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娘,你们猜我和哥哥今天出去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不是奶羊吗?还有别的?”
“嗯,奶羊也算是个大收获了,但是……”
这时杨新远兴奋道:“我知道,我知道,爹娘,我和妹妹发现了水,好多的水,是吧妹妹?”
杨晓晓:…………被拆台了……
“闺女,你哥说的是真的?好多的水是多少水?”
“嘿嘿,爹娘,我跟你们说,以后我们都不缺水了,因为……我和哥哥发现了一条地下暗河,老多水了,今晚我一定要洗个痛痛快快的澡!”
“真的啊,天啊!那真是太好了。”
“现在看来,我闺女真是个福星,要是没有我们闺女,咱们也找不到这么好的风水宝地,说不定还在那旮旯吃了上顿没下顿,煮饭都挤不出一杯水来的日子呢,哈哈……”
在这个宁静的夜晚,大家都沉浸在难以言喻的兴奋之中。
房间里,一个大浴桶静静地摆放着,里面装满了温热的水,杨晓晓缓缓地坐进浴桶中,感受着水温带来的舒适和放松感。
泡完澡,杨晓晓穿上了新买的棉质里衣,坐在梳妆台前,房间的烛光柔和地洒在她的身上,映照出她清丽脱俗的面容,铜镜中的她,五官长得偏像母亲,属于端庄大气型。她的长发如瀑布般流淌,身形纤细匀称,散发着清新的气息。
眉如远山,眸似晨星,鼻梁挺直优雅,唇角上扬带着微笑。
杨晓晓的长相并不惊艳,却让人感到一种很是舒服的美,更透露出一种坚韧和自信。
她的美不是柔弱的,而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力量和气质。这种美让人感到既舒适又安心,仿佛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她都能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和解决。
坐在梳妆台前,杨晓晓轻轻地梳理着自己的长发,思绪也随着发丝在空中飘荡,哥哥的脑疾需要银针配合内服中药,循序渐进才行。
“小六,给我兑换一套银针。”
“叮,兑换成功,剩余总积分670。”
第二日,杨晓晓一大早起来,两个孩子也已经喝上羊奶了。
“闺女,你快看,我孙孙喝得多带劲,没想到这羊奶一点都不膻,我还尝了一口呢,他们老喜欢喝了。”
杨晓晓心想,能不喜欢吗,这可是自己空间养出来的,自带灵气的!两个小家伙倒是知道好赖。
现在两个小家伙已经跟之前刚抱回来的时候完全不一样了。身上已经换成了奶奶给做成的新衣裳了!皮肤白嫩光滑,眉眼精致,脸上也已长了肉,看着着实可爱机灵!
时间又过了三个月,因为有了足够的水资源,杨晓晓带着一家人在山谷周围开荒种起了地!
连苏然,苏泽这两个曾经的大少爷都没放过,有一个算一个,全被杨晓晓抓了壮丁。
三个月过去,山谷周围一圈地已经被种满了蔬菜,粮食、土豆、红薯、苦瓜、包菜、等…都种了不少,有的已经都冒了绿色的嫩苗!
这三个月以来杨知行的腿已经基本完全恢复行走了,现在已经能每天抱着孩子在山谷周围到处溜达了,活蹦乱跳的,一点看不出曾经的跛脚。
想必这个时候自己要是提出给哥哥治疗,应该会更加有说服力了吧。
于是,这天杨晓晓准备同爹娘开口,要开始给哥哥施针治疗脑疾了。
“闺女,你说的是真的?你哥哥真的还有得治?”杨知行夫妇这次是真的震惊了,比起自己,儿子能恢复健康,更能让他们感到开心!儿子的脑疾早年也不是没有去治过,就连府城有名的名医都说没办法治好,如果闺女真的能治好,那闺女的医术那得有多好?闺女有此机缘得到这么好的医书自学成才,除了天大的运气,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肯定也离不开自身的努力,这傻丫头。。
面对父母的疑问和震惊,杨晓晓微笑着点头:“爹娘,你们放心吧,我已经找到了治疗哥哥脑疾的方法,但是需要一些时间循序渐进慢慢治疗,但我相信一定能够让哥哥恢复健康的。”
当听到女儿这般斩钉截铁的回应时,杨知行夫妇原本心头萦绕的疑云开始散去。
他们深知自己的孩子自幼便聪慧过人、勇敢无畏且敢于承担责任,尽管如今的女儿相较于以往似乎稍有变化,但那也并非完全出乎意料之事,毕竟,一个人的经历和身份转变往往会带来思想观念以及行为举止上的改变。
此前,杨知行夫妇曾悄悄查看过闺女后颈处那块熟悉的胎记,这无疑进一步确认了这正是他们的亲生骨肉。
想到此处,夫妻俩对于女儿身上所发生的这些细微差异也就释然了许多。
或许正如人们常说的那样,一旦成为母亲,女性在思考问题和处理事情的方式方法上都会有所不同吧!
此刻,望着女儿那自信而坚毅的面庞,杨知行夫妇深信不疑。
这天,在给哥哥喝了三天的汤药以后,杨晓晓就正式准备开始施针了,洗净了双手后,拿出那套崭新的银针。
深吸一口气,稳定心神,展开精神力,精准的扫描到头部的每一处穴位!随即准确地扎下第一针。
随着银针不断的落下,杨晓晓额头逐渐冒出细密的汗珠。
杨知行夫妇亦在一旁握紧了拳头紧张的看着。
施针完毕,杨晓晓轻轻吐出一口气。
接下来的日子,杨晓晓每日按时为哥哥施针、根据情况转换汤药。
一段时间过后,杨新远开始有了细微的改变,眼神变得比以前多了一丝成熟的感觉,偶尔还能清晰的表达自己的想法,看到这些变化,全家欣喜若狂。
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化越来越大!
又过了几个月,杨新远的脑疾几乎痊愈,逐渐变得聪慧敏锐。本身就长得好看,一言一语更加显得成熟有魅力了起来,不过不管如何变化,那股对家人的爱始终没有改变。
随着杨新远的康复和变化,也让家里每个人都感到无比的欣慰和自豪。
康复后的杨新远现在每天的乐趣除了逗逗家里的小侄子、侄女,就是找爹和苏然苏泽学习书中知识和武功!不过武功的话,杨晓晓估计哥哥这个年纪应该也学不了多好了,锻炼锻炼身体还是可以的,读书倒是不错!山谷里的书本较少,杨晓晓记得自己在府衙书房好像收了不少的书籍,笔墨纸砚来着!干脆找个机会下山一趟带回来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