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日子,随着战事起,城里的物业也水涨船高。就连那淡巴枯的价格也涨了两成。
有人欢喜,有人忧,忧的自然是平民百姓,而喜的是那些事先囤货的商贾。比如大盛商行,当初屯了不少的麻袋、糖等,这些都是战争必需品。短短一两个月,大盛商行几乎赚了一年的钱。还有那九氏,兵器、铠甲日夜不停的赶工制造。
而最欢喜的人是粮商和盐铁商,价格几乎是一天一个样。每个商人都想借着战争狠狠发一笔。大学者马司恰曾说过:如果有一半的利润,商人就会冒险;如果有一倍的利润,商人就敢于冒被杀的危险;如果有三倍的利润,商人就敢于践踏人间一切律法。
魁州。帝都。岐周城。
这日,田部吏乐言从外面征租回来,累得和一条狗一样,为了尽快完成征租任务,他比平时晚一个时辰回家,回到家,看见自家娘子已经准备好了热饭菜,他才有了些欣慰。他不用打仗,妻儿都在身边,月钱也勉强够自己生活,也算不错了。他同事老张头,前段时间儿子在前线战死,得了祭银五两和葬银十两抚恤金。老张头整体以泪洗面,征租也不上心了,他也同情老张头。在外征战的士兵,确实让人敬佩,可是他只是一个小小的田部小吏,可是他又能做些什么呢?
“发什么呆呢?快吃饭吧。今日粮价又涨了,在这样下去,以后只能喝粥了。”妻子说道。
“这也没办法,在打仗嘛。”
乐言说着,扒了一口饭。味道不对,是陈米。市场上现在怎么会出现陈米?
“你去哪里买的米?”
“就是那个泰和米行啊,一直都是在那里买的。”
也许别人不懂米,但乐言和粮食打了半辈子交道,他怎么不知道,这里有问题。米行怎么会有陈米,每年新米上市时,米行收购新米,要么就地高价卖,要么转运到别的地方赚差价,一般不会屯很久,米行是要盈利的,陈米几乎是没有利润的,有陈米的地方,只有朝廷的粮仓,战备粮。就算是战备粮,陈米也是救济灾民居多。
他顿时有些气恼。战士在前线打仗,居然有人在打粮食的主意,士可忍孰不可忍。
乐言并将他的发现告诉了上官,田部侍郎靳耿一听,这还了得,自己辛辛苦苦征来的粮食,便宜了别人。
朝会上,靳耿给蒙恬递上了折子。
蒙恬看了折子,他又是一言不发了,脸色阴沉。本来他就因为和云州的战事不顺而苦恼,还要有人来搞事情。是要杀些人来解闷了。
蜻蜓监。
寇为、苏木都在。
“寇为,立即调查泰和米行陈米一事,不管牵扯出多少人,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去吧。”
寇为领命而去。
“苏木,你到龙泉关前线去一趟,调查一下那里的粮草情况,看有没有人动手脚。”
“是。”
苏木刚要走,又被叫住。
“苏木,你师父最近如何?”
苏木一愣。
“师父回雪漫城了,处理商行的事情了。陛下为何有此一问?”
“没事,去吧。”
蒙恬很想把甲竹千留在帝都,留在宫里,可是甲竹千有事要办,他不敢强留,怕唐突了甲竹千。他觉得亲自去雪漫城拜见一下甲竹千。
这日,苏木带着游击营三十蜻蜓卫来到了龙泉关,见到了蒙峥,说明了来由。蒙峥自然是配合,叫来了辎重营的粮曹参军协助苏木。
见到粮曹参军,一看,正是那甲竹禄。
两人一见,自是亲热,蒙峥一看,也是一愣,熟人吗?巧得很。便随口一问。
“你们认识?”
