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下吧,朕知道了。”
就在承乾带着小丽质和李泰赶往立政殿路上的同时,苑君璋请降求救的书信也送到了李世民的面前。
“二郎,这苑君璋请降之事,还要慎重啊。”
长孙皇后深知苑君璋的反复,大业年间,武德年间皆有造次。
“朕知道,不过若是苑君璋能诚心归顺,对我唐国日后进攻突厥乃是如虎添翼啊!”
李世民每每想起渭水桥上的那一幕,手就不自觉的捏紧。
长孙皇后看见李世民的样子,心疼的不行,走上前来,轻抚李世民的后背。
“二郎,突厥之事急不得,到苑君璋之事,定不能轻视。”
夫妻俩对视一眼,点了点头。
没过多久,承乾,李丽质,李泰,三人就来到了立政殿里。
“朕听说太子很忙啊。”
李世民自然是毫不客气,明里暗里就是表示对李承乾最近的不满。
“孩儿知错。”
承乾也懒得辩解,直接一跪一磕头,准备认错了事。
李世民也没想到承乾竟然如此这般,心中本想教育一番的,竟然一时无从说起。
好在小胖子李泰是个敞亮人。
“父皇,且不能怪罪太子阿兄,是孩儿贪玩馋嘴,这才缠着阿兄做好吃的,要怪就怪孩儿吧。”
李泰朝着李世民跪了下来磕头,这下让长孙皇后都看得有点惊讶。
“是啊,父皇,囡囡亲眼看到是阿兄在给青雀做吃食,可好吃了。”
小丽质也跟着跪了下来,跟李泰一般替承乾求情。
这下可好了,李世民原本想让承乾不要因为其他事情忘记了家人,没想到啊,这承乾和这兄妹二人相处的极为融洽。
长孙皇后看在眼里,心里是乐开了花。
她深知,李世民自身是缺少这样的兄弟情分,更是渴望兄弟情分,因此对李承乾的要求更是家人大过于能力。
现在好了,李承乾不仅能力出众,更是兄友弟恭,如此这般以后,太子之位稳矣。
“罢了!朕也不是怪罪你,只不过是提醒太子,就算课业再繁忙也不要忘记了给你们娘亲告安,快起来吧。”
看着眼前三个孩子如此相亲相爱,李世民自然也不忍心真的处罚太子承乾。
“谢父皇!”
这下三个小家伙才赶紧起身。
长孙皇后也是很关爱的走上前来亲自帮他们拍了拍身上的灰尘。
“你们呀,偶尔来来娘亲就很开心了,平时啊,要以课业为重,特别是乾儿,你身为太子,关爱兄弟姐妹固然应当,更应把学习放在第一位。”
“孩儿明白!”
承乾顺着长孙皇后答的台阶,顺着就落了地。
“来,乾儿,看看这个。”
李世民心血来潮,突然就把刚才看到了关于苑君璋的奏折递给了李承乾。
“是。”
承乾个没心没肺的,自然没注意到有什么不妥,看看就看看呗。
反倒是长孙皇后这里紧张的不行。
这算是的李承乾作为太子看的第一份奏折,她不清楚,李世民是有心还是无意。
且不说这苑君璋之事李世民心中是否已经有了答案,但是在长孙皇后这里,苑君璋的事情可不是一件简单的请降。
不过在李世民看来,李承乾作为太子,日后必然是要接触朝政的,自己今天也刚好可以看看他的课业如何,毕竟现在的承乾只是在习字学文罢了。
承乾接过奏折,简单的看了一遍,通篇清晰易懂,马邑的苑君璋愿意降唐,又被突厥人进攻,希望唐国接纳之余,出兵帮忙抵御突厥人。
“恭喜父皇,贺喜父皇,唐国又得一宝地,日后攻克突厥,必定如虎添翼。”
承乾看完便低着头双手将奏折举过头顶。
“噢?太子何出此言啊!”
李世民这时候叫的不是承乾乳名,而是喊太子,显然现在已经是君臣之间的对话。
“回陛下,马邑奈斯突厥链接大唐的要地,若是收归唐国,日后便于轻骑直插突厥腹地。”
李世民点点头,一想到东宫里江山图被换成了地图,再加上李承乾现在的回答,他十分高兴。
“那太子觉得,朕应当如何赏赐这请降的苑君璋?”
赏赐这样的事情,从来都是皇帝能决定的,如今皇帝来问太子,想来便是对太子器重有加。
“回陛下,苑君璋本人儿臣不熟悉,只是听闻此人早些年间多有反复,而且平日里对唐国边境的子民们多有进犯,若是抛开马邑请降来说,儿臣觉着,杀他都不为过。”
李承乾这话一说,长孙皇后有些着急,很明显,她能知道李世民是十分愿意接受苑君璋的请降的,现在太子说要杀他,生怕会惹了李世民生气。
“可如今苑君璋率马邑军民降唐,太子还要杀他不成?”
李世民说的极其平淡,但是长孙皇后却嗅到了一丝不一样的气氛。
“陛下,苑君璋降唐,乃是一功,若是杀了,与国无益,更是会让一些在暗处蛰伏的动乱分子更加紧张,所以,若是奏折中所说的为真,那这苑君璋,陛下杀不得。”
李世民嘴角微微上扬。
“那你觉着朕该如何啊?”
李世民不再跟李承乾兜圈子,一针见血的问道。
承乾抬头看了看李世民。
“但说无妨!”
“是。”
“儿臣认为,可派骑兵前往,接受整顿马邑一切政务军务,再将苑君璋全家接回长安,后另行封赏,这是恩。”
“等马邑一切安排妥当,再派苑君璋远离马邑的其他地方任职,同时派兵一路护送,这是威,必须恩威并施,方能断绝苑君璋的反复之心。”
在承乾看来,等苑君璋进城之时,再给他来个大大的惊喜,让他见识唐国国力,这样的话,便可以在他心里彻底解决反叛之心。
李世民听罢捋了捋胡子,沉吟片刻。
“恩威并施……恩威并施……”
李世民嘴边反复念叨。
“不错,如此一来,既可以断绝苑君璋反复之心,更是可以安天下所有有投唐之愿的人和势力。”
在承乾看来,上兵伐谋,能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上上策,自己作为一个现代人,完全有能力在这个时代,创造出这样的神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