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哲带着通讯员乘坐着卡车朝着汽车营而去。
一路上,他们穿过了营地中忙碌的人群,士兵们有的在擦拭武器,有的在整理装备,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来到汽车营后,陈哲径直走向那几个司机。
这几个司机平日里驾驶着汽车在战场上运送物资,为部队的后勤保障立下了汗马功劳。
陈哲从文件包里掏出几张照片,那照片上记录着他们和被打下来那架日军飞机的合影。
他把照片一一递到上次帮忙的司机们的手中,微笑着说:“你们这段时间辛苦了,这照片就留作个纪念,也让大家都看看你们的风采。”
司机们接过照片,脸上露出了质朴而又自豪的笑容,纷纷向陈哲敬了个礼。
完成了在汽车营的事情后,陈哲在汽车营给卡车加了些汽油后,带和通讯员坐上了卡车回驻地。
汽车在崎岖的道路上颠簸前行,扬起阵阵尘土。
在车上,陈哲和通讯员打开了话匣子。
陈哲侧过身,看着身边的通讯员,温和地问道:“小伙子,叫什么名字啊?”
通讯员赶忙坐正身子,大声回答道:“报告长官,我叫李国光,是士官生。”
陈哲点了点头,接着问道:“来部队多久啦?”
李国光回答道:“报告长官,我当兵有6年了。”
陈哲又问:“那发电报这些业务都熟练吧?”
李国光稍微犹豫了一下,说道:“长官,发电报都没有问题,只是译电文稍微慢一点。”
陈哲拍了拍李国光的肩膀,鼓励道:“没事,慢慢来,好好干,到时候给你弄个准尉军官当当。我再给你安排两个学生兵,你可得好好带带他们,把你的本事都传授给他们。”
李国光听了,眼神中充满了感激和斗志,坚定地说道:“请长官放心,我一定好好干,把他们带好。”
回到营地后,陈哲顾不上休息,立刻着手为李国光安排事宜。
他在自己住处附近仔细地挑选了一个房间,这里相对安静,适合进行通讯工作。
他对李国光说:“以后你就住这儿,安心工作。”
随后,他又从营里抽调了两个学生兵。
这两个学生兵看起来青涩而又充满朝气,他们背着简单的行囊,站在李国光面前,眼神中透露出对未来的期待。
陈哲对李国光说:“这两个人就交给你了,你多教教他们。”
就这样,一个简单的通讯班正式建立了,这个通讯班归属于警卫排,从此将在部队的通讯工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然而,天公不作美,回来后天空就阴沉沉的,紧接着淅淅沥沥地下起了雨。
这雨一下就是两天,整个营地都被笼罩在一片雨幕之中。
由于下雨,原本紧张有序的训练不得不暂停了。
士兵们没有了户外训练的任务,却并没有闲着。
他们聚集在营房里,开始学习日语和手势。
在战场上,了解敌人的语言和掌握一些特殊的手势信号,对于获取情报和进行战术配合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士兵们围坐在一起,有的拿着日语课本,认真地跟着教官朗读单词;有的则在互相练习各种手势,力求做到准确无误。整个营房里充满了浓厚的学习氛围,仿佛这雨水并没有浇灭他们的斗志,反而让他们更加坚定了提升自己、战胜敌人的决心。
在那战火纷飞、局势动荡的年代,陈哲深知部队的每一个战士都是宝贵的财富。
他把李副营长叫到跟前,神色凝重而坚定地递上王师长给的手令,郑重说道:“老李,拿着这个,去医院把那些伤兵都弄回来。不管是缺胳膊还是被炸瞎了眼睛的,除了没腿的一个都不能落下,咱们把他们接回来自己养着!”
李副营长接过手令,眼神里满是敬佩与坚决,他用力地点了点头,转身便大步流星地朝着医院奔去。
医院里,弥漫着刺鼻的消毒水味道,伤兵们或躺在病床上痛苦地呻吟,或拄着拐杖艰难地挪动着步伐。
李副营长穿梭在各个病房之间,仔细地查看每一个伤兵的情况。
有些伤兵缺了胳膊,空荡荡的袖管在风中轻轻晃动;有些则炸瞎了一只眼,那失去光彩的眼眶让人看了心生怜悯。
但李副营长没有丝毫犹豫,他耐心地向伤兵们说明情况,鼓励他们振作起来,告诉他们营里会是他们温暖的家。
那些伤兵们听了,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的光芒,纷纷表示愿意跟随李副营长回到营里。
营里有 4 个机灵的士兵,平日里就头脑灵活、手脚勤快经常去医院帮忙,陈哲有意让他们成为救护兵。。
他看在眼里,觉得他们是可造之材,便把他们叫到跟前,语重心长地说:“你们几个,去医院帮忙。在那里多学些技术,以后咱们部队说不定就用得上。”
那几个士兵听了,兴奋不已,他们知道这是陈哲对他们的信任和栽培,于是收拾好行囊,带着满腔的热情前往医院。
在医院里,他们虚心向医生和护士们学习,从简单的伤口包扎到复杂的手术护理,每一项技能都认真学习,进步飞速。
陈哲深知士兵们在战场上出生入死,身心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为了让他们能有片刻的放松和休息,他每天都会安排一些士兵去一趟苏州休假。
苏州,那是一座充满江南韵味的城市,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
士兵们来到这里休假,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暂时忘却了战争的残酷和疲惫。
张小亮专门负责前往苏州休假士兵管理的。
他牢记陈哲的嘱托,利用休假的时间四处采购物资。
他穿梭在苏州的大街小巷,走进一家家店铺,仔细地挑选着各种物品。
从药品、绷带等医疗用品,到粮食、衣物等生活物资,他一样都没有落下。
每一件物品他都精挑细选,力求质量上乘、价格合理,陈哲所采购的那些物资也被运回。
士兵们在休假期间,也会买些酒来放松一下。
那浓郁的酒香在空气中弥漫开来,让疲惫的身心得到了片刻的舒缓。
喝完酒后,这些酒瓶没有随意丢弃,而是被收集了起来。
士兵们把这些酒瓶整齐地放在箩筐里,这些箩筐堆放在营地的角落里,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大家都知道,到时候这些酒瓶可以挑着走,说不定在未来的某一天,它们还能发挥出意想不到的作用呢。
也许可以用来装水,也许可以用来制作简易的武器,谁知道呢?
在这充满不确定性的战争年代,每一样东西都可能成为生存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