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给还不成吗?”云罗似乎真的很在意这件事,毕竟事关她们朱家威严,当即起身说道:“不过人鱼小明珠是淑妃送我的礼物,不能给你。你在这里等着,我回去拿钱给你。”
说完这话,她转身就往身后的王城走去。
唉~
“这丫头还真是机灵,这都忽悠不到她。”李坏叹了口气,心中一丝失落转瞬即逝,“豆豆,磨墨。”
“好的,少爷。”
李豆豆立即将自己背来的文房四宝摆了出来,李坏也从自己身上掏出了一个锦囊。
等豆豆将墨研磨开来,李坏拿起毛笔,在一张纸上写下了“南王谋反”四个大字,对着墨迹吹了两口气,便飞快将其装进锦囊里,以免其他人窥见。
因为有些茶客已经伸长了脖子往他这里瞧呢!好奇心嘛,人皆有之!
不过两刻钟,云罗便从王宫里出来了,斜肩同行有一个公子哥,李坏不用猜都知道,这肯定是当今王上朱厚照嘛!
谁家王宫让其他公子哥随便进出?
两人身后跟着几名太监、侍女,还有四名侍卫带着一口很小的盒子,应该是给他准备的卦金。
十几人走到李坏的摊前,纷纷拿目光上下打量李坏跟一旁抱着烧鹅吃得津津有味的李豆豆。
大家都还没开口说话,一个阴柔的中年太监便张开了嘴巴,对着李坏就是一顿指责:“就是你小子在王城门口骗人?还敢骗到云罗郡主头上来?你知不知道郡主是大王最疼爱的妹妹?难道你不怕掉脑袋嘛?”
“我去,你有口臭啊!”李坏赶紧捂住口鼻扇了扇风。
“大胆!”身旁几个小太监立马站出来帮他们干爹说话,“你可知......”
“我知你奶奶个腿!郡主还没讲话,你们几个死太监就自作主张,大声叫骂,眼里还有没有尊卑了?”李坏直接开口,打断几人施法。
“你敢说干爹是...是......”一个小太监‘是’了半天,也不敢把那三个字说出来。
“阴阳人烂屁股。”李坏帮他补充道。
“滚一边去!”云罗毫无淑女形象,直接一脚将小太监踢到一边。
接着,她便带着身边的公子哥坐到了李坏身前。
“你要的卦金,我带来了。”云罗挥手示意,四名侍卫立即将小木盒放到了桌上,将其打开给李坏查看。
“现在该告诉我原因了吧?”
李坏旁若无人的捡起木盒里的几锭金砖掂了掂,称量了一下。
抬头扫视了周边一圈围观群众,这才对云罗说道:“这里面的原因牵扯很大的,我们找个僻静之处详谈。”
说着他便起身,拉着李豆豆走进了茶馆的包间。
“你们在这里等着,不准偷听,不准偷看。”云罗拉着自己王兄朱厚照跟了上去。
三人在包间入座,李坏扭头吩咐小书童李豆豆,“豆豆,你去把门看好,不要让任何人靠近这里。”
“好,好的,少爷。”李豆豆囫囵吞下一口鹅肉,连忙跑到门外,将房门紧闭,自己挡在了门口。
“现在可以说了吧?”云罗迫不及待地问道。
李坏却仍旧没有开口,只是拿目光看向她身边的公子哥。
“你好像知道我的身份?”朱厚照终于忍不住了,毕竟他也刚上位没多久,岁数跟李坏差不多。
“大明王上朱厚照嘛!都说了我是神仙航了。”李坏笑了笑,“要是连你的身份都看不出来,那我还能在这算命的行当里混饭吃吗?”
“果然。”朱厚照眼前一亮,看来李坏是个有真本事的。
“刚才云罗找你算什么?要一千两黄金的卦金?”朱厚照满脸好奇,“要知道,一千两黄金就算是贵为郡主,云罗也要亲自开口向我这个兄长索要,她的私房钱根本就没有这么多。”
“当事人不就在这吗?你问问她不就行了。”李坏微微一笑,将豆豆丢下的算命幡提在自己手里翻了个面,“要是问我的话,诚惠一千两黄金。”
云罗立即会意,这钱必不能让李坏轻易赚走,连忙开口跟朱厚照说起了下个月的月圆之战。
“哦?两大先天高手的决战不是想比试武功高低吗?难道还有其他原因?”朱厚照当即来了兴趣,因为他本人确实喜欢舞枪弄棒。
“就算是比试高低,那他们为何要把战场选在紫禁之巅?”李坏立即反问道:“难道他们就不怕大王震怒吗?”
“嗐,这有什么,本王也想亲眼看看当今大明两大绝世剑客的精彩决斗。”朱厚照表示,自己无所谓什么脸面,王宫里太过冷清,好不容易能有机会看看热闹,他当然不会出面阻止。
“大王还真是豁达。”李坏自然看出朱厚照心里是想趁此机会拉拢西门吹雪跟叶孤城两大高手,不过却没有表露出来,反而称赞了他一句。
处之泰然地取出刚刚的锦囊,“紫禁之巅决战的真相,我已经提前写在了这个锦囊里。”
云罗见状,立即就要伸手去取,却被李坏快速躲过。
“干嘛?”
“我知道你很急,但你先别急。”李坏笑了笑,“想要这个锦囊,大王还得提前答应我一件事。”
“装神弄鬼!”云罗撇了撇嘴。
“是什么事?”朱厚照倒是见猎心喜,还想把李坏一同收入麾下。
“请大王立即下令召集诸葛神侯府、六扇门六位神捕,以及那位四条眉毛的陆小凤等人前来。”
“啊?”听到李坏这话,朱厚照跟云罗两人都有些懵了,看来这锦囊里必然写着让人匪夷所思的真相,不然李坏也不会开口请他召集这么多能人异士前来。
“这......”
“大王想要知道真相,就按我说的做!”李坏立即换上了一脸严肃认真的表情。
朱厚照看了看李坏,又瞧了瞧云罗,“好!我今天就看你搞什么鬼!”
“刘喜!传我王令,请诸葛神侯府与六扇门六位神捕、陆小凤等人前来议事。”朱厚照头也不回,便直接下令。
“谨遵王旨!”外面的中年太监听到房间里传来熟悉的声音,立即躬身得令。
随后立即招手叫来自己几个干儿子,让他们分头行动。
包间里,李坏展颜一笑,“大王果真天性聪明,英毅果断。”
这可是老家历史书上对朱厚照的评价,李坏今天总算亲眼见识了。
难怪老人家读明史,在明朝诸多皇帝里,只看得上太祖、成祖,以及武宗、英宗这四位明朝皇帝。
明武宗朱厚照,果有不凡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