“是的,将军,这是甲竹禄,我师父的堂弟。”
“什么?甲先生的堂弟?”蒙峥没想到,甲侯一族的人在自己军中,做一个小小的粮曹参军,真是屈才了啊。要是被甲竹千知道了,那自己怎么好交待。
“任甲竹禄为仓曹督军,便于行事,配合苏同知,调查军粮之事。去吧。”
两人出了帅营,一路寒暄。
“小木,是粮草调度出了什么问题吗?”甲竹禄问道。
“嗯,帝都的出现了战备粮倒卖,陛下让我来看看军粮是否受了影响。”
“哦,原来如此,走吧。我配合你查。不过还是感谢你一下,你一来,我就升职了,现在也是六品督军了。”
“客气什么。”
来到粮房,两人并开始调查起来,通过入库录,追寻是何仓调过来的粮食,数量是多少,一一重新登记在册,再拿着册子,去各地粮仓核对。这边的事情很简单。麻烦的是各地粮仓的调查。
“军中粮草数量准确吗?”苏木问。
“嗯,这里不敢有人造假,一经发现可是要被诛九族的。”甲竹禄说。
“那就好,现在就看各地粮仓了。”
“现在军中粮草,是从太镇仓、丰阜仓和灵堡仓三个仓调过来的……不对,有问题。”话说一半,甲竹禄发现了问题。
“哪里不对。”
“这灵堡仓不对。灵堡仓虽然也是战备仓,可是灵堡仓主要是供应帝都的,很少会供应军队,路途较远,如果平时倒是问题不大,消耗一下陈粮,偶尔也会供应下军队。但是,现在供应军队如此多的粮食,就有可能有问题了。”
“问题在哪里?”
“问题有二,一是途中消耗,路远,消耗过大,灵堡仓十万石粮食出仓,到这里入库五万石,偏少了,大约少了一万石左右。二是周围近的溪阜仓、建道仓都还有大量的粮食,为什么不优先运?”
“能左右粮草调度的官员是谁?”
“是兵部和户部的人,你去查就知道了。”
几日后,苏木来到灵堡仓,说明来意,灵堡仓粮曹拿出账本交给苏木,苏木一核对,没问题。苏木要查粮仓,打开也是满满的粮食。
晚上,苏木躺在床上,思索着哪里有问题,账目没问题,粮仓也没问题。问题出在哪里呢?
“苏头,来吃点东西。快帮我拿下汤,满的小心哦。”皮勋端着满满的一碗汤水,还拿着几个大饼。
“满的!我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太满了,粮仓各个都是满的,不现实,有人动了手脚。既然动手脚,那就是有问题。”
“苏大人不愧是苏大人,这么快就发现了问题。”
“明天去灵堡县调一千兵士,一起去仔细查查。”有了眉目,苏木松了一口气。
第二日,苏木领着一千兵士,再次来到了灵堡仓,灵堡仓督军黄皓笑脸相迎。
“大人,这……不知何意。”黄皓看着这一千兵士,故作镇定。已经做得天衣无缝了,怎么还会出篓子。
“昨日那粮草呢?”苏木问。
“那人身体有恙,今日轮休。”
“那么巧?”
“正常轮休而已。”黄皓回答。
“今日来呢,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再次检查下粮仓。”
“大人请自便,不过今日,刚好有粮食要运往前线,请大人不要耽误搬运。耽误了,延误战机,谁也担待不起。”
“是谁调度这里的粮食去前线的?”
