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当年,苏轼在张易简的道观中学习时,还有一位名叫李伯符的眉山矮道士,此道士非常会作诗,常来观中与张易简切磋诗文。

当他看到小小年纪的苏轼时,曾经惊奇地赞叹说,这位小郎君,真乃贵人啊!从这一点来讲,李道士还是有点眼光的,确实值得表扬。

也就是在这一年,有个从京师来的读书人,带来了在当时市面上极有名的《庆历盛德诗》给先生们观看。

“庆历”这一年号,我们在初中课本《岳阳楼记》的首句“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中,就会有印象。这首《庆历盛德诗》的作者为北宋的学者、思想家、山东人石介所作,石介字守道,一字公操。光看一下其字,就大概知道了石介的秉性了,至少预示着他特能恪守圣人们的道德与情操。

在先生们传阅着《庆历盛德诗》时,小苏轼也就从旁边偷偷扫了几眼,就已能诵读乃至通晓文中的语句。此诗重在称颂北宋庆历年间的朝中名人:章得象、晏殊、贾昌朝、范仲淹、富弼、杜衍、韩琦、蔡襄、欧阳修,以及章献太后、宋仁宗共十一人。当苏轼好奇地向先生们打问这十一个人都是什么样的人时,先生们说,小孩家家的,用不着知道这些!

苏轼顿时不服气地说:如果这些人是天上的神仙,我不敢知道。若都些是凡人,为何我就不能知道?

先生对苏轼的言语很是惊奇,却也挑不出什么毛病。只得如实相告,并且特别提到了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四人,说这四个人都是人中豪杰啊!这四个人,当时的苏轼虽然一个也没听说过,但从此这些人的名字在苏轼的心里深深地扎下了根。

对欧阳修、梅尧臣等人颇有提携之恩的北宋名臣钱惟演有个徒弟叫钱易,字希白,此人才思敏捷,聪慧过人,千百字的文章,援笔立就、胸有成竹,同时还擅长寻尺大书行草,喜观佛书,的确是个人才。

钱惟演和钱易本是堂兄弟,是江南钱氏的后代,世称“二钱”,常被比之于晋代的“二陆”(陆机和陆云),他们同样都是昆仲天才倾动中原文坛。“二钱”之中,钱易为兄,人品诗品也略高。

次年,弟弟苏辙也进入到张道士的学校里开始发蒙学习。

从这时候起,到后来的父子三人出蜀求官,兄弟俩或是切磋学问,或是登山临水,从来就不曾分开过。为什么要着重说这些,因为在兄弟俩聚少离多的一生中,这种难得的相处时光,是他们终其一生的不灭印记。

弟弟苏辙后来回忆,自从幼时开始跟着哥哥苏轼读书,没有一天离开过。少年时,跟随兄长苏轼出游,只要有山要登,有水要渡,他的子瞻哥哥从来都是身先士卒、事必躬亲地先尝先试。一旦有当天不能到达的地方,兄弟俩就会无比遗憾。

有一天,当苏轼独自一人悠闲地在泉石上漫游,采撷着山林间的野花,捡拾着一些树上熟落的山果,以手掬水而饮之。看到他的样子,就连见惯了山林河湖的樵夫渔翁都会以为面前的是一位超凡的仙人。(苏辙的这些回忆,以今天来看肯定有不少主观的成分,至少在苏轼没到黄州前,身上的仙气还不会有多明显。)

其实,天底下的乐事无穷无尽,但真正能使人畅快的物事才叫喜爱。而当苏轼真正地心满意足的时候,万事万物都不能代替了这种快乐;到了苏轼最终兴尽而归时,又没有丝毫的后悔与违和感。苏辙在哥哥离世后的一篇回忆性文章中动情地说,这也许就是兄长在这种地方能感到快乐的原因吧。

苏家兄弟这一场跨越时空手足之情,在后边的文中将会详尽的交代。

在这里,引用苏辙的话,“辙幼学于兄,师友实兼。志气虽同,以不逮惭。”又谓兄弟幼时,“游戏图书,寤寐其中,曰予二人,要如是终”。而苏轼则说,“忆昔与子皆童丱,年年废书走市观。市人争夸斗巧智,野人喑哑遭欺谩。”“丱”音冠,原指古时候儿童头上的羊角辫,后引申为七八岁上下的儿童。在苏轼七八岁时,还曾梦到自己是个僧人,曾经往来于陕右。

古人以西为右,陕右就是指今天的陕西。

孩童时期的苏轼,还常与娘舅家的表弟程之元等人在一起玩耍。

就在苏轼无忧无虑地玩耍的年龄,这一年滕京谅(字子京)被贬到虢州任知州,虢州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灵宝市一带。《岳阳楼记》正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1046)应好友时任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为重修岳阳楼而创作的一篇散文。

