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继语调平缓,就像在询问他‘食饭否’一般!
这轻飘飘的语气却是重逾千斤,令杨彦云心中无比苦涩。
他来时,虽然已经做好准备,给韩继当狗,求得活路,再待来日。
但是事到临头,他发现应下的决定真的艰难无比。
这一旦应下,那他汝阳杨氏,在天下世家大族眼中,便是臭名昭着。
往后便只能依附于韩继,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可若是不应下,那汝阳杨氏便有灭族之忧虑。
全族上下,顷刻间有化作齑粉之祸。
“杨氏...遵命!即刻便召全族上下准备!”
杨彦云深吸一口气沉声道,声音中充满了决绝。
机会是求来了,接下来...便看他杨家如何去做!
寇可往,吾亦可往,他杨家也不过是效仿崔家之旧事罢了!
崔家能做,我杨家亦可!
没什么好丢人的。
以韩继的身世,日后情况再差,杨家也是公侯将相之依附。
韩继年纪轻轻便已破境登仙,前途并不黑暗,或许...这可能也是杨家崛起之契机?!
他如是安慰自己。
“去吧,本司马静候佳音!”
韩继研磨舔笔,手执玉笔开始处理起公文,头也不抬的道。
好似在吩咐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杨彦云站起身,徒留地砖上一滩汗渍,退后三步便准备转身离去。
又突然道:“我杨氏全族既已为司马之鹰犬,望司马...言而有信,不负我杨氏!”
“好好办差,本司马自然一言九鼎,本司马...并非噬杀之人...”顿了顿,韩继又对一旁的左进吩咐道:“左进...替本司马送一送杨族长...这往后可是自己人......”
杨彦云闻言不由一愣,喉咙下意识的吞咽滚动,手中名册被他死死攥住......
拱手一礼,沉默不语的走出了大堂。
“家主...”
门外远处候着的两大杨家长老,见杨彦云走出来,恭敬拱手问候,同时用眼神询问堂内的情况。
他们站在远处,堂内被结界所挡,情况看不见也听不到,正焦急万分。
杨彦云对二人微微点点头,示意二人稍稍安定,回去再说。
虽然不知道具体的情况,但两人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一些。
一行人依照原路往州府外走去。
至前院,左进淡淡拱手道:“杨家主慢走...恕不远送!”
“有劳左大人相送......”
左进本欲直接转身便走,心念一动,便客气了一句:
“大人之称不敢当,小子舔为司马麾下秘书阁之秘书郎,杨老日后...称呼某为秘书郎,或者左秘书均可!”
这些杨家之人既然已经投靠自家司马,按照司马的说法,往后便是一家人,左进语气也不似开始那般僵硬。
“今日有劳秘书郎领路...老夫有司马交代要事在身,来日再来叨扰秘书郎......”
秘书郎之职一听便是极为亲信之人。
杨家既然已经投了韩继麾下,对韩继麾下亲信也是带着三分敬重。
几人分别。
杨家家主杨彦云没有急着回杨家,带着二人便去了汝阳郡衙,去寻找崔正山密谋接下来之事。
左进快步回到了正厅,欲言又止...
韩继见状,便放下手中玉笔,淡淡笑着道:“你对今日之事有何看法?”
“进...有心中不解,望司马教之!”
左进没有丝毫扭捏,不懂就问,他如今的位置容不得他不懂装懂。
不然跟不上韩继的思路,很多事情便南辕北辙。
“说说看!”
韩继对左进的态度很是赞赏。
左进办事能力不错,但出身决定了其眼界。
很多时候屁股决定脑袋,站的高度不同,对待事物的看法便不同。
韩继对左进日后的定位,乃是辅政文臣。
虽然能力还未完全显现,但心中也不无殷殷期许,望其能成为自己的汉之萧何。
“司马打算放过杨氏?!”
韩继点点头道:“其他原因某不多说...想必你们心中皆是有数.....”
左进微微一思索,便知晓韩继说的是什么。
他知道,应当说的不外乎是...祭品、资粮!
见左进若有所思,便接着道:“汝阳城世家要杀,这事情早有定论!”
“其一便是做给天子看,显示忠心,获取帝心!”
“其二便是收割世家,获取土地、财富资源,由我们完成资源的再分配,收取民心......”
韩继耐着性子,为左进解释犁庭扫穴收割世家的各种好处。
毕竟韩继他有另一个世界,数十个王朝的各种兴衰变迁做参考。
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待事物。
而左进不似韩继,不过是出身农家猎户,先天眼光不足。
他办事能力有,但非常匮乏站在高位之上,以宏观眼光看问题。
左进恍然大悟,随即又疑惑道:“进听闻,这茺州财富、土地资源杨家占其一半,其余世家共分一半......”
“若按照司马的思路,为何要放过杨家,选择收入麾下呢?”
韩继哈哈一笑:“他杨家既然选择依附,这些资源与在本司马手中又有何区别......”
被韩继一点拨,左进也明白了其中关键,令他想起了崔家。
只要杨家带头将茺州世家屠戮殆尽,成为如崔家那般的黑手套,自当尽心尽力,到时候不用韩继下令,只要韩继有需要,自当甘心双手奉上。
韩继见左进明悟,心中甚慰:“这都是小事,最关键的便是,有了这个最大的地头蛇...对我们控制茺州有莫大的好处与便利......”
说到这里,韩继便不再去说了,很多事情,只需点拨一二,剩下的靠其自己去领悟便可。
收纳杨家最大的作用,并不是单单稀释崔家日后的影响,有很大的原因是为了与韩正为首的军方、崔家,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就像是如今韩继麾下军中一般,其实也隐隐分为三股派系。
其一为韩正登纯正小河村之人,其二为谢宣带来的一百多谢家之人,其三为以魏大成为首的十余个逃兵。
三角结构,最为稳定。
乃是帝王之术,不可对左进轻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