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醒来后,荒唐了足足个把时辰,才开始起床洗漱做饭。
天色已经大亮了。
主要是前不久,陆陆续续有人经过韩继家,往山里去狩猎、找野菜。
韩继不敢轻举妄动,导致耽误了不少时间。
最终,一个往日和韩安娘关系要好的婶子,来院子前大喊韩安娘名字,约她一起上山挖野菜时。
吓的韩安娘一跳,气息大乱。
好在那个婶子只是喊了两声,见韩安娘家门紧闭,以为韩安娘已经提前上山挖野菜,便自顾离去.........
韩继起床起床时,看着韩安娘的‘伤口’,不知想到了什么,韩继心念一动,调动起卷轴中的气血点,试着分出10点飞向韩安娘!
见韩安娘眼神微闭着正在休息,好似没察觉到异样一般,便不动声色的问道:
“嫂嫂感觉如何?”
韩安娘美目圆瞪。
韩继:“......”
这娘们好像误会了什么?
见韩安娘也没有表现出不适的反应,心念一动,韩继又分出十点气血点,落在韩安娘身上。
随即便出门去了厨房,烧水准备做饭。
洗漱时见水缸里的水已经不多,将火灶里添了点柴火后,挑着水桶便出了门。
等韩继第二担水挑回来时,韩安娘已经在厨房忙活开了!
见其手脚麻利的样子,和平时完全没什么两样,韩继不由兴奋了起来......
气血点不光可以给自己用,竟然还能给别人加点,似乎还有神奇的疗伤妙用...
韩继默默给脑海中的神秘卷轴点个赞!
......
辰时。
也就是早上八九点钟的样子!
天空中淅沥沥的下起小雨!
韩继背着蓑衣,戴着斗笠,背着个背篓行走在官道上。
雨不大,但是路况泥泞,害的韩继每走一段路,便要停下来,将草鞋上沾满的泥土弄掉。
晃悠悠的行走了足足个把时辰,终于来到了永安县城外。
入眼便是高大的城墙,韩继目测绝对超过三丈(一丈=三米三),整体由巨大的青砖筑成,也有不少修补的痕迹,看起来饱经风霜,很有历史感。
韩继站在城门外仔细打量了一番,拿眼前的这个城墙,对比韩继在前世时某些古城的城墙,发现足足高了一半。
不过也是,这是一个武道通玄的世界,城池高大些倒也合理。
进出城的人络绎不绝,看起来很繁华的样子,城墙延伸至左右不见头尾,也不知道这个县城具体有多大。
大周朝,中州神都镐京为都城,其余天下还有四十九州。
州下面是郡,郡下面设县,县下面便是各个大小村落。
当然,有些繁华且人口密集地区的上县,还会设置镇,会派遣一名九品官员管理。
韩继所在的冀州地处北方,背靠苦寒之地的军事重镇----幽州。
而再往北,便是草原蛮族。
冀州共有九郡一百多个县,总人口具体有多少,就不是韩继能清楚的了。
但是其所在的永安县只是个中县,管辖着周围大大小小二十多个村落,人口在册的超过8万人,听说上县人口最低都有十五万。
有些地理位置特殊的富饶大县,人口甚至达到三十万之巨,县令是个名副其实的百里侯!
韩继心中稍微一换算,按照平均一州九郡一百个县,取中县为平均值,这个陌生的大周朝,人口粗略一算也最少数亿。
这个战乱四起,仿佛王朝末年的大周朝,比起韩继前世任何一个鼎盛王朝的人口,都要多出数倍甚至更多。
听说江南富甲天下,呈平上百年,千年的世家豪族盘根错节,家奴、家丁等隐匿人口不知凡几......
山中逃户、世家大族的家奴等,是没有记录在官府黄册的,所以这天下的人口数量,依韩继看来最少还要多出一成才相对准确。
收回目光,来到高大的城门口,上书:永安县·北门。
韩继所在的小河村,坐落在伏牛山脉东侧中间的一个峡谷中,村外就是永安县和更北边的石柱县相连的官道。
所以韩继沿着官道南下,最近的便是这个北门。
城门口,支着个大棚子,下面摆着一张四方桌,两名身穿皂衣的衙役,带着七八名捕快守着。
见韩继背着背篓直接往城内闯,其中一名捕快伸手将他拦住,面无表情的道:“凭由。”
凭由,就是朝廷颁发的身份册子,和后世的身份证类似的东西。
拿不出来,差役就可以认定你为黑户,或者是逃犯、逃奴等。
发现立马便要拿下打入牢房,判处充军或是流放边陲,运气再倒霉些,还会被认定为某件案子的替罪羊,死的不明不白。
细心的韩安娘自然帮韩继准备了凭由,临行前还给了二十文钱留作备用。
“小河村...你们村正叫什么?”
“韩老六。”
韩继知道这是在盘问自己的跟脚,核对信息。
因为身份凭由上面写的信息、外貌很模糊,很容易被人冒名顶替,有时候衙役盘查的时候,便会询问其他信息来佐证。
比如:村里的村正叫什么,附近有什么名人,隔壁村正、地主叫什么等等......
“入城费十文钱!”
衙役上下打量了一番韩继的农户打扮,神情轻蔑的笑了笑,将凭由还给他。
“进城还要交钱!?”
韩继有些不敢置信,这个韩安娘没说,他记忆中也没有印象,下意识便问出声。
“隔壁的茺州有人造反,到处都是绿林强人做乱,县令老爷为了保境安民,特意征收入城费用于永安县的剿匪......”
“你到底进不进,除了居住在城里的,都要交钱,不进就赶紧滚。”
开始还细心解释,后逐渐认识到,和一个乡野贱民解释有个屁用,爱进不进......
“进。”一咬牙,韩继从怀里掏出钱袋子,数了十文钱递过去。
来都来了,也不好掉头就走,只好乖乖交钱。
最主要的是,他发现交进城钱的不止自己一个人......
不少进出之人,都老实的登记了出入时间、姓名等等信息,一点空子都钻不了!
衙役接过韩继的身份凭由仔细登记好,再还给韩继,神情冷漠道:
“从北门进的记得从北门出,天黑前记得出城,滞留一晚可要多交十文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