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继在各个队列中巡视,指导、纠正错误的动作。
谷场经过这些时日的不断扩宽,整体上宽敞不少,目前大概有四百米宽、六百多米长。
最终建设完成大概有六百米宽,一千五百米长。
虽然会占用不少田亩,但是韩继不在乎,附近的田地都是他的,想怎么建便怎么建。
过些时日,托谢辙买的健马就会抵达。
既然准备训练骑兵,场地太小了根本施展不开,不然马儿速度还没提起来,便跑到了尽头。
不知不觉,时间渐渐来到晌午。
韩继没有回宅子里吃饭,而是在谷场上同护卫队员们一起吃。
只是安排了个妇女回去,帮小虎崽取来它的专属饭食。
一大碗米汤,半只剥皮的野兔。
饭后,韩继将九个中队长,还有左进、林晨等开蒙识字的十五人,带到宅子的前院大厅。
取出两张《长春功》手抄纸条,交给林晨,神情肃穆道:
“这是武者的修炼口诀,及运气法门,今天晚上务必背诵下来,以后每天晚上我再亲自指导一遍。”
按照原计划,是要等谷场上的营房和学堂建设好,由程思义为护卫队统一识字开蒙。
但是韩继等不及了,只好让他们这群识字的先背下来,再只字逐句的讲解,先让这批人突破至武者。
其他不识字的就没办法了,只能等统一教授识字后,再由他们这群队长去教导。
到时候既节省了自己的精力,又能增加这些队长的威望,对他们带领小队有好处。
当然,到时候传下功法肯定是要设置门槛的,比如斩首多的优先,最少有一级斩首的功勋才能教授。
让人去书房取来笔墨纸砚,卷抄给人手一份后,韩继便开始讲解起来。
《长春功》全文足有五千多字,韩继暂时只给气血篇和淬体篇的修行之法。
二刻钟后。
“今天先讲到这里,今天晚上回去后好好背诵,切记不可外传,明天晚上再给你们讲解一遍......”
韩继喝了口茶水,接着又道:“左进、林晨,你们两个多尽尽心,帮助他们尽快理解!”
他们二人是这群人中‘文化水平’最高的,足足念了近三年的私塾。
韩继对他们两个的安排,有些类似行军长史兼督军的职责,不仅负责功过考评,日后还会负责后勤保障等。
督军的职责难免得罪人,现在让他们协助这些队长背诵功法,严格来说算是有点授业解惑之恩,对他们以后的工作好开展些。
中午休息的时间足有半个时辰,韩继便让他们在这里学习背诵,自己则去了前院的大厨房。
厨房现在没有人,韩安娘带着几十个妇女,现在都在中院和后院的连廊,紧锣密鼓的给护卫队员们在赶制衣服。
前院厨房一角,韩继找到了今天上午赶制出来的酿酒蒸馏器,和一口刷洗干净的铁锅。
简易酿酒设备,在韩继前世老家农村地区很常见,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制作安装起来很简单。
这个时代普遍是未蒸馏的酿造酒,度数都不高,最只有七八度,有些好酒最多也只能达到十来度,所以古人才有千杯不醉的美谈。
韩继只要将度数微微提高至二三十度,便会成为这个世界最烈的烈酒。
其他不说,在北方地区,每到十一月下旬便天寒地冻,相信只要试过烈酒的滋味,肯定知髓食味,欲罢不能。
将两坛子酒水倒入锅中,安装好蒸馏器、冷凝锅,便开始小火慢慢蒸馏......
高度酒不仅可以成为韩继和谢家合作敛财的大杀器,反复蒸馏还能制作酒精,而酒精对外伤消毒有奇效......
......
此时,小河村外的官道上,来了一大队人马。
浩浩荡荡的不下于四五十人,皂衣衙役手执仪仗在前开路。
队伍中间,一约莫四十多岁的中年人,骑着高头大马,身穿绣纹花鸟瑞兽的锦袍,头戴宝冠,正是永安知县。
目光锐利且庄严肃穆,眼眸不时打量着附近的群山,不知在想些什么。
微微落后一个马头的老者也是目光如电,泛起淡淡笑意的双眼,不时闪过道道精光,显然也是有修为在身。
此二人正是永安县的知县卢知翰和主簿谢开山。
今个儿上午,谢开山得到家中旁支子侄谢辙密报,说小河村昨夜遭遇匪患,两百余山匪被小小的小河村尽数屠戮。
谢辙向谢主簿说明了自己调查的前因后果后,谢主簿原地踱步沉思良久,当即计上心来,向卢知县如实禀报。
如消息属实,操作得当的话,这可是一桩不小的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