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时分,日头刺眼。
姜府福寿堂,服侍的丫鬟放下了纱帘,为歇晌的姜老太太揉捏肩膀。
姜大夫人李氏放轻脚步,对丫鬟做了个手势。
随后,代替丫鬟的位置,对准穴位按了几下。
姜老太太极为舒服地哼了一声,仍闭眼道:“怎么,谢家那边有消息了?”
从昨日临时把五丫头推出去,姜老太太看似镇定,实则心乱如麻。
她派人打听消息,得知五丫头进府之时便露馅了,气得摔了一套惯用的茶具。
姜老太太等着谢家上门要说法,连说辞都想好了,谁料谢家那边并无动作。
因心虚,姜老太太几乎失眠一整夜。
李氏摇了摇头:“娘,说来说去都是玉蓉的错,昨晚她回府,儿媳已经罚她抄写百遍佛经,禁足一月了。”
如谢家这等打着灯笼难找的好亲事,姜玉蓉说逃婚便逃婚,白白便宜了病秧子。
李氏心里发堵,但想到女儿所说的良缘,又露出得意之色。
姜老太太半倚在小榻上,面色稍显缓和:“既然谢家认下,将错就错也罢,此事无需再提,不过长幼有序,如此一来,三丫头的婚事可不能再拖了。”
姜老太太对姜玉蓉寄予厚望,心事重重。
半晌,又道:“三丫头的亲事,怎么也要压五丫头一头。”
奈何在京城找比谢府门第更高的人家,难。
女儿亲事未成,李氏也不好透露口风,她看向姜老太太,欲言又止:“娘,儿媳还有一件事,请您定夺。”
见姜老太太睁开眼,李氏赶忙道:“与陪嫁有关。”
李氏事先不晓得女儿要逃婚,准备厚重的陪嫁。
昨日临时换人,除了田庄铺子在姜玉蓉名下,其余贵重之物,难免要白白便宜了五丫头。
“儿媳想着吃亏便吃亏,谁料玉蓉那丫头提前做足准备,中途寻人替换了嫁妆。”
原本的古玩字画等物,大部分用赝品取代。
贵重首饰,换成了残次布料,装得满满的,内里并无值钱之物。
姜大夫人李氏心花怒放,还得做做样子,来姜老太太这边赔罪。
姜老太太闻言,睁开眼,赞许道:“玉蓉何错之有?那本就该是她的亲事。嫁妆替换了正好,反正五丫头不说,谢家的人也不会察觉。”
谢府富贵,断然不会用新媳妇的陪嫁花用。
李氏有些拿不准:“那五丫头是倔脾气,若她闹开……”
“家丑不可外扬,这哑巴亏,她不吃也得吃。”
提起这个五丫头,姜老太太心烦意乱,骂道,“和他爹一样不讨喜,生下来就是克我的!等明日回门,多多敲打,让她明白想要在谢府安身立命,还需靠姜家撑腰。”
对于二人的一番话,姜霜霜自是不知道,就算知道她也不会在意。
此刻,她已经买好礼品,坐在京城朱雀大街吉祥茶楼雅间品茶。
巧凝续上一杯茶水,面上露出享受之色:“以前在北地,总听老爷提及京城富贵,这一壶茶二十两银子,奴婢不吃不喝,做工半年才喝得起。”
巧凝忍了又忍,嗫嚅着道:“这茶水冲泡多次味道寡淡,奴婢尝尝已经满足了。”
嫁妆指望不上,以后在谢府,用银子的地方还很多。
刚刚采买用了百十来两银子,照这个花费速度,存银很快见底。
姜霜霜翘着二郎腿,坐没坐相。
她看着巧凝心痛的表情,逗弄道:“茶水不过是小钱,蟹黄包子才是吉祥茶楼的特色,二两银子一个。”
巧凝眼睛瞪得堪比铜铃,她赶忙别过头:“奴婢不喜欢吃包子。”
二两一个,没比鸡蛋大,这是吃蟹黄包还是吃银子?
巧凝双手紧攥,若非顾及自家小姐颜面,她此刻真想从二楼纵身跃下逃离此地。
姜霜霜抬了抬眼皮:“巧凝,我带你来京城见世面,畏畏缩缩像什么话?”
“可是……”
巧凝拿出荷包,这次出门她带了一百五十两。
算上刚刚礼品的花费,所剩下不足三十两。
姜霜霜换了个姿势,靠在椅背上笑道:“吃吧,我心中有数。”
不但要吃,吃不了兜着走。
打着为谢昀送晚膳的旗号出门,今晚谢昀也会跟着她们主仆一起沾光。
“那,奴婢就尝一个?”
巧凝禁不住诱惑,只感觉蟹黄包烫手。
等咬开薄皮,内里汁水丰盈,好吃得恨不得咬了舌头。
于是,巧凝甘愿被蛊惑,一口气连吃七八个,这才反应过来。
对比巧凝,冯婆子虽有疑虑,却也没少吃。
主仆三人吃得兴起,伙计进来恭敬地说道:“贵客,您今日消费共计八十八两银子,请问您如何付账?”
要么现银支付,要么去府上找管事要账,二者皆可。
巧凝一听,手抖得差点把茶水倒在桌子上。
姜霜霜站起身用淡茶净口,大手一挥道:“银子不是问题,除了蟹黄包子,再打包几份特色的小菜,记账!”
冯婆子:“……”
她家少夫人,看着不像没成算的,难道不懂京城的规矩?
冯婆子后悔没早点提醒,如今不好收场。
伙计更是面露难色:“贵客,这不合规矩,您若是赖账,小的可担待不起。”
姜霜霜懒得废话,从怀中掏出一块玉佩,塞给伙计:“这个押在这里,够不够付账?”
玉佩上刻着的是姜玉蓉的生辰八字,明显是姜谢两家定亲,姜家给谢家送去的信物。
“够,够!”
伙计盯着玉佩,快步退下,生怕姜霜霜反悔。
人一走,冯婆子忧心地道:“您怎么把三小姐的玉佩给出去了,若是伙计找到姜家,姜大夫人必定不会善罢甘休。”
姜霜霜翻了个白眼:“怕什么,她想和解,我还不愿意呢!”
明明说好的陪嫁,姜大夫人和姜玉蓉非要自作聪明的做手脚,难道笃定她姜霜霜认栽?
丢出姜玉蓉的玉佩,不过是一道开胃小菜。
“您快过来看!”
巧凝站在窗边,看到楼下的一幕,惊诧道,“奴婢没有眼花吧,光天化日,众目睽睽之下,姑爷为何与女子共乘一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