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房子的温度
李奶奶站在窗前,望着楼下那棵老槐树。树影婆娑,斑驳的光影洒在水泥地上,像极了三十年前她刚搬来时看到的样子。那时的槐树还不及现在一半高,她和老伴带着刚上小学的儿子,满怀憧憬地搬进了这套单位分的新房。
\"妈,您看您和爸都上了年纪,这老房子又在旧小区,爬楼梯也不方便。\"儿媳的声音打断了李奶奶的回忆。她转过身,看到儿子和儿媳坐在沙发上,脸上写满了担忧。
李奶奶轻轻摇头:\"不用啦,我们在这住了大半辈子,邻里邻居都熟络,习惯了。\"她走到茶几旁,拿起那个缺了口的青花瓷杯,这是老伴退休前单位发的纪念品,用了二十多年,杯身上的花纹都磨得有些模糊了。
\"妈,您就别固执了。\"儿子急得站了起来,\"这旧房子设施老化,万一有点啥意外,我们离得远,根本来不及。\"李奶奶看着儿子焦急的样子,心里一阵酸楚。她知道儿子是关心他们,可是......
\"叮咚——\"门铃声突然响起,打断了这场谈话。李奶奶打开门,是楼下的张阿姨。\"李姐,我包了饺子,给你们送点来。\"张阿姨笑眯眯地递过来一个保温盒,\"记得你最爱吃韭菜馅的。\"
李奶奶接过保温盒,眼眶有些发热。这些年,她和张阿姨互相照应,谁家做了好吃的都会给对方送一份。张阿姨的孙子是她看着长大的,现在都上初中了。
送走张阿姨,李奶奶回到客厅,发现儿子和儿媳的脸色都不太好看。\"妈,您看张阿姨都这么大年纪了,还天天爬六楼,多不方便。\"儿媳说。
李奶奶轻轻抚摸着保温盒:\"可是这里有温度啊。\"她抬起头,目光扫过客厅的每一个角落。墙上挂着儿子从小到大的照片,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茶几上摆着老伴最爱的那盆君子兰,已经开了十几年;阳台上晾着她亲手缝制的窗帘,虽然旧了,但洗得干干净净。
\"我知道你们是为我们好,\"李奶奶的声音有些哽咽,\"可是这里的一砖一瓦都有我们的回忆。你们小时候,楼道里总是飘着饭菜香,邻居们端着碗串门;下雨天,大家都会帮着收衣服;过年的时候,整栋楼都贴满了春联......\"
儿子沉默了,儿媳也不再说话。李奶奶走到窗前,指着楼下的槐树:\"你们看,那棵树还是你爸当年亲手栽的。每年春天开花的时候,整个小区都香喷喷的。你小时候最爱在树下写作业,说闻着花香写字特别快。\"
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户洒进来,给老房子镀上一层温暖的金色。李奶奶转过身,看着儿子和儿媳:\"这里不只是房子,是我们的家。你们的心意我懂,但是......\"
话没说完,儿子突然站起来,紧紧抱住了她。李奶奶感觉到有温热的液体滴在她的肩头。\"妈,对不起,\"儿子的声音有些哽咽,\"是我们太着急了,没考虑到您的感受。\"
儿媳也走过来,轻轻握住李奶奶的手:\"妈,您说得对,这里确实有太多美好的回忆。要不这样,我们请人把房子重新装修一下,加些适老设施,这样您和爸住得舒服,我们也能放心。\"
李奶奶看着他们,终于露出了笑容。她明白,孩子们是爱她的,只是表达的方式不同。而她也知道,有些东西,比如这老房子的温度,是任何新房子都无法替代的。
夜幕降临,老房子里亮起了温暖的灯光。李奶奶站在窗前,看着楼下三三两两散步的邻居,听着远处传来的欢声笑语,心里充满了安宁。她知道,这就是她想要的生活,有温度,有回忆,有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