北宋赵元昊造反时,滕子京时知泾州(今甘肃泾川北),本来是御敌有功,但被朝野上下的奸人所陷害而身陷囹圄。幸有时任参政知事的范仲淹出手相救,才减罪被贬到了虢州。

此时年仅九岁的苏轼,初闻滕子京建功,对他便产生了深深地仰慕之情。而当他随后又听闻到滕子京虽然建功却被降职的“糗事”后,又因此事而深为滕子京而鸣不平。

也是在这一年,山西介休人文彦博出任益州(今四川,重庆,云南,贵州,汉中大部分地区及缅甸北部,湖北、河南小部分,治所在蜀郡的成都)知州。

益州有位隐君子叫张俞的,张俞少时较为愚钝,文彦博到任后,就安排张俞置居青城山白云溪,苏洵常与这位自号“白云居士”的隐士携游于岷山脚下的白云溪。

苏轼十岁时,继续跟随眉山道士张易简读书,这时候学业上已是渐入佳境。

就在这一年,父亲苏老泉安排苏轼开始写作文,布置的题目名叫《夏侯太初论》。论中有两句:“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峰虿。”意思是:人能够在打破价值千金的碧玉时不动声色,而在打破一口饭锅时失声尖叫;人能够搏取猛虎,可见到蜂蝎时不免惊叫变色(这原是人在没有思想准备或是冷不防的情况下,自然而然的应激反应) 。

父亲苏洵甚爱苏轼的这篇作文,对其中的这两句尤为赞赏。

此时,苏洵开始宦学四方,在我国古时候,读书人有个传统非常好,那就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比如杜甫,在青年时期,就曾与李白等人到全国各地去游历过。当然,与死读书的“书呆子”不同,读书人的游历经历会更好地打开自己的视野,为今后的治学与从政提供不可多得的经验。

苏洵先是与史经臣东游至长安。史经臣,字彦辅,是苏洵的好友,也是苏洵的生命中一个十分重要的人,两个人经历颇为相似,二人一同赶考,也同样屡次落选,但是两个人的相似之处便是始终保持着乐观的心态。

史经臣的经历甚至还要比苏洵惨一些,那就是在一次赶考归家后,突发大病,导致瘫痪,对于苏洵来说,好友的悲惨境遇令他更加缺少信心,但是好友身残志坚不改豪情,在苏洵赶考前还抱病为之送行。苏洵对于好友也是情谊至深,在好友去世后帮助他料理了后事,后人回顾两人乃是惺惺相惜,在较为坎坷的科举路上成为了彼此的精神支柱。

在长安,他们见到了他们的四川老乡石扬休。

石扬休,字昌言,眉州眉山县(今眉山市东坡区)人。 石扬休从小父母双亡,他勤奋好学,于宝元元年(1038)考中戊寅科吕溪榜进士第四名。石扬休最初担任同州(今陕西大荔等县)观察推官,后来又任着作佐郎、中牟县令。

当苏洵与史经臣继续游历至京师开封时,他们又见了颜太初。

颜太初,字醇之,号凫绎处士,彭城(今江苏徐州)人。颜太初还是颜子的第46世孙,进士出身。此人博学有才,仗义敢言。后官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国子监说书。

苏洵与史经臣在京师,又与其他一些相熟的卿大夫同游,“旅游王城,饮食寤寐,相持以安”,吟诗作赋,联络感情。此时的苏洵尚不喜学习,而是深以游历为乐。

苏洵离家后,有着家学渊源的程夫人,开始在家中的南轩亲授二子苏轼及苏辙读书。

程夫人亦好读书,明识过人,志节凛然,每每在家族中告诫两个儿子,一定不要辜负了自己的期望。程夫人身教与言教并重,对二子进行着极为正统的身心教育。苏轼后来的回忆性文章中,分别有《记先夫人不发宿藏》、《记先夫人不残鸟雀》两篇文章。正是这两篇文章的存在,后世之人才得以感受了程夫人身上的一些传统美德。

据传,当程夫人读到《范滂传》时,很有感慨,对于东汉时范滂的人格佩服得五体投地。苏轼好奇地问母亲道:我如果也做范滂,母亲会答应吗?

程夫人说:你能做范滂,我难道就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吗?

