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跃闻言一愣,连忙确认道:“真的吗?下文了吗?”
本以为这样的调研会到【宁城模式】全面铺开的时候,省里才会下来看一看。
谁知道,才到了试点工作即将成功的阶段,省里居然就要下来!?
看来省里对【宁城模式】的重视,比江跃想象中还要高上不少。
杨一鸣笑着说道:“省领导的行程哪里有那么容易安排,要定好具体日期才能有正式文件下来,但我收到市里传来的消息,这一次的规格要不上一次高上许多,保底是省常委,搞不好......直接就是书记!”
江跃笑着摇了摇头:“那不是还充满变数?咱们也只能先做好手头上秋收工作,以不变应万变了。”
杨一鸣点了点头,然后左右打量完江跃后点评道:“自从你成了这个创建办公室的主任,人都稳妥了不少嘛!”
江跃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那你的意思是我以前就很浮躁咯?不就是又赚了你一罐好茶吗?至于这么拐着弯来骂人。”
杨一鸣假装出心疼的表情:“那你还我一半,我就再也不念叨你了!”
江跃连忙摆手,试图打发他离开:“走走走!我以前可都是喝奶茶的!都是跟你一间办公室才染上这茶瘾,所以你得赔我点好茶怎么了?!”
杨一鸣立马回应道:“嚯嚯嚯!按照你这么说,我是不是每年都要给你来上一罐了?”
江跃眼前一亮:“那感情好啊!”
杨一鸣差点都被气了,转头就走,懒得和这个试图连吃带拿的家伙说话。
结果才走出办公室,他立马就察觉到了不对。
不对!
差点被这小子忽悠傻了,这也是我的办公室啊!.
.........
而这样平静日子随着秋收的结束,终于被打破。
冬日的一天,省里终于正式下文——省委书记一行将在两周后到访宁城,调研【宁城模式】试点工作!
这可是可以列进全县大事记里的事迹。
因此哪怕是文件是通过内部传达下来,林生文还是立刻开了县常委会来讨论。
而讨论成果,就是省委书记下来前的两周,几乎什么市容市貌提升周,什么生态环境整治周,民生和营商环境改善周全都安排上了。
毕竟省委书记下来调研,市委书记也必然跟着下来,这些安排也算是正常操作了!
很多地方都会在领导下来前,整出这个活动。
甚至在前些年没整顿过之前,突击整出点奇奇怪怪的地标建筑都是寻常。
为了就是能给这些决定自己仕途的领导,能留下一个好印象。
林生文自然不会搞这种劳民伤财的事情,但折腾起体制内的同志倒得心应手。
而在大家苦逼搞创城时,省委书记就悄悄的来了。
如今早已不是从前,省委书记出行都能封路封道,整出个满城皆知的大排场。
现在省委书记出行往往就是一两辆低调的小巴车,悄悄的来,又悄悄的走。
只有等他离开后,大部分人才从新闻里知道,书记居然来过当地!
江跃如今自然已经不在那大部分人里了,他早在半个月前就开始为省委书记的调研而疯狂忙碌起来。
这一次调研,可是对【宁城模式】的考核,关乎到宁城上上下下许多人的辛勤和付出,是否能得到认可。
江跃作为临时负责人,自然得打起一万个心来。
就这么连轴转了两周的时间,终于在安排妥当时,迎来了省委书记的到来。
先是一辆印有天洲公务的轿车在前面引路,后面两辆小巴车徐徐跟随。
哪怕今天温度已经到了10度以下,宁城的四家班子成员早已都齐刷刷站在寒风中等待着大佬们的下车。
小巴车停好,一众穿着行政夹克的中年人鱼贯而出。
走在最前面的自然是今天的绝对主角——省委陈书记,大概是六十岁的年纪,看起来却精神十足,仪表堂堂。
而慢他半个身位的则是天洲市委书记,五十岁上下,带着黑框眼镜,文质彬彬。
但这两位,谁跺一跺脚,宁城官场都得摇一摇。
宁城四家班子的领导们无不心中凛然,脸上却堆起无比笑容等待着两位大佬的靠近。
由市委书记介绍了宁城四家班子的班长,其他副处级在这样的场合中,根本没有露名的机会。
不过,陈书记在跟四位班长握完手,倒好奇的扫视起来,接着就和右手边的黄正齐问道:“怎么没看到那位大……恩,大写手呢?”
