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晓不知道,正在她抱着那只鸡啃得满嘴流油的时候,不远处城门里出来一队骑兵,快速跑过,双方就此错过。
杨晓晓骑马赶了半月路程,到了秦川府后,来到客栈,开了一间上房,随着夜幕降临,躺在床上闭眼歇息之际照常了每日的修炼。
清晨。
杨晓晓神清气爽的睁开了眼睛。
起身后,晃晃悠悠在街道边的馄饨铺里坐下。
“老板,来碗三两的馄饨。”
冒着热气的一大碗馄饨被端到面前时,杨晓晓口里已经分泌出了口水。
皮包肉鲜,不油腻,好吃。
“老板我想跟你打听一个事,这秦川府里不知哪家牙行信誉比较好,你可熟悉?”
“嘿,姑娘,那你可问对人了,老汉我在这秦川府城摆摊已经十来年了,这里面啥地方我都一清二楚。”
老汉用手抹了抹围裙,“咱们这城里最大的牙行有两个,一个是私有操办的,还有一个是背靠官府的要说这秦川府城信誉最好的牙行啊,当属背靠官府在东街的福满牙行,那里的伙计老实,房子也都会经过精挑细选,价格也算公道。”
杨晓晓点了点头,留下了一两碎银。
来到福满牙行时,还未进门便听到一阵热闹的吆喝声从里面传来。刚一踏入门槛,店里的伙计们立刻满脸笑容、热情洋溢地迎了上来。
“姑娘快请进,快请进。”
一名瞧着很是机灵的伙计快速的将杨晓晓引至店内宽敞明亮的大厅里。
待杨晓晓说明此次前来的意图后,伙计忙不迭地点头应道:
“好嘞,姑娘稍等片刻,小的这就带您去看看我们这儿的宅院。”
一路上,伙计滔滔不绝地向杨晓晓介绍着沿途经过的各处房屋,但都未能引起杨晓晓太大的兴趣。
直到他们来到一处位于湖边的小院前,杨晓晓的目光才被牢牢吸引住。
这座小院虽然面积不算大,但布置得极为精巧雅致。院门两侧栽种着几株翠绿欲滴的竹子,微风拂过,竹叶沙沙作响,仿佛在低声诉说着岁月的故事。走进院内,只见一方小小的池塘静静地躺在中央,清澈见底的池水中,几尾金鱼正欢快地游弋嬉戏。
池塘四周环绕着几株花草,散发出阵阵沁人心脾的芬芳。
整座院子除了前院的正厅,和左右两侧的饭厅,后院便是一排整齐的五间上房,侧面还有两间东、西厢房,大门设有一间门房,屋内的陈设虽算不上奢华,但也一应俱全,显得温馨舒适。
杨晓晓越看越是喜欢,尤其是当她得知这院子不远处竟然就有两座书院时,心中更是欣喜万分。想到日后哥哥在此读书将会十分便利,就决定要买下这座小院。
经过一阵商讨,最终以280两的价格谈妥。
后又同伙计返回牙行挑选了几名下人。
经过一番精挑细选之后,选定了五男两女。
一名经验丰富,身强体壮的马夫,还相中了一对中年夫妻。男子曾担任过大户人家的管家,对于管理下人、处理各种事务都有着独到的见解和丰富的经验;女子也曾在大户人家做过掌事嬷嬷,对家中上下的安排调度可谓轻车熟路。
将他们买下带回家中,也能够帮助爹爹娘亲打理家中事务。
同时,也没忘了给哥哥和爹爹各精心挑选一个机灵的小厮。
又买下了一位精通各类菜肴的厨娘,还有一个看起来忠厚老实的门房。
片刻后,牙行的伙计就帮忙办理好地契,同几人的卖身契一同交给了杨晓晓!这几个人连同房子一共花了整整三百三十五两银子。
把人刚带回院中,几人就恭顺跪下道:“请主子赐名。”
杨晓晓默了默,“以后你们五个就跟主家姓杨,名就从一到五。”
“你们两个就叫秋嬷嬷,和香嬷嬷。”
等把事情吩咐好,留下1000两银子在宅院中做公用。
杨晓晓就又马不停蹄出发回云落山。
三天后,到了云落山下,杨晓晓回到山上,就跟一家人谈起了离开的事宜。
一家人收拾妥当就准备离开这居住了两年多的地方。
“爹娘,哥哥,你们不用舍不得,如果以后你们想回来了,还是随时可以回来的啊,我们现在住的地方离这里也就三天路程。”
“闺女说得对,走吧。”
两个小家伙倒是一路兴奋非常。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
“娘亲,外面有小鸡吗?娘亲,外面有我们池塘那么大的鱼吗?娘亲!舅舅说外面有很多好吃的,还有很多很多的人是不是啊?娘亲,那么多人,我们可以给自己找个爹爹啊,这样娘亲就不用辛苦养我们了。”
“…………………………”
“小孩子这种生物,痛苦并快乐着谁懂?”(╥﹏╥)
刚从城门口进入,“哇……娘亲,真的好多人啊,比山谷里的人还多好多好多,娘亲,那个高高的房子是做什么的啊?”
“那是酒楼。”
“酒楼是做什么的啊?”
“酒楼是吃饭的。”
“吃饭为什么在酒楼吃啊?”
“娘亲,那个红红的是什么啊?”
“那是糖葫芦,等我宝贝再大点,娘就买给你们尝尝。”
“为什么现在不可以尝尝呢?”
“………………”
呼~终于到家门口了,一抬头,门口的牌匾已经换成了杨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