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不韦,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濮阳人。他本是阳翟的一位富商,凭借着敏锐的商业嗅觉和果敢的决策能力,积累了万贯家财,在战国时期的商界可谓声名赫赫。然而,吕不韦的志向却远不止于商业领域的成功,一次偶然的机会,他遇见了在赵国做人质的秦公子异人,从此开启了他权倾朝野的政治生涯。
异人乃秦昭襄王之孙,太子安国君之子,因秦赵两国交恶,被送往赵国邯郸充当人质,在赵国的日子里,异人备受冷遇,生活困窘。吕不韦却独具慧眼,认定异人“奇货可居”。他主动接近异人,为其出谋划策,不仅在物质上给予异人极大的支持,使其能够在邯郸维持体面的生活,结交各国权贵,还利用自己在赵国的人脉关系,为异人营造了相对安全的生存环境。
吕不韦深知,要想让异人登上秦国的王位,仅仅依靠赵国的支持是远远不够的,关键在于打通秦国宫廷内部的关系。他不惜重金,亲自前往秦国,通过华阳夫人的姐姐和弟弟阳泉君,向华阳夫人进言。华阳夫人是安国君的宠妃,但却一直未曾生育,吕不韦向她阐述了收养异人为子的好处,晓以利害,指出异人贤能孝顺,若能将其扶持上位,华阳夫人便可在日后永享尊荣。华阳夫人被吕不韦的言辞所打动,在安国君面前极力推荐异人,最终使得安国君同意立异人为继承人,并刻下玉符作为凭证。
在吕不韦的精心谋划下,异人在秦国的地位逐渐稳固。此后,吕不韦又设计帮助异人逃离赵国,回到秦国。公元前 251 年,秦昭襄王去世,安国君继位,是为秦孝文王,异人被立为太子。然而,秦孝文王福薄,在位仅三天便去世,异人顺利即位,是为秦庄襄王。吕不韦的投资终于得到了丰厚的回报,庄襄王感恩吕不韦的拥立之功,任命他为丞相,封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阳十万户,吕不韦由此踏上了秦国的权力巅峰。
庄襄王在位期间,吕不韦继续施展自己的政治才能,为秦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广纳贤才,门下食客三千,其中不乏李斯、嫪毐等后来在秦国历史上扮演重要角色的人物。吕不韦还组织门客编写了《吕氏春秋》,这部融合了儒、法、道等各家思想的着作,不仅体现了吕不韦的治国理念,也为秦国的文化发展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然而,随着权力的不断膨胀,吕不韦的野心也逐渐显露出来。庄襄王去世后,年幼的嬴政即位,吕不韦以丞相之位把持朝政,权势滔天。他与太后赵姬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扑朔迷离,为了满足太后的私欲,吕不韦甚至将嫪毐引荐给太后,导致嫪毐势力崛起,与吕不韦在朝堂上形成了分庭抗礼之势,秦国的朝政陷入了混乱之中。
嬴政逐渐长大成人,他对吕不韦的专权行为日益不满,决心收回属于自己的权力。公元前 238 年,嬴政借嫪毐之乱的契机,对吕不韦展开了清算。他免去了吕不韦的丞相职务,将其放逐到河南封地。但吕不韦在封地依然广交宾客,各国使者络绎不绝地前来拜访,这让嬴政深感不安。最终,嬴政赐书吕不韦,严厉斥责他的不忠行为,并命令他全家迁往蜀地。吕不韦意识到自己大势已去,在迁往蜀地的途中饮鸩自尽,结束了自己波澜壮阔而又充满争议的一生。
吕不韦的一生堪称传奇,他从一个精明的商人转变为权倾朝野的权臣,在秦国的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的政治谋略和商业智慧令人赞叹,但其专权擅政的行为最终也为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成为了秦国历史上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其事迹也为后世留下了无尽的思考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