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这点事儿
角色
- 小岳:对针灸感兴趣但一知半解,喜欢插科打诨。
- 老孙:懂针灸知识,认真负责,纠正小岳的错误认知。
正文
小岳(满脸好奇,拉着老孙上台):老孙,我最近对针灸可太感兴趣了,感觉这小小银针能治好多病呢!
老孙(无奈地被拉上台):针灸确实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但这里面的学问可深了,不是你想得那么简单。
小岳(不以为然,摆摆手):能有多难啊,不就是拿针扎嘛。我看人家大夫扎得可快了,刷刷几下就完事儿。
老孙(严肃起来):可别小瞧这事儿,《刺齐论》里说得明明白白,“刺骨者无伤筋”,你知道啥意思不?
小岳(挠挠头,一脸懵):这……不就是扎骨头别扎到筋嘛。
老孙(点头):对喽,要是病在骨头,大夫扎针的时候,就不能扎到筋上。要是不小心刺筋伤骨,就会伤到肾。以后到了冬天,你除了原本的病痛,还得忍受腰疼、腹胀,日子可就不好过了。所以,这深度的把握特别重要,不是随便乱扎的。
小岳(惊讶,嘴巴张得老大):这么严重呐!看来我之前想得太简单了。那“刺筋者无伤肉”又咋说呢?
老孙:病在筋的时候,扎针就不能扎到肉里。要是误刺了,就会影响到肝,春天容易得热病,筋还老是松弛没力气,干啥都不得劲。
小岳(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我明白了,这就是提醒大夫,病在哪层,针就扎到相应的深度,不能错扎到别的层次,对吧?
老孙(欣慰地笑了):没错,你这脑袋还不算太笨。再来说“刺肉者无伤脉”,病在肌肉,就别扎到血脉。要是不小心刺肉伤脉,影响到心脏,夏天的时候就容易心痛。你想想,本来只是肌肉的问题,结果因为扎错针,心脏出毛病了,多不划算。
小岳(拍着大腿):哎呀,这可太吓人了,看来针灸真不是随便玩的。那“刺脉者无伤皮”呢?
老孙:病在血脉,扎针就别碰到皮肤。要是扎错,损伤到肺,一到秋天就容易得温疟,冷一阵热一阵,浑身难受,啥事儿都干不了。
小岳(皱着眉头,一脸担忧):这针灸扎不对,毛病一个接一个啊。那剩下的几句“刺皮者无伤肉,刺肉者无伤筋,刺筋者无伤骨”也是一个道理吧?
老孙:对,这几句就是反复强调扎针得精准,每个层次都不能扎错。刺皮的时候别扎到肉,要是刺皮伤肉,脾脏就受影响,到了季夏(就是四季交替的时候),就腹胀,啥都吃不下。刺肉别伤筋,否则伤肝,春天又是各种不舒服。刺筋别伤骨,不然又伤肾,冬天又是老毛病发作,疼得你直哼哼。
小岳(长舒一口气,心有余悸地说):还好今天听您讲了这么多,不然我真自己瞎扎,不得把自己扎出个大问题来啊!看来想学好针灸,得先把《刺齐论》研究透了才行。
老孙(语重心长地说):没错,学针灸一定要严谨,这是关乎健康甚至生命的大事。可不能因为一时好奇,就盲目尝试。
小岳(满脸懊悔,拍着大腿):老孙呐,我之前真是无知者无畏,差点就闯大祸。我还想着自学针灸,现在想想,真是后怕。
老孙(语重心长,拍拍小岳肩膀):可不是嘛,这针灸和咱们说相声可不一样,相声说错了逗大家一乐,针灸要是错了,那是拿人健康开玩笑。
小岳(用力点头,一脸认真):您说得太对了!我决定了,回去就买几本专业的针灸医书,好好钻研,以后再也不敢瞎想瞎干了。
老孙(欣慰地笑,竖起大拇指):这就对喽!等你真把这学问吃透,说不定以后还能帮不少人呢。不过记住,学的过程中要是有啥问题,随时来问我。
小岳(抱拳,满脸感激):得嘞!老孙,太谢谢您了,要不是您,我还在那瞎琢磨呢。以后我肯定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学。
老孙(笑着摆摆手):行啦,赶紧去忙你的吧,盼着你能学成,为这传统医术出份力。
(两人相视一笑,携手下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