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的防御工程那都是孙可望亲手布置的,哪里有漏洞他还不清楚吗?】
【不仅如此,孙可望还劝降了一批的旧部,为大清灭明的事业成功添砖加瓦。】
【相比之下的朝廷称得上是愁云惨淡了。】
【刘文秀因为一时心软放走了孙可望,没想到却收到了大哥叛国的消息。】
【李定国经过这些年层出不穷的算计和背叛,也不再愿意相信别人,只重用自己的旧部。】
【而因为孙可望一事,他和刘文秀也产生了隔阂,直接解除了刘文秀的兵权。】
回想起昔日他们四兄弟共同征战的日子,竟然已经恍如隔世。
刘文秀苦笑一声:“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我们几个终于还是走到了分道扬镳的地步。”
李定国静静的坐在营帐中,烛火摇晃映出他脸上的泪水,两人心中五味杂陈。
【大明势弱,清朝把握时机点齐兵马准备攻克云南,决战开始了。】
【明军经过多年的消耗根本扛不住清军的强攻,在战场上节节败退。】
【李定国亲自出云南对阵,巧设伏兵初战就告捷,一时间双方僵持不下。】
【直到次日双方交战时,北风大作,明军的阵地被炮火点燃围困。】
【清军趁此机会大举进攻,明军惨败,李定国军队大营被攻破,家人惨遭杀害。】
【云南防线全面崩溃,清军入滇后大肆杀掠,无数士兵民众无辜惨死。】
唐朝,李世民眼眶微红,唯有叹息:“王朝末路之景,令人唏嘘。”
“昔日相助明朝的大风,也终于偏向了他们的敌人,时也命也!”长孙无忌回道。
魏徵面色微冷:“这大清每到一地都大行屠戮之事,实在枉为人耶!”
这也正是李世民所憎恶的,他也是打过天下争过皇位的人,手上也不是干干净净。
可百姓何辜?
他们总是承受着最深重的苦难,还要遭到惨无人道的屠杀,实在可恨!
【李定国一路撤退,损失十分惨重,而永历帝则在沐天波的保护下撤到了缅甸。】
【沐家和缅甸王室来往多年,国王莽达表示愿意接受,妥善的安排了永历朝廷众人。】
【但这无疑是个烫手山芋,尤其对于比较弱小的莽达来说。】
【追来的吴三桂直接就是警告他最好交出皇帝,不然就直接派兵攻打缅甸。】
【李定国这边又要来接永历帝,要是交给吴三桂,他也打不过李定国。】
【只能颤颤巍巍的在中间做一个受气的夹心小饼干,拖延时间。】
莽达:后悔,真的后悔,早知道直接闭门不见了。
两边都不好惹,我救了人还得舔着个老脸两边赔笑,栓q了!
【李定国这边决定直接用武力解决问题,抢回永历帝。】
【尽管他们获得了胜利,但毕竟自家皇帝还在人手里,投鼠忌器之下也不敢硬攻。】
【偏偏缅甸还发生了政变,受气包莽达被弟弟莽白篡位了。】
【这位就不像他哥哥这么好说话了,直接来了一出鸿门宴送走了剩余所有的明朝官员。】
【李定国等人再怎么着急上火也是于事无补。】
【永历朝廷的气数已尽,永历帝也对两人下达了最后的命令。】
【“事不可为,从扈文武尽,朕亦万无生理。为致谢王,各作良图。”】
【最终,永历帝被莽白献给了吴三桂,死在了清军手里,南明彻底灭亡。】
洪武年间,朝中众人皆是红着眼眶,泪眼朦胧。
这是他们一手打造的大明,耗费了他们数十年的心血啊!
却只能无力的看着它一步步的走向灭亡,其中心酸滋味难以言表。
朱元璋反倒是平静了下来,归根究底,终究是这王朝的根基烂了。
没有清朝,也会有其他的朝代取而代之。
他痛恨的是他们明明有无数次的机会可以取得成功,却都被他们自己所摧毁。
他又能去怪谁呢?
【即使李定国仍然不愿意放弃抗清救明,但手下的士兵们也已经撑不住了。】
【他的身体在忧思劳累中,也进一步恶化,最终一病不起。】
【李定国当过叛乱的起义军,当过抗清的大明将军,最终也守住了自己的底线。】
【临终之前,他嘱咐自己的儿子和部将,就算是死也不能投降清朝!】
清朝,孝庄太后称赞了两句:“这个李定国倒是个不错的。”
“可惜了,这样的人注定不会为我大清所用,死了也好。”
她顿了顿,摸了摸小康熙的头,语重心长的说:“不过玄烨,哀家要告诉你,绝不能步了元朝的后尘。”
“一味的镇压不能使你的统治长久,要学会以汉制汉的道理。”
玄烨虽然年纪还小,却显得十分机灵,沉稳地回道:“孙儿知道了。”
叶楚也有些感慨:【说到这里大明的故事就彻底落幕了。】
【即将开启统治的,则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
【也是一个留有诸多血泪与痛苦的时代。】
此话一出,众人直接宕机了:?
秦朝,嬴政有些不确定:“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很显然楚楚姑娘的口吻,不像是清朝的子民,那她所生活的朝代呢?
李斯有些猜测,却又觉得自己想的太离谱了。
怎么可能呢?
如果真是...那整个国家是如何运转的啊?!
汉朝,刘彻眼眸一凝,最后一个?
下面的大臣们都是议论纷纷,有人说道。
“莫不是这外族所创立的王朝被覆灭了之后,就再也没有蛮夷入主中原了?”
此话一出,大家觉得挺有道理的。
血泪与痛苦,想来指代的应该是汉人在清朝统治下的惨状吧?
唐朝,李世民自问也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了,这一下子还是给整懵了。
啥意思,后世没有王朝了吗?
清朝威力这么大,直接把王朝体系都给干崩溃了?!
长孙无忌疑惑的说:“那楚楚姑娘所生活的时代,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呢?”
魏徵补充道:“先前只关注到后世异常发达的经济,倒是没有注意到这方面。”
明朝,朱元璋眉心紧锁,一时间也拿不定天幕究竟是什么意思。
朱标却劝慰道:“历史的前进不是我等可以阻挡的,只需耐心听楚楚姑娘细细讲来就好。”
小朱棣附和:“就是就是,再说了都是已经发生过的事情,您老操心也没用!”
朱元璋一下子怒火就上来了:“老子看你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日常鸡飞狗跳的老朱家日常罢了。
比其他所有朝代都还要更懵逼的是大清的皇帝们:???
啥玩意儿就最后一个王朝了,你讲清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