“兵部尚书向日庭大人和户部侍郎邓隆大人。”
“你派个人跟着,帮开门。”说着领着千人,去查仓库去了。
灵堡仓七百个粮仓,挨个看,搬进又搬出,终于,在最后几十个粮仓,都只有半仓的粮食。他们把粮食堆在门口,后面全是空的。
“抓人,所有人全部抓起来。”
黄皓无力的耷拉着,他不知道哪里出了破绽,他现在只希望他派出去的几个人,能有人见到那两位大人,想办法救出自己。
一系列盘问之后,苏木简直不敢想象,会牵扯出多少人,这里有问题,已经不止这段时间了,而是已经有十几年了,有人借着这里粮食流动量大的缘故,从中做手脚,早已经肥的流油了。这么多年不被发现,估计已经牵扯进很多人了。
苏木想押解他们回去,想想还是算了,他们只有三十人,风险太大,人多不好腾挪。只是带了那些账本,绑了黄皓,出了灵堡县之后,没有回岐周城,而是直接去了龙泉关。
而埋伏在去岐周城必经之路的一队士兵,得知苏木他们直接去了龙泉关之后,也是无可奈何。
快马加鞭,几日后,苏木一行人到了龙泉关,见到蒙峥,把事情说明,蒙峥也是气的不行。
“要不要派人护送你们回去?”
“不能回去,兹事体大,他们必定会鱼死网破,回去太危险,徒增伤害,把消息传回给陛下知道就行,剩下的事情,就交给陛下了。”
“行,你来安排就行。这段时间你就待在龙泉关吧。”
“我还得去别的粮仓看看呢。”
蒙峥想了想,开口道:
“行了,别查了,已经够了,现在魁州并没有什么不可控的局势,粮草的调度还需要很多人呢。”
苏木一愣,随即点了点头。
又是半月,岐周城便传来了,兵部尚书为首的近千人被抓,砍头的,发配的,革职的……一下子掀起的腥风血雨,让整个朝堂心惊胆战。
待苏木回到岐周城之后,帝都已经恢复了平静,仿佛什么都没发生一样。
蜻蜓监。
苏木正在会见蒙恬。
“干得不错。想要什么赏赐?”
如果有外人在,一定会很吃惊,这是蒙恬第一次问别人要什么赏赐,而不是自己给。
“这只是小人分内之事而已。不敢邀功。”
“做事凌厉,又有分寸,顾全大局,当赏,说吧。”
“现在,并没有什么想要的,待日后有需要了再和您说。”苏木现在也不知道要什么,他最想要钱,大把的钱。可是说出来又显得很俗气。
“行吧,此次你们各赏白银千两。”
“谢陛下。”
“过两天,和我一起去一趟雪漫城,去找你师父,我有事请教他。”
“好的,到时您差人叫我。”
出了蜻蜓监,回到蜻蜓卫,怀里揣着塞林给的大把银票,心想,又要多几十个义子了,感觉还不错。
果然,一进门,一群人便围了过来。
“义父,陛下赏赐了多少?”
“孩儿们,一人一千两,一个一个来领,说着从怀里掏出银票。”
“拜谢义父,跟着义父就是香。潇洒,真是太潇洒了。”
一群傻子,乐呵呵的。
“过两天,我要回一趟雪漫城,你们都呆在这里,潘凤、严凉,你们两带好兄弟们,最重要的是千万不要惹事,我们得罪的人可不少。”
“好的。”
“突然发现,我们这也不是很好啊,尽是得罪人的事。”
“屁话,你去问问,那个衙门有我们这么赚钱,直接帮皇上做事,做成了就赏。”
“也是哈。今晚勾栏听曲去。”
“走起,走起。”
一行人,换了便衣,来到漓水边,各自散去快活潇洒去了。
牡丹楼,二楼,苏木一个人要了一个位置,听着河里画舫上传来咿呀呀的小调。
无情不似多情苦,
一寸还成千万缕。
天涯地角有穷时,
只有相思无尽处。
本来,平时没什么,可是一想到回去,就胡思乱想起来。可是有些事情,已经身不由己了。
绣衣行处乐,
白昼锦为裘。
欲问江南事,
蜻蜓不可招。
这是人们对蜻蜓卫的写照,不能有羁绊,除非你能全身而退,但,那是何其艰难呀。
不能有羁绊,试问自己能做得到吗?苏木在心里问自己。
“做不到,绝对做不到啊。”答案是否定的。
还是得想办法离开蜻蜓卫,蜻蜓卫待的越久越难以抽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