那么,下面我们着重介绍一下范滂这个人,来感受一下苏轼母子的上述谈话内容。

范滂(137-169),字孟博,汝南征羌(今河南漯河市召陵区青年镇砖桥村)人。东汉时期的党人名士,与郭林宗、宗慈、巴肃、夏馥、尹勋、蔡衍、羊陟并称为“八顾”。又与刘表、陈翔、孔昱、范康、檀敷、张俭、岑晊并称为“江夏八俊”。

建宁二年(169)汉灵帝刘宏又大批诛杀党人,范滂闻讯后即主动去向官府投案,后被杀害,时年三十三岁。下面划重点了,范滂就义前,母亲前来与子诀别。范滂对母亲说:“弟弟仲博很孝敬您老人家,足以供养您老人家的生活,我就要追随父亲龙舒君于黄泉之下了,生者和死者各得其所。万望母亲大人割断骨肉之情,勿要悲伤。”

谁知,范母听后竟道:“吾子今日得以和李膺、杜密齐名,就是死了又有什么遗憾呢!人既然获取了美名,又希望能长寿,两者怎么可以兼得呢?”

范滂跪着接受母亲了的教诲,再拜而诀。

爱读书屋推荐阅读:这个开局有点惨啊!三国之截胡赢天下重生大宋:白面包青天穿越隋唐:我李元霸要称帝历史追光者错妻:入赘半年你说我认错媳妇了都市夜战魔法少男(库洛牌的魔法使)历史盘点:从王朝末年开始龙腾美洲重生秦时之风云传奇大汉兵王鹰酱独立,我在北美重建大明!明末之大国崛起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古代旱灾:官府献祭美女,我全收飘飞的残叶极品大地主前世今生未了情李钊的古代生活烽火从壮士出川开始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崇祯末年带妹征伐魂穿水浒:不做皇帝难道做山贼!降落在清初我奸臣造反,被女帝这样翻盘?治国平天下从软饭开始抗旨他都敢,还有什么不敢做?三国:让你降吴,你绑架孙权穿越大唐之强兵变乱匪三国之再兴汉室三国:开局先取西川明末木匠天启落水后无敌大宋:一统华夏从救岳飞开始靖难再现,这次我是朱允熥三国:开局投董卓完成先帝遗愿大秦:开局一千白马义从红楼:进京暴打宝二爷三国:从农村小屁孩到千古一帝正德风华大秦:政哥我不想学英语了魂穿古代,特种兵太子逆袭重生武大郎:最强帝王系统红楼生存录冰冷王爷每晚要我哄睡长生不死:我是历史一根刺三国:开局送灵帝一顶帽子!穿越秦二世胡亥,开局忽悠始皇帝反派女配要洗白穿越重生从藩王开始争霸穿越汉末:我刘璋收拾旧山河
爱读书屋搜藏榜:丹麦崛起1890日出海东大唐锦鲤小郎君谋士骗术大齐好男人田园空间:倾城嫡女玲珑五胡之血时代寒门出了个状元郎昌明民国响马乱皇兄,这个皇位我真不要大秦:治粟内史的狂想宏图大梁:我家殿下太低调别刺激孤,孤不傻了君临天下大秦:陛下快退位,不然公子反了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宫廷幽处孤芳难自赏从特种兵开始的军旅生涯江山争雄大明天仙谱忆昔大唐贞观世宋朝玩主三国争霸,最强六边形战士三国:武将拉满谁能拦我一统全球穿回元末闹革命一起当兵的日子三国:我曹操,小乔请自重重生于红楼末年天骄狂尊大唐:开局迎娶李秀宁天幕视频,给古人亿点点现代震撼北宋:武大郎变成高富帅!重生之废材皇子缔造理想国度瑟瑟惊蝉永远的兵魂大秦神捕重生之这个崇祯有点萌秀才无双大唐太子爷我,怎么可能有很多娘子!幻之盛唐开局造反:女帝请自重枭风寒门枭士龙影战神成了八爷大唐:开局跟武媚娘流落荒岛束秦抗战最牛路霸
爱读书屋最新小说:三国:结拜关张,开局灭黄巾一觉醒来我在龙椅上了开局:从揍朱元璋开始大宋网红苏眉山天幕出现:皇帝怒喊欺天啦!秦末之霸王再世回到古代过日子唐刀陌刀草原铁骑,生化大军大秦:签到天下,霸临大秦大唐:公主逆天路大秦:开局直接坑害刘邦!清末崛起之第二次上帝之鞭极品皇太子之贞观永治黑魔法三国传水源王烽火燃情山河虹重生逆袭:智谋登峰大明朱由检,消费系统救国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长安浩劫之十日危情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重生50年代带着妹妹吃饱穿暖穿越古代卷入皇室梦回春秋当大王曹操天崩开局,遇到我,他无敌了秦始皇荡平六国开局地主梦,朝堂强拽成幕后主宰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红楼里拿个童年动漫系统是什么鬼这是一条神奇的天幕祖龙蚌埠住,大秦皇子融合不良帅我不叫谢石头穿越大明朱雄英班超传奇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穿越大唐伴生游戏能具现穿越大明成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嫌我功高震主,我黄袍加身你哭啥?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仙秦:从沙丘宫变开始成州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我教原始人搞建设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我用AI穿越历史之从洪荒到现代我也穿越了君临天下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