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生气通天论新解》
场景:舞台上,小岳和老孙站定,准备开始表演。
小岳(满脸笑容,拱手作揖):“亲爱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啊!我是小岳,旁边这位,我的搭档老孙老师。”
老孙(微笑着拱手回应):“是我,又跟大伙见面了。”
小岳(摇头晃脑,故作高深):“老孙老师,您知道吗?最近我可研究了一门大学问。”
老孙(好奇地看着他):“哦?什么大学问呐?”
小岳(得意地):“您猜猜。”
老孙(白了他一眼):“我上哪儿猜去呀,你就别卖关子了,快说吧。”
小岳(清了清嗓子):“我研究的是咱老祖宗留下来的经典——《黄帝内经》。”
老孙(点头):“这可是本好书啊,不过这书里内容可多了去了,你研究的是哪一部分啊?”
小岳(兴奋地):“我研究的是《生气通天论》这一篇,这里面的学问可大了去了,我看完之后,那真是茅塞顿开,醍醐灌顶啊!”
老孙(调侃道):“哟,看把你给兴奋的,那你给大伙讲讲,这《生气通天论》到底讲了些啥呀?”
小岳(比划着):“老孙老师,您听好了啊。这《生气通天论》啊,主要讲的就是人和天地之间的关系,还有这气的重要性。您说这人呐,怎么就跟天地有关系了呢?”
老孙(配合着他):“我哪儿知道啊,你说说。”
小岳(一本正经地):“您看啊,咱老祖宗说了,‘生气通天,阴阳之变,其在人者,亦数之可数’。这意思就是说,人的生命活动和自然界是息息相关的,天地之间的阴阳变化,在人身上也能体现出来,而且还能通过一些方法来推算呢。”
老孙(惊讶地):“哟,还有这说法呐?那怎么推算啊?”
小岳(挠挠头):“这个嘛……我也还没研究透呢,不过大概就是说,根据季节、时辰这些变化,就能知道人的身体会有啥反应。比如说,春天的时候,万物复苏,人的阳气也开始往外生发,这时候就得顺应着这股阳气,多出去走走,活动活动。”
老孙(点头表示赞同):“嗯,有点道理。那要是不顺应呢?”
小岳(夸张地):“不顺应可就麻烦了!老祖宗又说了,‘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这意思就是说,要是违背了春天的气息,那少阳之气就生发不起来,肝气也会受到影响,容易生病。您说这多可怕呀!”
老孙(笑着说):“哟,听你这么一说,还真得注意啊。那夏天呢?夏天又该怎么顺应啊?”
小岳(兴致勃勃地):“夏天嘛,天气炎热,万物茂盛,人的阳气也达到了最旺盛的时候。这时候就得注意防暑降温,别老在太阳底下晒着,多吃点清凉解暑的东西。”
老孙(接话道):“比如说西瓜、绿豆汤之类的。”
小岳(一拍手):“对喽!您看您这就懂了。而且啊,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也别老开着空调,温度调得太低,这样容易让寒气入侵身体。老祖宗说‘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就是说违背了夏天的气息,太阳之气就不能正常生长,心气也会受到损伤。”
老孙(皱着眉头):“看来这夏天也不能瞎过呀。那秋天呢?”
小岳(摇头晃脑地):“秋天,天气转凉,万物开始收敛。这时候人的阳气也要开始往回收了,生活作息就得跟着调整。要早睡早起,保持心情舒畅。”
老孙(好奇地问):“这跟心情有啥关系啊?”
小岳(解释道):“您想啊,秋天树叶都落了,看着就有点凄凉的感觉,人也容易伤感。这时候要是不注意调节心情,就会影响肺气。老祖宗说‘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就是说违背了秋天的气息,太阴之气就不能正常收敛,肺气就会变得焦躁满闷。”
老孙(恍然大悟):“哦,原来是这么回事啊。那冬天呢?”
小岳(裹紧衣服,做出很冷的样子):“冬天,天寒地冻,万物闭藏。这时候人的阳气也要藏起来,就像动物冬眠一样。要多穿点衣服,别冻着,也别做太剧烈的运动,以免阳气外泄。”
老孙(调侃道):“照你这么说,冬天就只能在家里窝着了呗?”
小岳(笑着说):“也不是说只能窝着,适当的运动还是要有的,但是别太过了。老祖宗说‘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就是说违背了冬天的气息,少阴之气就不能好好收藏,肾气就会受到影响,变得虚弱。”
老孙(点头称赞):“嘿,你这研究还真挺透彻的。不过这《生气通天论》里除了讲四季,还讲了别的吗?”
小岳(神秘兮兮地):“当然啦,还讲了这气的重要性呢。您说这人要是没了气,会怎么样?”
老孙(瞪了他一眼):“那还能怎么样,人就没了呗!”
小岳(拍手叫好):“对喽!您看您这反应多快呀。老祖宗说‘气者,人之根本也’,这气就像人的根儿一样,没了根儿,人可就活不了了。”
老孙(好奇地问):“那这气都有啥作用啊?”
小岳(比划着):“这气的作用可大了去了。它能推动血液循环,让身体各个部位都能得到营养;还能温煦身体,让我们在冬天也能暖暖和和的;另外,它还能防御外邪,就像给身体穿上了一层铠甲一样,让那些病菌、病毒进不来。”
老孙(惊讶地):“哟,这气还这么厉害呐!那这气是从哪儿来的呀?”
