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子见刘一心审案有分寸,做事也有头脑,不贪赃枉法,准备帮他一把。于是给乾隆夹了一半咸鸭蛋。
“爹,吃个咸鸭蛋吧。”
乾隆夹着带壳的咸鸭蛋,有些为难,他并不想弄脏手去剥蛋壳。紫薇见状拿起公筷为他将鸭蛋从壳里挑了出来。
“爹,老百姓吃咸鸭蛋啊,得这么剥,能在饭桌上见到咸鸭蛋啊,证明刘知县不仅是两袖清风,怕是自己的俸禄都没有用在自己身上吧?”
乾隆听得紫薇这么说也被勾起了兴趣。
“哦,这又是什么缘故呢?”
紫薇看了一眼小燕子,然后微微一笑道:“我进宫前与小燕子在大杂院住了半年,也知道一些百姓家的情况。一般来说,百姓是舍不得吃鸭蛋的,都是拿出去卖了换粗粮。
如果老百姓将咸鸭蛋拿出来吃,那一定是家里来了贵客。刚才我听到刘知县是让这位小兄弟去隔壁百姓家借的咸鸭蛋。
由此可以知道,刘知县平时是连咸鸭蛋也舍不得吃。只是拿它来招待贵客。
所以我说刘知县是真的走到了百姓中去,虽有官身,在用度上却是比不过一些富裕一些的百姓。
而以刘知县的俸禄来说,日子虽然会俭朴些,却不至于如此清贫。所以我推测,刘知县的俸禄一定是做了他用。”
刘一心听到紫薇的推断,心里也是十分佩服。
“微臣也想不到,格格居然过过那样苦的日子,确实如格格所言,微臣的俸禄除了家里必要的开支外都换成了米面,分发给县里实在是吃不起饭的百姓。故而生活的节俭些。”
“我只是过了一段时间那样的日子,而刘知县却是一直过着,且不以为苦,紫薇十分惭愧。”
紫薇见刘知县这话匣打开了,得意的看了小燕子一眼,看吧看吧,我最了解你了。小燕子也偷偷给紫薇竖起了大拇指。
紫薇优雅退场,轮到小燕子接上了。
“刘知县,你这样的为官方式会得到百姓的拥戴,但怕是升官不易吧?”
“格格此话就不恰当了,微臣当官也不为了升官。”
“读书人读书考取功名,而后都是努力升官,以期大权在握,光耀门楣。你说你不为升官,那你为什么?”
“微臣此话说来可能有些冠冕堂皇,可微臣自小读书就考取功名就只有一个目的。拯万民于水火,救百姓于倒悬。”
此话刘一心说的铿锵有力,字字入心。
小燕子和紫薇晴儿都满意的笑了起来。
晴儿见紫薇和小燕子说了这么多,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于是笑着说到:“要是站在城门外就听刘知县说,那可能缺乏说服力。
只是我们一路走来,刘知县都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你将这十二个字刻在了心里,并一直践行。刘知县不愧是百姓的父母官。”
话说到这里,桌上所有人都知道是什么意思了。就差一个人将窗户纸捅破。
箫剑于是接话到:“皇上,像刘知县这样将百姓放在第一位的官才是真正的好官。如今我们看在眼里,只让他做得一个县令是否有些屈才了。”
听到有人将话挑开,还不待乾隆开口,刘一心已经起来诚惶诚恐的跪在了地上。
“皇上,诸位格格,大人,微臣的所作所为只是尽了一个父母官的本分。
微臣不以为自己做了多不得了的事,不敢以这些居功,只愿能多为民办事就已是万幸。”
小燕子一挑眉,嚯,好一招以退为进,妥了。
果然,乾隆本来还有些犹豫,看着跪在地上一心为民不为升官的刘一心,心下就十分满意。
“你升官了就能管到更多的百姓,才能造福更多的百姓,你的能力和人品我已经看到了,刚好天水城的知府还没找到人。福伦,去通传吧。”
福伦一边应是,一边在心里感叹刘一心的好命。皇上直接提拔的官,也刚好让他遇到这个口子。
刘一心听得升自己为知府,心情非常激动。
“微臣谢皇上恩典。微臣一定事事以百姓为先,时时刻刻以苍生为念,微臣一定不辜负皇上和各位格格,大人的期望。”
看得这么激动的刘一心,乾隆很满意,终于找到一位放心的官,放在任上不怕当地百姓吃苦了。
“起来吧,好好吃完这顿饭,这是你的心意。”
听乾隆这么说,刘一心起来回了位置,这顿饭吃得宾主尽欢。
乾隆又坐上马车出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