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正的舅舅李与同在那天从鸡公山返回之后,心中始终被一种莫名的不安所笼罩。那种感觉犹如一块沉甸甸的石头压在心口,让他整日心神不宁。尽管日子一天天流逝,周边看似风平浪静、一切如常,可那股不安却如影随形地缠绕着他,令其难以释怀。
然而时间终究有着消磨一切的力量。渐渐地,李与同开始尝试说服自己放下这份忧虑,看开些。毕竟生活还得继续,以往该做什么如今还是照样去做。就在这一天,他率领着麾下的军队来到野外进行训练。
一整天的高强度训练下来,每个人都感到双脚发酸、双腿发软,仿佛身体已经到达极限。眼看着夕阳西下,天色逐渐黯淡,李与同当机立断,决定依靠不远处那条蜿蜒流淌的小河安营扎寨。士兵们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迅速行动起来。他们有的忙着搭建帐篷,有的则四处寻找木柴,准备燃起温暖的火堆。
很快,一堆堆熊熊燃烧的篝火照亮了营地四周。火光照耀下,人们的脸庞显得红彤彤的。有人熟练地支起铁锅,开始准备晚餐。一时间,炊烟袅袅升起,伴随着阵阵饭菜香气飘散在空中。虽然辛苦劳累了一整天,但此刻大家围坐在篝火旁,一边等待着美味出锅,一边有说有笑地分享着训练中的点滴趣事,暂时忘却了身体的酸痛和心头的疲惫。
人群之中,传来阵阵欢声笑语,仿佛春日里绽放的花朵般灿烂而充满生机。然而,这热闹欢快的氛围却并未感染到李与同,反而让他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烦闷情绪。
他悄然离开了那顶拥挤的帐篷,独自一人沿着蜿蜒流淌的小河漫步前行。沿途的美景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但此刻李与同心不在焉,只是机械地迈动着脚步,任由思绪飘荡。
不知不觉间,李与同越走越远,前方的河边忽然出现了一排高大的槐树。它们静静地矗立在那里,宛如忠诚的卫士守护着这片宁静的水域。李与同起初并没有过多留意这些槐树,依旧缓缓地走着自己的路。
当他逐渐靠近那些槐树时,才发现在其中一棵树下竟坐着一个人。那个人看上去约莫三十多岁的年纪,面容憔悴、面黄肌瘦,原本应该乌黑亮丽的头发如今变得蓬松杂乱,好似无人打理的杂草一般。
那人看到李与同脸上立刻浮现出了一抹亲切的笑容,并热情地向他招了招手,示意他过去一同坐下。李与同本来就是个性情随和之人,面对这样的邀请自然不会拒绝。只见他微微一笑,然后在距离那个人不远处的地方席地而坐。
待李与同坐稳之后,那个人更是笑得合不拢嘴,满口泛黄的牙齿毫无保留地暴露在外。他那双明亮的眼睛凝视着眼前潺潺流动的河水,轻声说道:“我早就料到你会走到这里来,已经等候你多时了!”
李与同微微一笑说道:“我不过是随心随性地四处溜达碰巧来到此地。不知这位朋友为何如此笃定我定会现身于此呢?”
那人道:“在下给你讲述一则小故事,待听完之后,想必你自会明白其中缘由。”
李与同饶有兴致地点点头,回应道:“愿闻其详,请兄台道来吧!”
我所居住的那个小村庄里,家家户户的日子过得那叫一个艰辛。能填饱肚子,对大伙来说就是一种莫大的满足。每一户人家都有几亩薄田,靠着勤劳的双手整日在田间地头劳作着。然而这地里到底能不能长出足够的粮食,还得看老天爷赏不赏脸!要是赶上雨水充沛的时候,地里的庄稼得到了充足的灌溉,收成自然也就不错,到了年底,人们也就能过上一个稍微宽松点的好年景。要是赶上大旱大涝,一年白忙。
村子附近一块田地中央,有一个特别显眼、高高凸起的大土丘。关于这个土丘村里的老人们常常会给后生们讲述一段古老的传说。据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当时的皇上带着他心爱的公主出宫游玩。不曾想半道上公主突然身患重病,而随侍在旁的太医们竟然一个个都束手无策完全没了主意。皇帝心疼自己的爱女,心急如焚之下,赶忙下令火速赶回皇宫。可命运弄人当他们一行人来到咱们这儿的时候,公主终究还是没能撑过去,就这样香消玉殒了。皇帝实在不忍心让公主的遗体再经受路途的颠簸之苦,于是便当即传旨让人就地将公主掩埋在此处,并专门为她修建了一座规模宏大的坟墓。随着时光的流逝,岁月的变迁,这座当初宏伟壮观的坟墓渐渐被风雨侵蚀,最终只剩下一个大大的土丘矗立在那儿。由于庄稼汉们向来质朴直接,久而久之,大家便习惯把这位早逝的公主称作“皇姑”,而那个大土丘呢,为了称呼起来更顺口些,自然而然地就被唤作“皇姑坟”了。
话说这皇姑坟,如果仅仅只是埋葬了一位公主,或许并不会引起太多人的关注与惊讶。然而,当村里人家中有红白喜事,若是缺少锅碗瓢盆、桌椅板凳等物件的时候,只要前往那座土丘虔诚地烧上一炷香,并将自家所需物品详细报出。待到次日清晨时分,人们便能在土丘之上发现前夜所求的所有东西,其数量、种类竟然与所报之物毫无偏差!
当这些借来的物品使用完毕后,只需将它们再次放置回土丘之上,到了第二天,那些东西便会如同从未出现过一般,消失得无影无踪。村里人都知道是那坟墓中的公主显灵,好心帮助众人解决燃眉之急。久而久之,这座土丘成为了村民们心中感恩戴德之地,每逢过年过节,家家户户都会自发前来上香祭拜一番。
本大家以为能够一直与这位神秘而善良的公主保持这般和谐共处的关系。可未曾料到某天发生的事彻底打破了这份原有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