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块叫宗族图谶的玉牌传云能通先辈之灵。其实早年间在京师洛阳,遇事委屈的刘协常常跑去太庙哭泣申诉。如今新都许昌尚未修建好太庙,只好抱着宗族图谶抒发心中的郁结。
这时殿外走进两位亲信大臣董承和伏完。见二人进来,刘协才稍微平静一些,开口问道:“国舅,调查情况如何?”两人面面相觑,然后董承开口说起来事情经过。“陛下,臣查明:刘备,原是涿郡人,年轻时曾参与讨伐黄巾起义,因功绩被封平原县令。当年董卓乱京,刘备同样投身勤王之举。
”当年黄巾起义之时,年幼的刘协对此并不明就里。即位之后,董卓等人甚至连朝会都没让刘协主持,外界的情况变得更加陌生。如果不是曹操今天要求他盖章发布讨伐刘备的檄文,他或许还不知道有刘备这个人。实际上,不只是刘协,即使是董承和伏完对于刘备也知之甚少,只知道卢植曾提到过他是自己的学生,年轻时爱玩斗犬、声乐,喜欢奢华服饰。
因此,当曹操提出攻打刘备时,刘协立刻示意二人去调查,想了解刘备是否能成为外援。“这么说来,此人也可算得上是一位英雄,两位爱卿以为他能否抗衡曹操?”伏完低头,明显不看好,而董承看了一眼窗外确认无人后低声道:“臣当然希望刘备能打败曹操,因为他可是汉室忠臣!”
听到“忠臣”二字,刘协眼中闪过一丝不屑,冷笑一声:“朕这几年的坎坷,都是这些忠臣赐予的。”想起当年,十常侍乱政时,董卓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进洛阳;还有持七星刀刺董卓的曹操,作为讨伐董卓的发起者,号称大忠臣。结果呢?“陛下,刘备与他们不同。”
董承露出一丝笑容,贴近刘协道:“臣听说刘备是皇族后裔,起初不信,后来查了族谱。陛下猜猜结果如何?”刘协感到这是好消息,急促催促:“快说。”“刘备乃是中山靖王第十八代玄孙,按族谱,陛下需唤他一声‘皇叔’。”
“皇...皇叔?”刘协瞪大眼睛,惊讶得喘息急促起来。如果是皇叔,那就是一家人的事,再怎么也不会比曹**之流更坏吧。他仿佛看到了一线希望,迫不及待地问:“以卿所见,刘皇叔能否胜过曹操?”
一直默然不语的伏完开口:“依臣之见,此战恐怕曹操胜算更大。别忘了,早上已发布了讨贼檄文,此时刘备已是反军身份。”董承却笑道:“陛下,臣建议联合伏国舅将这一情况在民间广为传播,确立刘备的皇叔身份,也算助他一臂之力。”“妙!”刘协连连点头,“爱卿尽可去做。
”如此一来,传扬其身份便能让刘备名正言顺,削弱讨伐诏书的效力,从声望上给予支持,施恩刘备必然感激自己。正当这时,伏完泼了盆冷水:“陛下,曹操堪称百年一遇的奸雄,无论计谋、兵法还是政治手腕远超董卓之流,臣担心刘皇叔可能非他对手。”董承安抚道:“此事无须忧心。经过一番打探确实有个大好消息,陛下请听。”刘协握着董承的手:“快说下去。”“
据臣了解,击败吕布、占领豫州、深入长安护送陛下回京,背后皆有人指点,并非出自曹操本意。”“不是他,又是谁?”董承意味深长一笑,“此人名叫典默。”“典默?”刘协茫然。“禀陛下,他是典韦亲弟,传说能操控奇术、通六丁六甲妖法,被曹操称为麒麟之才。正是他的帮助下,曹操才能一步步稳固地位,不断壮大势力。”
典韦刘协还记得,在定封各路将军中位列最高武将之一。想到这点他疑惑:“如此高人,为何没见名字在授勋名单上?”“禀陛下,因为他是幕后的关键人物,故未公开表彰,但对朝廷影响深远。”“此乃关键所在。”董承从袖中取出一块布帛,展开后指向名单上最后一个人名,说道:“陛下请看。”
“东观令?为何会是他担任此职?”难怪朕毫无印象,这位东观令乃是朝廷里专司文书管理的虚职,甚至无缘朝会,刘协自然不曾留心。现在看来,这里面或许另有隐情啊。“陛下,听说典默不过十八,却拥有非凡的智谋。
莫非他自恃功绩招致曹操不满,曹操为打压他,仅仅给他这样一个职位?但典默被称为麒麟之才,自有其傲气。心中如何没有愤懑呢?”这虽是董承的推测,却足以令刘协激动得身体颤抖,冠上的明珠也在随之摇晃。“你的意思,要朕拉拢典默,依靠他的智慧来制约曹操?”董承微微一笑,摇了摇头:“如果陛下真能赢得他的支持,凭借他经天纬地的才能,又何止是制衡曹操,重掌大权、复兴汉室也将指日可待。
”重掌大权,复兴汉室!这句话震撼了刘协的心灵,他呆望着董承,眼眶再次湿润。“问题是,典默乃是典韦的胞弟,而典韦乃曹操麾下的头号武将,想要拉拢恐怕不易。”伏完再次提出异议。然而这次,刘协未作理会,沉声道:“事在人为,无论希望多么渺茫,朕都会试一试!”亲兄弟又能怎样,在权力面前,多少人都会迷失自己。都说无情最是君王家。
然而刘协明白,不是君王无情,而是面对至高无上的权力时,任何人都会丧失本心。“陛下英明!”见到刘协重新振作,董承也激动不已。“目前亟需考虑的是,派谁去联络典默?去者身份不能太低,以免典默误以为朕无诚意。可是爱卿们都受曹操密探监视,任何人接触他都会立刻被曹操发现,届时恐怕事态复杂。
”虽然年仅十四,多年的坎坷经历使他比同龄人更为成熟稳重。已有准备的董承低声说出一个人名,当场让刘协与伏完大为震惊,眼神中流露出忧虑与难处。伏完更是愤怒地瞪着董承,“这样做太过分,万一失败会牵连多少人?”沉默许久,刘协因用力而使指甲陷入血肉。他吐出一口气,慢慢闭上双眼:“此人合适且不惹曹操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