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谈《宣明五气篇》
角色:
小岳:逗哏,对中医知识略知一二,爱卖弄,搞笑幽默。
老孙:捧哏,沉稳,爱拆小岳的台,偶尔也会被小岳绕进去。
小岳:(上台,满脸笑容,向观众鞠躬)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啊!我是小岳。
老孙:(跟着上台,拱手示意)我是老孙。
小岳:老孙,好久没跟您合作了,我这心里啊,空落落的。
老孙:(嫌弃地看一眼)少来这套,有什么事儿你就说。
小岳:您知道吗?最近我痴迷于中医知识,那可真是博大精深啊!
老孙:哟,您还研究上中医了?我怎么不知道您还有这爱好。
小岳:那可不,我跟您说,就《黄帝内经》里那《宣明五气篇》,我研究得那叫一个透彻。
老孙:嘿,还透彻呢,您给大伙讲讲,这《宣明五气篇》都说了些啥?
小岳:(清了清嗓子)您听好了啊,这五气所病,心为噫,肺为咳,肝为语,脾为吞,肾为欠为嚏。这意思就是啊,心出问题了,容易打嗝儿。
老孙:(打断)等等,心出问题打嗝儿?这心跟打嗝儿有啥关系啊?
小岳:您这就不懂了吧,这中医讲究的是整体观念,心主神明,有时候情绪不好,影响了心,就容易打嗝儿。您想啊,您要是生了一肚子气,是不是感觉胸口堵得慌,然后就容易打嗝儿?
老孙:(半信半疑)好像……有点道理。那肺为咳呢?
小岳:这多简单啊,肺要是出问题了,就咳嗽呗。您看那感冒咳嗽的,是不是肺受了邪气了?
老孙:嗯,这个好理解。那肝为语是怎么回事儿?肝跟说话有啥关系?
小岳:您想啊,肝主疏泄,调节人的情绪。有些人一生气,就开始唠唠叨叨,说个没完没了,这就是肝的疏泄功能失常了,话就多。
老孙:(笑)嘿,您这么一说,还真有那么些人一生气就絮叨。那脾为吞呢?
小岳:这个啊,就是说脾胃有问题的人,容易有吞咽方面的异常,比如说老觉得嗓子里有东西,吞不下去又吐不出来,这叫梅核气,跟脾胃的运化功能失调有关。
老孙:哦,原来是这样。那肾为欠为嚏,这又怎么讲?
小岳:欠就是打哈欠,嚏就是打喷嚏。肾主藏精,肾气不足的时候,人就容易打哈欠,老觉得没精神。打喷嚏呢,有时候也是因为肾气不固,感受了外邪,就容易打喷嚏。
老孙:您还真说得头头是道。那这五精所并呢?您再给讲讲。
小岳:这五精所并啊,精气并于心则喜,并于肺则悲,并于肝则忧,并于脾则畏,并于肾则恐。就是说啊,精气跑到心那儿去了,人就高兴得不行,有时候高兴过头了也不好。
老孙:(好奇)高兴过头有啥不好的?
小岳:您没听说过“范进中举”吗?范进考了一辈子科举,好不容易中了举人,高兴得直接疯了,这就是精气并于心,喜过头了。
老孙:(大笑)嘿,还真是。那并于肺则悲呢?
小岳:您看那林黛玉,整天悲悲戚戚的,动不动就掉眼泪,这就是肺气不足,精气并于肺了,所以老是哀伤。
老孙:(点头)有点意思。那并于肝则忧呢?
小岳:有些人啊,整天忧心忡忡的,愁这愁那,这就是肝的疏泄功能不好,精气并于肝了。您看那《红楼梦》里的探春,虽然精明能干,但也为贾府的未来忧心不已,这就有点肝的问题。
老孙:(笑)您这都扯到《红楼梦》里去了。那并于脾则畏呢?
小岳:脾主运化,也管人的情志。有些人胆小怕事,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就害怕,这可能就是脾胃虚弱,精气并于脾了。就像那个“杯弓蛇影”的故事,那个人以为自己喝了蛇,吓得不行,最后生病了,这就是心里害怕,影响了脾胃。
老孙:哦,明白了。那并于肾则恐呢?
小岳:肾主恐啊,肾气不足的人就容易恐惧。您看那些恐怖片里,有的人一害怕,就吓得尿裤子了,这就是肾气虚,控制不住。
老孙:(笑得直拍大腿)您这解释,还真让人忍俊不禁。那这五味所禁又是咋回事儿?
小岳:这五味所禁啊,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就是说啊,吃辣的东西,容易走气,气不好的人就别吃太多辣的。
老孙:(疑惑)吃辣的跟气有啥关系?
小岳:您想啊,吃了辣的,是不是感觉浑身发热,出汗,这就是气在往外走。气本来就虚的人,再吃辣的,气就更虚了。
老孙:(点头)好像是这么回事儿。那咸走血呢?
小岳:吃太咸了,血就容易黏稠,对血管不好。您看那些高血压的病人,医生都让少吃盐,就是这个道理。
老孙:嗯,有道理。那苦走骨呢?
小岳:苦味入心经,心又主血脉,跟骨头也有关系。吃太多苦的东西,可能会影响骨头的健康。您看那苦瓜,虽然营养丰富,但也不能吃太多,不然骨头可能会不舒服。
老孙:(笑)您这说法还挺新鲜。那甘走肉呢?
小岳:甜的东西吃多了,容易生痰湿,影响脾胃运化,脾胃不好,肉就长得不健康。您看那些肥胖的人,很多都爱吃甜食,最后肉长得松松垮垮的。
老孙:(调侃)那照您这么说,我这肉多,是不是甜食吃太多了?
