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噬金粒子的意思,想晋升七级的话,他们要在现有基础上,将群里数量提升一千倍左右。
只有这样的群体数量,才能支撑起足够强大的群体意识。
初略估算一下就知道,数量在提升一千倍之后,噬金粒子的体积将会超过中州世界。
如果没有足够的能源支撑,在数量达标之前,噬金粒子团就会因为相互之间的引力影响,而坍塌成一个金属小行星。
到时候就算继续补充能量,也就很难有颗粒能够脱离主体去吞噬金属。
在没有外力帮助下,遇到这种境况的噬金粒子会陷入永恒的沉寂,只能勉力维持着意识活性。
等到其能量彻底耗尽后,噬金粒子将彻底沦为毫无意识的金属天体。
所以这种神奇的生命在群体意识健全后,会在群体无法维持形态并即将坍塌之前,进行群体分割。
他们会将大部分颗粒分离成一个个金属球体,并用最后的能量将球体弹射到太虚中,寻找新的“觅食地”。
之前赵平能遇到这团噬金粒子球体,就是因为它们的原体增殖到了极限,并用这种怪异的方式进行另类的繁衍。
这种分裂增殖方式,和正常情况下的噬金粒子增殖是不一样的。
此时被分裂出来的噬金粒子团会诞生新的群体意识。
对噬金粒子这种生命来说,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族群扩张。
当然能遇到赵平,还算这团粒子运气好。
大部分噬金粒子球的结局,都是在太虚中流浪至意识枯竭。
只有极少数得到新的能源供给的球体才会被激活,开始新的一轮增殖。
但等待他们的最好结局,也不过是开启新的一轮“播种”。
想要突破种族的宿命,进化出更高的智慧。
实在是太难了。
针对噬金粒子的先天不足,科研人员提出了一个设想。
既然噬金粒子会因为彼此的引力而坍塌成金属星球,那要是在星球的中央装一个核反应堆呢?
只要核反应堆能产生足够的能量辐射,再让球体旋转起来。
那噬金粒子就有可能抵抗自身的引力,维持成一个“气态”星球的形态。
这样就有可能支撑他们晋升到七级。
不过这个设想暂时也只能是设想。
一来噬金粒子现在并不是当作战斗单位来使用的,他们的主要任务还是为采集金属素材。
就算要用他们来破坏小世界的地质结构,那现在的规模也基本够用了。
更关键的是,华夏人族现在还建造不出可控的核聚变反应堆。
单纯堆砌聚变燃料的话,估计还没达到足够的质量,噬金粒子就率先坍塌了。
倒是裂变反应可行性更高,虽然其能量转化效率有限,对噬金粒子增大规模帮助不大。
但在一定质量下,却可以维持噬金粒子团长时间运动。
而且裂变反应对噬金粒子团来说难度不大。
只要吞噬足够多放射性金属元素,他们就可以在内部富集出超过临界质量的核燃料。
其实想帮助噬金粒子晋升的话,还有一种可行性更高的方法。
只要将其放置在离恒星适当的位置,确保恒星能量既不会摧毁其意识,又可以维持其增殖。
这样噬金粒子说不定能增殖到足以吞噬恒星。
只是目前华夏人族没有把异族生物带回地球世界的想法。
在确保万无一失之前,这个设想都不可能付诸实践。
反正也只是工具,够用就好。
所以新鲜感过去后,关于噬金粒子的讨论很快就被搁置了。
有了噬金粒子的帮助,华夏人族攻略跨界战争的效率高了很多。
他们疯狂掠夺异世界的各种资源,并迅速将其转化成新的战斗力,再投入到下一次跨界战争中。
期间华夏人族还获得了大量世界功勋和少量神力。
这些世界功勋的分配,全部向科研人员倾斜。
这使得华夏人族涌现出大量高扩容等级的科研人员。
在加载了五、六级“神算核心”之后,他们纷纷化身为人形计算机,利用“算力”继续推演分支技术和更高级的同类核心。
他们还以“神算核心”为基础,成功制作出了设想中的分支超凡核心——“虚拟引擎”。
其具备光学渲染、物理模拟和指令反馈等功能,增强了“神算核心”的应用场景。
虽然短时间内无法实现更多质的突破,但科研人员超人化却在“量”上堆砌出了惊人的成果。
各种超乎华夏人族想象力、结构异常复杂的巨构计算机,在这些科研人员手中被设计出来。
在夏天宇的帮助下,这些构想很快就成为现实。
接着他又利用神力临时优化巨构,获得更加高级的成品数据。
再借用巨构转化而来的高级超凡核心,继续推演设计更先进的巨构计算机。
就这样左脚踩右脚,这些科研人员已经计划建造一个体型超过半个地块的超巨型计算机。
这个巨构实在是太复杂了!
光是设计图,换成纸质的话都能堆满一整栋大厦。
正常人只要看一眼,就能将其脑子搅成浆糊。
这是超凡六级的科研人员共同设计的七级“神算核心”。
通过复杂而臃肿的设计布局,他们为巨构计算机赋予了超乎想象的计算、推演、模拟和执行能力。
虽然还不确定这个巨构计算机卡牌化之后能否达到七级。
但毫无疑问,这是华夏人族截至目前设计的功能最强大的超级计算机。
第一次看到设计图的时候,赵平感觉自己从头到脚都是晕乎乎的。
为了能更好的观看设计图,赵平还特意加载了一张六级“信息学者”职业卡牌。
否则再多看两眼的话,他会认为自己是个弱智。
这还是赵平第一次使用神算系列的超凡职业卡。
信息学者生效后的感觉,跟加载动能系列等职业卡带来的力量感完全不同。
赵平感觉自己的灵魂都升华了。
他的大脑变得清晰异常,过去那四十年的人生阅历都历历在目。
但在大脑的极速运转下,这些记忆很快又变得微不足道。
“咻.....”
“连空气都变得更氵......”
“呃,空气变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