面前除了林生文之外,其他人一头雾水,不知道这位大佬说得是谁。
我们宁城还有这么一号人物吗?
连省委书记都要称为大写手!?
而黄正齐笑着回答道:“江跃同志在呢!您看,在后边站着呢!”
陈书记眼前一亮,随着黄正齐指的方向看去。
而那些处级干部,哪个不是人精,立刻随着陈书记的目光让出一条道来。
最后这条道的尽头,站着今天在场最年轻的人——江跃!
陈书记大步流星,还没趁江跃反应过来,就专门走到了他的面前,和他握起手来。
“江跃同志,果然是一表人才啊!”
“这一年来,我可是对你在内刊上的文章反复研读!”
在场大家才反应过来,原来省委书记是青睐江跃这个啊!
大多数人都忍不住闪过羡慕嫉妒恨的眼神,特别是那些名字都没资格在陈书记面前露的副处们,更是忍不住惊叹起来。
大家都知道你写稿厉害了,只不过没想到已经厉害到这种程度了吗?
要不今年咱们还投你优秀,能不能稿子写上去的时候给俺加个名字啊!
不过随着和江跃握完手,陈书记对他的注意力似乎也就用完了。
今天接下来的行程里,陈书记除了点名让江跃陪同外,对江跃没有再表现出更多青睐和看重的举止。
而随着调研一项项的顺利进行,可以看出陈书记对【宁城模式】的了解绝非是只停留在纸面,他询问的许多问题都直击要点。
没做过一定的功课,绝不可能有这么深刻的认识。
不过越是如此,也越能体现出创建办公室的工作扎实。
面对陈书记的提问,无论是林生文,还是江跃都能对答如流。
而陈书记对此还不满意,在试点乡镇时,他甚至要求突然停车,就这么在田间地头停了下来,去问了准备冬种的农民。
听着农民结结巴巴,却真心实意的说了不少【宁城模式】的好话,陈书记脸上的笑容才浮现出来。
这样的操作,一连整出了好几次。
不仅仅是对群众,有时候还会突击去村委,又或者去企业里。
这样无疑是打乱了不少调研的安排,却也能确确实实听到真正的声音。
不过也使得调研结束时,已经快到了晚上八点。
陈书记谢绝了回宁城用餐的请求,与宁城陪同的众人就在高速路口吃起了盒饭。
“宁城的大米,这半年来,我在中京就听到越来越多人谈起,便宜又好吃,就是产量太少了,好多人都买不到。”
用餐时,陈书记看着自己饭盒里大米突然笑着问道:“你们试点工作那么成功,怎么不想着立刻推广到全县,大家乘上这个东风,一起赚钱呢?”
而陪同在一旁的林生文正色回道:“虽然试点工作很成功,但也决不能盲目推广开!毕竟每个乡镇的实际情况都不一样,三个试点乡镇能种大米,却不代表其他乡镇可以……不过我们也讨论调研出来了推广方案,明年开春会将试点扩大到另外两个条件适宜的乡镇,进一步提高大米产量。”
虽然听着是自己的提议被拒绝,但陈书记却开怀大笑起来。
“不盲目,有章法!能这么说,证明【宁城模式】的试点工作做得很扎实,林生文同志是一个好班长!”
陈书记这么说着,用筷子指了指市委书记,让市委书记连忙放下筷子,连连点头。
没理会市委书记的表态,陈书记瞥了一眼坐在角落用餐的江跃,又看了看干练的林生文,笑着跟黄正齐道:
“看来宁城不仅能做一手好文章,工作也开展得相当不错了嘛!”
“这一次总算没有白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