笑。
我正愁着,如何能破掉曹操可能运用的兵围寿春的计策。
你们几个就带着数万袁术军送上门来。
既然如此,那就不能怪我心狠了。
你们跟着袁术叛乱,本就是死罪,让你们死的对大汉有些价值,也算是你们赎罪了。
就在这时,郑铮的脑海中响起了系统的提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