小岳(一本正经地):“这气啊,一部分是从我们吃的食物和喝的水里来的,经过脾胃的消化吸收,转化成了水谷精微之气;另一部分是从自然界的空气中来的,通过呼吸进入我们的身体。这两部分气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我们身体里的正气。”
老孙(点头表示理解):“嗯,明白了。那要是这气出了问题,会怎么样呢?”
小岳(夸张地):“那问题可就大了去了!气要是不足,人就会觉得浑身没劲儿,容易疲劳,抵抗力也会下降,动不动就生病。要是气运行不畅,那就更麻烦了,会出现各种疼痛、胀满的症状,严重的还会导致瘀血、肿瘤呢。”
老孙(皱着眉头):“这么严重啊!那怎么才能让气保持正常呢?”
小岳(得意地):“这您就问对人了。首先啊,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其次呢,要保持心情舒畅,别老生气、着急、上火。您想啊,一生气,这气就往上冲,容易导致血压升高、头晕目眩的,多不好啊。”
老孙(笑着说):“哟,你这说得头头是道的,是不是自己平时就老生气啊?”
小岳(连忙摆手):“没有没有,我可从来不生气。我这人脾气好着呢,就跟那弥勒佛似的,天天笑口常开。”
老孙(白了他一眼):“就你还脾气好呢,上次因为一点小事你就跟我急眼了,你忘了?”
小岳(尴尬地挠挠头):“哎呀,那不是特殊情况嘛,偶尔一次,偶尔一次。”
小岳(转移话题):“咱接着说这《生气通天论》啊,里面还讲了饮食和健康的关系呢。”
老孙(好奇地问):“哦?饮食跟健康有啥关系啊?”
小岳(认真地):“老祖宗说‘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这意思就是说,要注意饮食的均衡,酸、苦、甘、辛、咸这五味都要吃,不能挑食。这样才能让骨骼强壮,筋脉柔软,气血通畅,皮肤致密,身体才能健康。”
老孙(点头表示赞同):“嗯,确实是这么个道理。那要是饮食不均衡呢?”
小岳(夸张地):“那可就麻烦了!比如说,要是吃太多酸的东西,就会伤筋;吃太多苦的东西,就会伤气;吃太多甘的东西,就会伤肉;吃太多辛的东西,就会伤皮毛;吃太多咸的东西,就会伤血。您说这多可怕呀!”
老孙(惊讶地):“哟,还有这说法呐?那我平时就爱吃甜的,会不会伤肉啊?”
小岳(笑着说):“您还真得注意点。不过偶尔吃点没事,可别吃太多了。而且啊,除了五味要均衡,还要注意饮食的卫生和节制。别暴饮暴食,也别吃那些不干净的东西,不然容易生病。”
老孙(调侃道):“听你这么一说,这吃饭还真不是个简单事儿啊。”
小岳(得意地):“那可不!咱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那都是经过千百年验证的,肯定有道理。您再看看现在的人,好多都不注意这些,大鱼大肉地吃,还老熬夜,结果身体都搞垮了。”
老孙(点头表示同意):“是啊,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人们的健康意识反而淡薄了。”
小岳(突然想起什么):“对了,老孙老师,这《生气通天论》里还讲了一个很重要的事儿,就是养生要顺应自然规律。”
老孙(好奇地问):“怎么顺应自然规律啊?”
小岳(解释道):“比如说,白天的时候,阳气旺盛,就应该多活动,工作、学习、锻炼身体;晚上的时候,阳气收敛,就应该休息,睡觉。可是现在好多人都反过来了,晚上不睡觉,熬夜玩手机、打游戏,白天没精神,昏昏沉沉的。您说这能行吗?”
老孙(笑着说):“还真是,现在好多年轻人都这样,都成夜猫子了。”
小岳(无奈地摇头):“这可不行啊,违背了自然规律,身体肯定会出问题的。老祖宗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就是说,要根据四季的变化来调养身体,春天和夏天要养护阳气,秋天和冬天要滋养阴气。这样才能顺应自然规律,保持身体健康。”
老孙(点头称赞):“嗯,说得太对了。看来这养生还真得好好学学啊。”
小岳(拍着胸脯):“您要是想学,以后就跟着我,我保证把您教得明明白白的。”
老孙(白了他一眼):“得了吧,你自己还不知道学得怎么样呢。”
小岳(继续说):“老孙老师,您知道吗?这《生气通天论》里还有一句话,我觉得特别有道理。”
老孙(好奇地问):“哪句话呀?”
小岳(摇头晃脑地):“‘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这意思就是说,自然界的天气要是清净,人的意志就会平和安定;顺应这种天气,人的阳气就能固密,即使有邪气侵犯,也不能伤害身体。”
老孙(思考片刻):“嗯,这句话确实有道理。那怎么才能让苍天之气清净呢?”
小岳(一本正经地):“这就得靠大家共同努力了。要保护环境,减少污染,让空气清新,水源干净。您想想,要是天天生活在雾霾天里,呼吸着脏空气,喝着不干净的水,身体能好吗?”
老孙(点头表示赞同):“是啊,现在环境污染问题确实挺严重的,得引起大家的重视。”
小岳(感慨道):“所以啊,咱老祖宗的智慧可真是无穷无尽啊。这《生气通天论》里讲的这些道理,放到现在依然适用。我们要是能好好研究,照着做,肯定能让身体健健康康的。”
老孙(笑着说):“行,听你这么一说,我也得好好研究研究这《黄帝内经》了。”
小岳(兴奋地):“太好了,老孙老师,以后咱就一起研究,有什么心得互相交流交流。说不定啊,我们还能成为养生专家呢!”
老孙(调侃道):“就你还养生专家呢,先把你自己那熬夜的毛病改了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