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陛下听完之后,表示这是理所应当之事,并且承诺后天必定归来祭拜。
然而,心思细腻的林杰伦却敏锐地捕捉到了其中的微妙之处,他不禁疑惑地问道:“怎么回事?您难道还要外出吗?我都已经跟您说过了,此处甚是安全,若您觉得不妥,大可将姨娘接过来一同居住呀。”
李二陛下面露惊色,但很快便恢复了镇定,开口解释道:“我与你姨娘久居长安,早已习惯那里的生活环境。再者,让我为你引荐一下,这位乃是我的账房先生,姓房。而这位嘛,想必你之前也有过一面之缘,正是大名鼎鼎的鲁国公程咬金!”
林杰伦先是礼貌地向程、房二人拱手施礼,打过招呼后,目光随即转向程咬金,眼中满是好奇之色,直言不讳地问道:“鲁国公大人,不知您为何会与我爹爹同行呢?”
早有准备的程咬金微微一笑,有条不紊地回答道:“林小公子有所不知,你父亲昔日也曾是我麾下的一员猛将。而今你立下如此赫赫战功,咱们陛下特意派遣老夫前来对你表示感激之情呐。”
闻得此言,林杰伦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长叹一声道:“唉……终究还是没能逃过皇帝的关注啊。”
之后,只见他猛地回过头来,目光直直地锁定在李二陛下身上,一脸严肃且带着些许焦急地开口道:“爹呀!依儿子之见,要不咱还是赶紧脚底抹油开溜吧!您想想看,我手底下这帮子兄弟现在居然被皇帝老儿给盯上了,这能是啥好事情吗?大不了,咱们干脆跑到吐蕃去,或者远走高飞到西域也行呐!您老就放一百二十个心吧,凭您儿子我的本事,绝对能把您给养得白白胖胖、舒舒服服的!”
李二陛下听完这番话,一时间竟然有些哭笑不得,满脸无奈地回应道:“傻孩子哟,陛下早就已经知晓你的那些事儿啦,但人家根本就没有怪罪于你的意思嘛!而且啊,陛下也压根没想过要将你的这支队伍给收编咯。”
说罢,李二陛下心里暗自嘀咕着:“哎呀呀,可千万不能让这个混小子跑喽,不然的话,对于咱大唐来说,那可真是一大笔惨重的损失啊!”
想到这儿,李二陛下赶忙接着又说道:“这不,现如今陛下不仅册封我为皇商,甚至还特意提到想要给你也安排个一官半职当当呢!”
谁曾想,林杰伦听完这话后,却是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一脸嫌弃地嚷嚷道:“得了吧您嘞!就那种破官儿,连狗都不愿意当哩!每天天不亮就得爬起来,晚上却要熬到比狗睡的还晚。哪里比得上我在这儿当个自由自在的小地主来得逍遥快活哟!”
话音刚落,林杰伦似乎突然意识到自己刚才那番话好像有点不太对劲,抬眼一看,果然瞧见程咬金他们三个人的脸色瞬间变得犹如锅底一般乌黑。
于是,这家伙连忙赔着笑脸改口解释道:“嘿嘿嘿……那个,鲁国公大人,您可千万别误会哈,我刚刚说的那些话可绝对不是针对您老人家的哟!哈哈哈……”
李二陛下那双锐利的眼睛早已洞悉一切,他心中明白,这位名叫林杰伦的年轻人对于入朝为官之事确实毫无兴趣可言。
看来,要想将其牢牢地留在大唐,还需从长计议一番才行。
不过,此事切不可操之过急,若是逼迫过甚,惹得这小子不顾一切地反抗起来,那可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得不偿失了。
想到此处,李二陛下微微一笑,不动声色地转移了话题:“这些事情稍后再谈不迟,对了儿子,你难道就不想带我们进去参观一下你的屋子吗?”
林杰伦自然清楚自家老爹打的什么算盘,但此时也不好拆穿,只得顺从地点点头,引领着三人走进了别墅。
当李二陛下、程咬金及房玄龄踏入这座别墅时,他们瞬间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
此刻正值八月盛夏,酷热难耐,然而这别墅之内却宛如春日般凉爽宜人。
更令人惊叹的是,这别墅内部的装修可谓是奢华至极,高端大气又不失典雅,丝毫不在李二陛下那金碧辉煌的皇宫之下。
正当三人惊得目瞪口呆之际,一个轻盈的身影如蝴蝶般从书房飞奔而出。
原来是绿蝶,只见她手中紧握着一份纸张,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字迹。
绿蝶满脸兴奋地跑到林杰伦面前,娇声喊道:“少爷,快来瞧瞧绿蝶写的字!”
当绿蝶看到屋里还有其他人的时候,也是吓了一跳。手里的作业和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真迹孤本就掉在了地上。
房玄龄漫不经心的看了一眼,之后就移不开眼睛了。他眼疾手快的捡起《兰亭集序》,上面写着:“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看过后,嘴里喃喃自语:“这,这,这是《兰亭集序》真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