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四失论新解
小岳:(蹦蹦跳跳上台,手舞足蹈)嘿!亲爱的观众朋友们!瞧瞧,我又来了,有没有想我这张可爱的脸?
老孙:(无奈地跟上)得了吧,就你这脸,除了可爱,找不出第二个词儿形容。
小岳:(假装生气)嘿!老孙,你怎么老损我。不过今儿我不跟你计较,我最近研究了个超牛的东西。
老孙:(一脸怀疑)你能研究啥牛东西?不会又吹牛吧。
小岳:(一本正经)我研究《黄帝内经》里的《征四失论篇》了,这里面讲的东西,对医生来说太重要了。
老孙:(挠头)这名字听着就复杂,到底讲啥?
小岳:讲的是医生在诊断治疗过程中容易犯的四种失误。第一种失误,叫“不适贫富贵贱之居,坐之薄厚,形之寒温,不适饮食之宜”。简单讲,就是不了解病人的生活状况。
老孙:(疑惑)生活状况怎么就和看病扯上关系了?
小岳:关系大了去了!你想啊,富贵人家,天天大鱼大肉,出门有车,上楼有电梯,运动量少,肚子跟气球似的,就容易得肥胖、三高这类病。穷苦人家,吃的是粗茶淡饭,干的是体力活,风里来雨里去,就容易得劳损类的病。要是医生不了解这些,随便开药方,那不是瞎胡闹嘛!
老孙:(恍然大悟)嘿!听你这么一说,还真是这么回事儿。
小岳:还有呢!有些病人以前风光无限,后来落魄了,心里落差大,就像霜打的茄子,容易得心病。医生要是不了解,怎么治得好病?
老孙:看来当医生得像侦探一样,把病人情况摸得透透的。
小岳:第二种失误,“受师不卒,妄作杂术,谬言为道,更名自功”。就是学艺不精,还爱瞎显摆。
老孙:怎么显摆?快给我讲讲。
小岳:有的医生跟老师学了没几天,就觉得自己是神医。给病人看病,不用正规方法,偏信一些稀奇古怪的偏方。有个病人感冒发烧,他不用感冒药,非用自己捣鼓的草药汤,结果病人烧得更厉害了,差点烧成傻子。
老孙:这不是坑人嘛!太不负责任了。
小岳:第三种失误,“诊病不问其始,忧患饮食之失节,起居之过度,或伤于毒,不先言此,卒持寸口,何病能中”。就是看病时不询问病人发病的起因。
老孙:这发病起因有那么重要吗?
小岳:太重要了!有的病人是因为工作压力大,天天熬夜加班,吃不上饭,得了胃病。医生要是不了解这些,光看脉象,就像瞎子摸象,能治好病才怪。
老孙:确实,找到起因才能药到病除。
小岳:最后一种失误,“不适事宜,不审逆从”。就是不考虑病人的实际情况,不辨别病情的顺逆。有的病人身体弱得像林黛玉,医生却用猛药,这不是火上浇油嘛!
老孙:这医生太糊涂了。
小岳:所以说,当医生得认真学习,了解病人情况,不能瞎治。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好医生,病人也能少遭罪。
老孙:说得对!希望现在的医生都能做到这些,让大伙健健康康的。
小岳:没错!咱就盼着大伙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