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人,谢谢您,救了我们母女俩。”
“但……小女子自知时日无多,唯独放心不下这刚出生的女儿,我知道,您定是个心地善良的好人。”
“我想恳求你,在我走后,收留我女儿,将她当成自己的孩子,以后让她给您养老送终。”
“小女子的身份其实是……”
杨晓晓:“唉唉唉……先别说!”
杨晓晓:“我不想知道。”
女子:“啊?”
杨晓晓:“不用告诉我,”
“恩人可是不愿意?”
“放心,你死不了,刚好小妇人知道一治疗内伤的药方,很是有奇效,你先在这等会,我一定给你救活咯。”
“到时候,你自己生的孩子,你自己养大便是。”
女子:………
杨晓晓也并未多说,出了房间后,直奔草胚房后的山坡上寻寻觅觅,最后拽了几窝清热下火的夏枯草回到灶房,烧火,煮夏枯草,最后在药碗里面搁了十分之一的回春丹进去。
然后就端着那只裂了缝的碗进房了。
见女子还抱着孩子呆呆的靠坐在床沿上,杨晓晓径直走了过去。
“呐,喝吧。”
“我……”
“喝!”
女子见状,无奈端过药碗一饮而尽,忍不住咂巴了下嘴,第一次喝这么没有药味的药。
想来也是这妇人太过贫穷,随便在哪找的偏方吧。
毕竟,但凡是大夫开的药,那都是药味十足,颜色浓郁的。
她知道自己的伤,靠这所谓的药,根本治不好,眼下当务之急,还是要将孩子托付给妇人才好。
“我……”
“哇……哇……”
“哎哟,孩子应该是饿了呢,你快给喂喂。”
“啊……这……我…我不会啊。”
“你自己的孩子,你不喂谁喂?”
杨晓晓两手一摊,转身就走。
半晌后,听到屋内的声音渐渐停止,便知妥了。
打量了一番这两房一厅还带院子的草胚房,还算结实,再住个十几年不成问题。
这是原主和丈夫成亲时,亡夫特地修缮过的。
原主双亲已早逝,唯有抚养自已长大的祖父也在原主成亲一月后离世。
没过多久,丈夫也因去深山打猎,再也未曾归来,原主的丈夫本是这乔石村有名的猎户,从未出过事。
这一出事,难免不会将事情往刚失去祖父的原主身上想。
于是,一传十,十传百,村里人都知道了原主克亲,凡是跟她亲近之人都没有好下场,于是纷纷远离。
最直观的就是原主每每去河边洗衣衫,见到的妇人,抱着木盆就跑。
这让原主很是难过!
恰好原主家这座草胚房就在靠近后山的村尾,也算是可以与世隔绝了。
这一世,她并不准备去管别人的烂摊子,辛辛苦苦养大个孩子,最后还搭上了性命,这种伟大的事还是留给她自己亲娘吧。
能拿出丹药来救她一命,已是她的底线,也算是全了原主和她们之间的缘分了。
待董络仪将孩子喂饱哄睡后,走出院子,发现隔壁房门已关,那小妇人应当是午休了,只得作罢。
却不想,越等越觉察到自己身体好似整个五脏六腑的痛感已经逐渐消散,那股胸闷气短的感觉也渐渐退去。
呼吸逐渐平缓,顺畅,瞬间惊讶不已,却无论如何都不敢相信,这居然会是那碗汤药的功劳。
起身在屋子里踏步了许久,仔细感应了半晌,最终不得不承认,她好像不会死了。
难道那小妇人的药真的管用?还能有如此奇效?
若是有这本事,何苦呆在这穷乡僻壤?
不管如何,还是要谢谢她才好,如今能捡下一条命已是万幸。
看着熟睡的孩子,想到另一个托付给心腹丫鬟逃走的儿子,内心又止不住的担忧。
也不知紫玉有没有成功带着孩子逃脱。
若是紫玉也遭遇此番境地,孩子会不会还没吃奶,会不会挨饿,会不会哭泣不止,会不会有事?
越是想,越是坐不住,但却也是无济于事。
她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女子带着一个襁褓中的孩子,又能如何?若是贸然回去,怕是还没到地方,就在被暗中之人发现,悄无声息的死去。
也唯有等待爹娘能派人前来寻找自己,还不知爹娘有没有事。
那些杀手,好像是冲着自己和孩子来的,希望爹娘无恙才好。
杨晓晓在空间里吃饱喝足,想到家里的那个女子,就急忙出了空间,向厨房走去。
“咚咚咚~”
“请进。”
“夫人,小妇人做了碗吃食,家里也没什么好东西,您别嫌弃。”
“哦,不会不会,大姐,您救了我们娘俩已是恩德了,我又怎会不知好歹。”
董络仪看着面前那碗清汤寡水的糙米粥,沉默一瞬,端了起来,现在的境地,有的吃已是不错了。
突然想到什么,“大姐,您可吃过了?”
“哦,我吃过了,吃过了,夫人放心。”
“那就好。”随即,董络仪捧着粥碗一饮而尽,连筷子都省了。
“我瞧夫人好像气色好了不少,不知之后夫人有何打算?”
“这还要多谢大姐您,您也别叫我夫人,夫人了, 我叫董络仪,大姐若是愿意,可唤我络仪,或一声妹妹便可。”
“行,络仪,我叫杨晓晓,随你怎么叫吧。”
“好……”
“杨姐姐,我目前一个女人带着孩子,实在不知该如何回去,也怕半路遇上不怀好心之人,我不敢拿孩子冒险,所以……络仪只能等家人寻来。”
“杨姐姐可否收留我们娘俩?”
杨晓晓:来了,来了,她来了,按照正常的流程应该就是,她收留了娘俩,然后杀手一路搜寻了过来,或者被其它人找了过来,最后自己却因此事先丧命,变成一个小小的助攻加炮灰,落得跟原主前世一样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