小岳:(上下打量老孙)您这……估计甜食没少吃,而且还吃得多。
老孙:(打了小岳一下)去你的。那酸走筋呢?
小岳:酸味入肝,肝主筋。吃太多酸的,可能会让筋变得紧绷。您看那些运动员,比赛前很少吃酸的东西,怕影响肌肉和韧带的柔韧性。
老孙:嘿,您这中医知识还真没白学。那这五劳所伤呢?
小岳:这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就是说啊,您老盯着手机、电脑看,眼睛就容易累,还伤血,因为肝开窍于目,血不足眼睛就不好。
老孙:(点头)确实,现在好多人眼睛都不好,估计就是看手机看的。那久卧伤气呢?
小岳:您想啊,整天躺着,不活动,气都不流通了,就容易气虚。您看那些懒汉,整天在床上躺着,起来都没精神,就是气伤了。
老孙:(笑)您这话说得,太形象了。那久坐伤肉呢?
小岳:长时间坐着,不运动,肌肉得不到锻炼,就会变得松弛。您看那些坐办公室的白领,肚子上的肉一堆一堆的,就是久坐的原因。
老孙:(看看自己的肚子)还真是,我得注意注意了。那久立伤骨呢?
小岳:老是站着,对骨头压力大啊,尤其是腰椎、膝盖这些地方。您看那些站岗的士兵,站久了,腰和腿都容易出问题。
老孙:嗯,有道理。那久行伤筋呢?
小岳:长时间走路,对筋腱损伤大。您看那些马拉松运动员,跑完之后,腿上的筋都得好好放松放松,不然容易受伤。
老孙:嘿,您这一讲,这《宣明五气篇》还真挺有意思。
小岳:那可不,中医知识博大精深,刚才跟您讲了《宣明五气篇》的一部分,您是不是觉得中医特别神奇?
老孙:(点头)是挺神奇的,不过您讲的那些,我还得慢慢消化。
小岳:现在我接着给您讲,这五脉应象啊,也在这篇里有提到。肝脉弦,心脉钩,脾脉代,肺脉毛,肾脉石,这说的就是五脏之脉和身体状态的关系。
老孙:哟,这又高深了,您先讲讲这肝脉弦是啥意思?
小岳:您想啊,肝就像那春天的树木,生机勃勃,充满力量。这肝脉弦呢,就是摸脉的时候,感觉那脉像琴弦一样,绷得紧紧的,有弹性。要是您最近老发脾气,生闷气,那肝脉可能就会更弦。
老孙:(疑惑)这发脾气跟脉还有关系?
小岳:那当然了,肝主疏泄,情绪不好,肝的疏泄功能就受影响,反映在脉上就有变化。您看那张飞,脾气火爆,整天喊打喊杀的,他的肝脉估计就特别弦。
老孙:(笑)嘿,您这都能联想到张飞身上去。那心脉钩呢?
小岳:心属火啊,心脉钩就像那钓鱼的钩子,有点弯曲。心主血脉,心气足的时候,脉就有力量,跳起来像钩子一样,有起伏。要是您运动完了,心跳加快,这时候的心脉就更明显是钩状的。
老孙:哦,这么个道理。那脾脉代呢?
小岳:这脾脉代啊,有点复杂。脾主运化,就像个勤劳的小蜜蜂,不停地工作。脾脉代就是说脉跳起来有规律,但是中间会有小小的停顿,就好像小蜜蜂飞一会儿,歇一会儿。要是您吃多了不消化,脾的负担重了,这脉可能就更明显地表现出代脉的特点。
老孙:(皱眉)这还真不太好理解。那肺脉毛呢?
小岳:肺主气,像那天空中的云朵,轻飘飘的。肺脉毛就是摸起来感觉脉像羽毛一样,轻轻的,软软的。要是您感冒了,肺气不顺畅,这脉就会有点变化,没那么轻柔了。
老孙:嗯,有点形象。那肾脉石呢?
小岳:肾主藏精,是人体的根本。肾脉石就像石头一样,沉稳有力。您想啊,石头多实在啊,肾脉也是这样,正常情况下,它跳动得沉稳。要是您熬夜太多,肾精亏虚了,这脉可能就变得虚弱,不像石头那么有力了。
老孙:嘿,您这一解释,好像还真能想象出那脉的样子。
小岳:这《宣明五气篇》可不简单,它有着超高的理论价值。您瞧,它把五气、五味、五劳这些跟人体五脏的生理病理关系,梳理得明明白白。这就好比给中医基础理论这座大厦,添了好几根顶梁柱。有了它,中医对人体生理病理的认识,那可丰富多了。就说这五脏和五气的关系,能帮咱们理解身体为啥会有各种反应,这在中医理论里,那是相当关键的一环。
老孙:哟,听您这么一说,还真是挺重要。那对临床有啥指导啊?
小岳:这临床指导意义可太大了!医生给病人看病的时候,用处多着呢。比如说,一摸病人的脉,嘿,发现是弦脉,再瞅瞅病人,老是叹气,胁肋部还胀痛,结合《宣明五气篇》里说的“肝脉弦”“肝为语(情绪相关异常)”这些知识,马上就能猜到可能是肝出问题了。然后再进一步诊断、治疗,这就叫辨证论治。中医的高明之处就在这儿,通过这些细致的观察和理论依据,把病看准、治好。再比如说,知道“五味所禁”,医生就能提醒高血压患者,别吃太咸,因为咸走血,吃咸多了对血管不好,这都是实实在在能帮到病人的。
老孙:嘿,这么看来,这《宣明五气篇》还真厉害。
小岳:那可不,以后我再给您讲更多有趣的中医知识,让您也成为中医小达人。
老孙:(笑)得嘞,我就等着您继续给我科普了。
(两人鞠躬下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