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勇和邓麋骑兵占领梓潼之后没多久,姬长伯就率全军进入梓潼。
蜀军攻灭??国时,也耗费了一番功夫,更是在破城时,纵容士卒烧杀抢掠。
所以当巴军进入梓潼时,家家闭门,户户禁声。
姬长伯严令控制军士,麾下苍溪军将长伯建军时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严格执行。
现在,控制着庸国军士的苍溪军,也严令庸国军士,不得违背三大纪律和八项注意。
现在的苍溪军,直接控制着充国军,再由充国军,控制着庸国军。
军功爵制下,苍溪军最早一批的雷勇骑兵,基本都已经是宫大夫、官大夫衔,次一点的也都是公乘。
充国军,在几次关键的战斗中,比如攻打平都、阳关的奇袭战,正面对抗庸国军的野战里,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基本上也都在簪袅、不更这一等级。
最低的庸国军,通过对蜀国的几场战斗,出现了一大批低级军官,基本都是公士、上造。
军功爵制笼络军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严格军纪。
现在姬长伯麾下的这支部队,已经脱胎换骨。
所以巴军进城之后,城中井然有序,军士们纷纷脱下盔甲,成为工匠、木匠、泥匠。
姬长伯止战了,并不意味着庸国军士们就自由了,自己还要从褒国购买粮草养着这些人。
此时军转工是最好的选择,以工代赈的让军士们协助自己修缮梓潼房屋、城墙、沟渠等工作。
现阶段,蜀国威胁没有解除,梓潼的广阔区域,将成为这支大军的屯兵之所。
“公子,城中一切恢复的很快,城中百姓也开始信任我们,协助我们一起完成各项工程了!”鲍季平兴奋禀报。
一切都在姬长伯意料之中。
“嗯,工程进度不错,只是原城墙太小了,后续可以扩大一圈,修建外城。以后苍溪、阆中、南充等大城,也都可以与梓潼经商贸易,庸国军士也都能留在这里开荒屯垦!”姬长伯看着梓潼的城防图,感慨道。
“诺!”鲍季平如今已经是梓潼大夫,兼整个涪江以东,嘉陵江以北,这片最新命名为川中地区总督。
总督是姬长伯新发明的官职,总领一个地区所有城池的最高长官。
除了川中总督鲍季平,还有巴中总督姬子越,节制江州,垫江,乌江诸城。江北总督君无器,节制南充、阆中、苍溪等地。
权力集中,在恢复期时,这种集权,能加快国力的恢复,最大程度的充分利用资源。
随着梓潼城的修缮工作逐步推进,城中的百姓生活也逐渐恢复了正常。
街道上,原本因战乱而荒废的商铺重新开张,市集上人声鼎沸,百姓们脸上多了几分笑容。
姬长伯的“以工代赈”政策不仅让军士们有了生计,也为梓潼带来了新的活力。
过了几日,姬长伯在鲍季平的陪同下,巡视城中的工程进展。
他们来到城墙扩建的工地上,只见数千名军士和百姓正齐心协力地搬运石块、夯土筑墙。
工地上秩序井然,众人干劲十足。
“公子,外城的城墙已经完成了三成,按照目前的进度,预计再过两个月就能完工。”鲍季平指着远处的工地,向姬长伯汇报。
姬长伯点了点头,目光投向远方,沉思片刻后说道:“城墙的扩建固然重要,但城内和城外的水利工程也不能忽视。”
“梓潼地处三江之中,水患频发,若不加以治理,将来必成大患。可以按你说的,抽调一部分人手,开始疏浚城内的沟渠,修建排水系统。”
“城外涪江,城内梓江,都要着手疏浚!”
鲍季平连忙应道:“是,属下这就去安排。”
就在这时,一名三翎骑兵匆匆向着这边赶来,单膝跪地禀报道:“公子,庸国境内有异动,鱼地和巫地大夫联名,向王叔请求出兵协防!”
姬长伯闻言,眉头微皱,但很快恢复了平静。他淡淡一笑,道:“庸国国君果然不甘心失败。不过,他若敢来,正好给了我们一个彻底解决后患的机会。”
鲍季平有些担忧地说道:“公子,庸国虽然国力大损,但是毕竟是伯爵强国,南方小霸,若他联合周边小国,恐怕会对我们孤悬东境的鱼、巫两地造成不小的压力。”
姬长伯摆了摆手,道:“无妨。庸国国君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利益,周边小国未必愿意与他联手。况且,巴氏一族和丢了那处、盘龙的楚国,也都不会坐视庸国攻鱼巫两地的,若是真敢动兵。庸君不过是自取灭亡罢了。”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不过,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传令江州,屯兵宕渠,命令东境鱼、巫两地加强城防,增派斥候,密切关注庸国的动向。”
一旁如花拟王令,递给了三翎骑兵,返回江州。
下达王令之后,姬长伯又跟着鲍季平巡视了梓潼城。
如今梓潼经历大战,城中受损严重,若是姬长伯没有攻占这里,这个冬天,梓潼百姓恐怕很难熬过去。
“城中粮草如何?军民口粮能保证么?”姬长伯看到远处,炊烟袅袅。
心中一动,自己占领梓潼时,军粮已经告急,梓潼城内更是被蜀军搜刮一空。
如今城中却没有为粮食暴动过,不由心中好奇。
“公子莫不是忘了,我已经向褒国购粮,第一批已经分发下去,保证军民过冬。第二批也快到了,第二批,足够梓潼军民撑到春耕之后,仲夏第一季稻成熟的时候。”
“青黄不接之时,最是难熬,即便是有褒国援助,我们也要有其他准备。”姬长伯听完鲍季平的汇报,心里还是有些不安。
“公子的意思是?”鲍季平心有所动。
“想来蜀君这些天也该把蛮夷之乱镇压下去了。”姬长伯看向城外有些枯竭的涪江。
冬季,是雨水最少,江水最浅的时候,相比较嘉陵江,涪江的流量,明显小一些。
“公子,切勿操之过急啊,梓潼初定,民心不稳,如何支撑大军西进?”鲍季平听出了姬长伯的意思。
“两千骑兵携带五日口粮,由雷勇,邓麋两人分别率领。”姬长伯笑着看向鲍季平。
“大军行动,目标大,消耗多,除非决战,否则我是不会动用。”
“但是现在蜀军新败,士气低迷,急需攻打蛮夷,找回士气。我若此时派出骑兵,从北面绕道,跨过涪江,骚扰蜀国北境……”
鲍季平领悟了姬长伯的意思,躬身一拜。
“公子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