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
凑——
艹——
黄殊纵马出城,直奔雒阳北面的邙山。
皇帝想要盖做一座道观,速度自然不会太慢。
这段时日,黄殊除了教导刘辩之外,又多了一个出城的借口,这样也方便他开始行事起来。
马蹄踩踏在泥土之中,践踏在已经数寸的野草之上。
“吁——”
黄殊在山下勒马,抬头看向翠云峰。
山路上已经修出了一条通往山顶的阶梯。
孔融见到黄殊刚来,立刻上前作揖。
“黄少傅,道观已经修建的差不多了,陛下下旨,等你来捡收道观。”
孔融看着走来的黄殊,笑着说道。
一连数月,成为九卿之后干的第一个工程总算是要完成收工。
自从上次被刘宏夺取兵权改任九卿后,孔融就一直被骂愚蠢,甚至被何进、袁隗等人踢出了组织。
“好,本官此番正是奉了陛下旨意,前来检阅工程的。”
黄殊微微颔首。
山脚下,一座巨大的石碑上,正刻着黄殊给刘宏作的那首诗。
“石碑上的字迹不够明显,在刻下的字上涂抹一些红色的漆料。”
“这首诗是陛下的最爱,要显眼一些。”
黄殊指着石碑,开口说道。
原本上面是用黑墨润色,但是黑色在石头上并不够显眼。
“老夫记下了。”
孔融点了点头,应声道。
说罢,黄殊继续带着孔融前行,朝着山顶而去。
道路的两侧郁郁葱葱,一些树木已经绽放花朵。
“这道路倒是清幽雅致,孔大匠有心了。”
黄殊满意的欣赏着沿途的景色,忍不住称赞道。
“道门中人喜爱清净,老夫特意让人把一些老树移植到两侧,让此路显得清幽深邃。”
孔融面露得意之色的笑道。
“孔大匠不是儒家之人吗,怎么还如此了解道家之事?”
黄殊忍不住调侃了一句。
“哈哈哈,老夫奉陛下旨意修建冲虚观,自然要研究一番。”
孔融也是个识时务的人,当即解释道。
山顶这条路不过几百米高,众人很快就走到了翠云峰顶。
原本开阔的峰顶,此刻已经变的格外平整。
整片山顶都被铺上了石头,以免雨雪天气道路泥泞。
边缘处被设上围栏,一座凉亭则是在东边搭建。
“这冲虚亭是按照黄少傅提议进行建设,别说,上次老夫此处在迎接朝阳升起,看着火红的日头,感到豁然开朗。”
孔融跟在黄殊身边,面露笑容的溜须道。
“嗯,日后陛下若心绪不佳,便可来此赏日出,观云卷云舒。”
黄殊微微颔首。
“道观在那边,上次黄少傅拒绝使用鎏金雕塑,而是改用泥塑,老夫此前还不理解,现在算是明白了。”
孔融指了指道观,在一旁逢迎道。
“道门只需泥土身,佛祖才要黄金镀。”
“真正的得道高人,是不屑于那么奢靡俗气的。”
“你看看白马寺那尊大佛,看着都让人觉得俗气,回头让人砸了,免得让高人不喜。”
黄殊捋了捋短须,随口说道。
“砸...砸了?”
孔融眼角微微抽搐。
白马寺乃是明帝所建,也是佛教传入国内的一个里程碑式的象征。
“没错,砸。”
“孔大匠也算是熟读经史的大才,你自己捋捋,自从那白马寺建立后,我大汉是不是开始走下坡路?”
“你品,你细品。”
黄殊指着同样依靠邙山,却在邙山脚下的白马寺,冷声道。
“嘶...”
孔融细细品味,发现自明章之治后,大汉貌似确实开始国力衰退。
“那,容老夫写一封奏疏,禀明陛下?”
孔融看向黄殊,征求道。
“当然,此寺乃是孝明皇帝下令督建,若无陛下旨意,你敢砸么?”
黄殊略带一些调侃的问道。
“那...那奏疏上该如何说?”
孔融有些迷茫的看向黄殊。
“我大汉百姓日日焚香祷告,但那佛祖却从不显灵。”
“你知道陛下为何如此推崇冲虚子仙师嘛?”
“因为有事他是真显灵啊!”
“孔让梨,你觉得我大汉需要这么不负责任的神仙嘛?”
黄殊凑到孔融耳边,出声问道。
“不需要。”
“咱们当官的不办实事还得被骂呢,那些神仙...诶哟,瞧老夫这张嘴。”
孔融果断地摇了摇头,说到最后也觉得自己说错话了,当即给了自己一巴掌。
道观中,左慈已经守在此处。
自从道观建造完毕后,左慈几乎全天候都在观内。
“贫道,见过黄少傅、孔大匠。”
见到二人前来,左慈立刻上前作揖。
“嗯,不错,这泥塑之身,当真是传神。”
黄殊看着三米高的泥塑像,不由赞叹道。
“黄少傅,还满意?”
“那老臣是否可以进宫面圣了?”
孔融很是喜悦的问道。
“可以。”
“本官还要在此地逗留一番,你且入宫面圣吧。”
黄殊微微颔首,说道。
“好,老夫,这就进宫。”
孔融松了口气,当即便头也不回的离开。
黄殊在观中逛了逛,除了这座正殿外,后面还有一个供左慈休息的住处。
“黄少傅,此地是贫道的居所,没什么可看的。”
左慈跟在黄殊身后,提醒道。
“哦?”
“是吗?”
黄殊背对着左慈,语气怪异的反问了一句。
当他回过头来的那一刻,左慈都吓懵了。
“师...师父!”
左慈不敢置信的看着眼前的冲虚子。
“数月不见,徒儿就认不得为师了?”
黄殊捋了捋花白的胡须,调侃道。
“弟子不敢。”
“弟子牢记师尊教诲,自入雒阳以来,卜卦算命、风水堪舆、红白喜事从未收过一文钱,也算是积德行善了。”
左慈连忙拜道。
“此观,对为师颇为重要,这身份一事不得说出去,否则为师必要将你打入九幽地府。”
黄殊伸出手指,冷声提醒道。
“师父放心,弟子绝不吐露半个字。”
左慈当即开口保证道。
“好好在观中教化百姓,为师不时就回来看看你的长进。”
黄殊微微颔首,轻声道。
“师父,可是弟子...弟子道法不精,很多东西都是一知半解的。”
左慈有些羞愧的说道。
“我道门中人,讲究一个念头通达。”
“这四个字你若能参悟透彻,且不说修为长进,单单是心性上,就已是上层了。”
“此丹赠你,可让你气血充盈,强健体魄。”
“这白色的瓶子里,是赐给你的丹药,这绿色瓶子里,则是给陛下的仙丹。”
黄殊袖袍一挥,两只玉瓶出现在桌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