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弟麻吕骑在一匹浑身漆黑如墨的骏马上,身后,数万大军列阵整齐,脚步声震得大地微微颤抖,扬起的尘土如乌云般笼罩着行军路线,向着幕府将军府所在的京都浩浩荡荡地进发。
“大人,前方百里就是京都了!”副将黑田次郎驱马靠近,声音中带着几分兴奋与紧张。
伴弟麻吕微微颔首,眼神锐利如鹰,望向远方:“传令下去,加快行军速度,务必在日落之前兵临城下,让京都的百姓都知道,我们来了!”
“是!”黑田次郎领命而去,清脆的马鞭声伴随着一道道军令迅速在大军中传开。
此时的京都,幕府将军府内一片慌乱。德川家康,这位曾经掌控天下的幕府将军,此刻正眉头紧锁,在书房中来回踱步。
“将军,大事不好!伴弟麻吕的军队势如破竹,我们的防线接连溃败,他们已经朝着京都杀来了!”信使慌慌张张地冲进来,“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声音颤抖。
德川家康脸色骤变,手中的折扇“啪”地掉落在地:“怎么会如此迅速?”
“将军,伴弟麻吕有火炮作为攻城器械,我军难以抵挡,节节败退。”信使声音带着哭腔。
德川家康的目光扫过书房中悬挂的一幅幅军事地图,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快,立刻召集所有幕僚!”他咬着牙,竭力让自己镇定下来。
不多时,幕府的智囊们齐聚书房,众人皆是一脸凝重。
“将军,如今伴弟麻吕大军压境,京都危在旦夕,我们必须尽快做出决断。”首席谋士山本太郎率先开口。
“依你之见,该如何是好?”德川家康急切地问道。
山本太郎沉思片刻,缓缓说道:“京都虽城高墙厚,但伴弟麻吕来势汹汹,我们守城兵力不足,难以持久。为今之计,唯有暂避锋芒。”
“暂避锋芒?你的意思是……”德川家康目光一凛。
“正是,将军可先撤往九州岛。那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且有革命军,待我们整顿兵马,再图反击。”山本太郎分析道。
众人议论纷纷,有的点头赞同,有的面露犹豫之色。
“将军,不可啊!京都乃幕府根基,若轻易放弃,恐怕人心惶惶,士气大挫。”老将佐藤忠雄站出来反对。
“可若不撤,我们面临的将是全军覆没的危险!”山本太郎据理力争。
德川家康心烦意乱,猛地一拍桌子:“够了!事已至此,撤往九州岛是眼下唯一的出路。传令下去,立刻准备撤离!”
于是,在慌乱与匆忙之中,幕府将军德川家康带着亲信幕僚和少量精锐部队,趁着夜色,悄悄从京都的西门出城,向着九州岛的方向奔逃。马蹄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仿佛是命运敲响的丧钟。
而此时,伴弟麻吕的大军已经抵达京都城下。望着那紧闭的城门和城墙上严阵以待的守军,伴弟麻吕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德川家康,你以为躲在这城中就安全了吗?我定要将你揪出来,让你为今日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他大手一挥,“攻城!”
随着伴弟麻吕一声令下,攻城之战正式打响。士兵们齐声呐喊,扛着沉重的攻城锤,朝着京都城门发起一次次猛烈撞击。每一下撞击,都让城门发出沉闷的巨响,仿佛是这座古老都城在痛苦地呻吟。厚重的城门在这持续的冲击下,木屑飞溅,城门上的铆钉也被震得摇摇欲坠。
很快,数十架云梯被推到了城墙之下。士兵们顺着云梯,如潮水般向上攀爬。他们的脸上写满了坚毅,一手紧紧握住云梯,一手持着兵器,口中呼喊着口号,向着城墙上冲去。然而,当率先爬上城墙的士兵们满心戒备,准备迎接一场恶战时,却发现眼前空无一人。京都此时,竟是一座空城!
“大人,不好了!京都是座空城!”一名士兵慌慌张张地跑到伴弟麻吕身边,声音中带着几分震惊与无措。
伴弟麻吕听闻,脸色瞬间变得铁青,愤怒地一拳砸在马鞍上:
“这个老狐狸,竟然让他跑了!”他的胸膛剧烈起伏,心中的怒火几乎要将他吞噬。他略作思索,转头对黑田次郎说道:“留下一部分兵力驻守京都,安抚百姓,稳定局势。其余人随我追击德川家康,务必将其截住!”
“是!”黑田次郎领命而去,迅速安排部署。他有条不紊地指挥着士兵,将留守京都的队伍划分职责,一部分负责维持城内秩序,一部分负责巡查街道,确保城中无乱。
伴弟麻吕率领着精锐骑兵,沿着各个要道路线疾驰而去。马蹄声如雷,扬起滚滚烟尘。一路上,他们不断询问路人,追寻着德川家康的踪迹。烈日高悬,炽热的阳光洒在大地上,烤得人浑身发烫,汗水顺着脸颊不断流淌,打湿了衣衫,但他们没有丝毫停歇,一心只想追上德川家康。
而此时的德川家康,正马不停蹄地向着九州岛奔逃。他深知,一旦被伴弟麻吕追上,自己必将性命不保。
“快,再快些!”他不断催促着身边的侍卫。他的眼神中满是焦虑与惶恐,时不时回头张望,仿佛能看到伴弟麻吕的追兵已经近在咫尺。
“将军,我们已经连续赶路几个时辰了,马匹都有些吃不消了,是不是该稍作休息?”一名侍卫小心翼翼地问道。他的声音中带着疲惫,嘴唇也因缺水而干裂。
德川家康瞪了他一眼:“休息?你想让我们都死在伴弟麻吕手里吗?继续赶路,到了前面的小镇,再做停留。”他的语气中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眼神中透露出决绝。
众人无奈,只得继续前行。当他们终于抵达小镇时,人困马乏,疲惫不堪。士兵们几乎是从马上滚落下来,马匹也大口喘着粗气,瘫倒在地上。德川家康刚想下令休息,突然听到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