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爷,您终于想通了?”管家激动得差点跳起来。
过去,老爷有时十天半个月才会看一个病人,那些人为了求诊,成天蹲守在家附近,甚至想尽办法贿赂家中小厮,真是让人防不胜防。
如今老爷愿意主动为大家看病,实在是太好了。
薛文涛顿了顿,接着说:“我只在家呆半个月,半个月后会带蕸音出去,所以让他们抓紧时间。”
要不是沈蕸音需要多接触病患,累积经验,他才懒得给那帮人看病。
消息很快被放出去,一时间各种帖子堆成了山。
薛文涛让沈蕸音跟着管家一起整理名帖。
沈蕸音让管家给她找几个识字的丫鬟,管家说找了四个,都是伺候老爷笔墨的大丫鬟,沈蕸音知道这样的大丫鬟都是有些用途的,便问师父:
“师父,那四个大丫鬟您先借我用一下吧,过后再还你!\"
薛文涛毫不在意地道:\"你用便是了,不过你房里也不能缺了识字的,让管家给你挑几个上来,没有的话就买两个。”
“嗯嗯,师父您对我真好!”沈蕸音都快感动哭了,哪家师父像这样又给钱又给人的。
管家带着四个丫鬟来到沈蕸音面前,恭敬地说道:“小姐,这四位就是老爷身边的大丫鬟,她们都识字,能帮您处理名帖。”
沈蕸音微笑着点点头,看着眼前的四个丫鬟,年纪稍长一些的大概有十七八岁,其他三个看起来十五六岁的样子,模样周正,穿着统一的浅蓝色裙子和白色上衣,显得十分端庄秀丽。
沈蕸音向四人介绍道:“你们好呀,我叫沈蕸音,以后可能会麻烦大家啦!”
四人齐声应道:“见过大小姐。”
接着,沈蕸音开始与四人交谈起来,询问她们的名字、年龄等基本情况,并告诉她们自己的安排。
在交流过程中,沈蕸音发现这些丫鬟都很聪明伶俐,而且态度非常谦逊有礼。
于是,她放心地将整理名帖的任务交给了她们。
随后,沈蕸音又对管家说:“管家大叔,麻烦您再帮我挑选几个识字的丫鬟,或者直接买两个也行。”
管家点头答应,表示会尽快办妥此事。
就这样,沈蕸音开始忙碌起来,与丫鬟们一起处理名帖。
沈蕸音初到京城,对于京城中的各大家族的具体情况和彼此之间的关系并不了解。
因此,她决定让管家先将收到的名帖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以便更好地处理这些拜帖。
首先,她将那些地位显赫、权力巨大且不能轻易得罪的人物的名帖单独挑出来,列为最高等级。
接着,根据官员的品级以及家族的家世背景等因素,依次划分出不同的等级。
这样一来,她就能更有条理地安排回帖事宜。
然而,这个分类方式存在一个问题,即有些位高权重的人物可能并不是最急需看病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沈蕸音想到了一个办法。
她向薛文涛提议说:“师父,我们可以在医馆内张贴一份说明,表明我们以救治病人为本,会优先考虑病情严重的患者。同时,要求前来投递名帖的人详细描述患者的症状,这样我们就能够筛选出哪些人应该优先得到诊治。”
此外,她还提出了另一个建议,即在医馆内公布每天可接受的看病数量,并为预约成功的人发放号码牌。
每个号码牌都设定了具体的看病时辰,一旦错过了指定的时间,则需要重新排队等待,以免影响其他已经预约的患者。
最后,她还强调了一点,即为了提高看病效率,近期除了重症患者外,一律不再上门问诊,而是要求患者按照预约的时间前来家中就诊。
薛文涛仔细琢磨,觉得这个法子确实值得一试,就算效果不佳,大不了再更换其他方法。
毕竟这是徒弟首次提出的建议,作为师傅自然要给予支持。
当人们看到铺子里新张贴的告示时,那些已经递过帖子的人立刻在上面详细描述了病人的症状,期望能够早日得到诊治。
然而,古代医疗条件有限,无法像现代医院那样高效地看诊。
通常情况下,每个病人至少需要安排两刻钟的时间,考虑到医生的休息时间,一天只有四个时辰(八个小时),因此每天只能看诊约十个病人。
沈蕸音将自己计算好的人数和时间安排告诉了薛文涛,没想到他却在此基础上减少了六个名额。
对于沈蕸音的疑惑,薛文涛耐心地解释道:“如果遇到病情严重、行动不便的病人,需要我们主动上门看诊,那么一天最多只能看诊两个。”
“此外,如果有人愿意支付高昂费用邀请我们去家中看病,可以按照这个数量安排,但在告示上写得越少,人们才会越发珍惜这次机会。”
沈蕸音听完解释后恍然大悟,原来自己是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需求,不能简单地套用过去的方法。
薛文涛看到沈蕸音如此聪明,一点即通,感到非常满意。
三天时间很快过去了,第一个预约的患者是晋国公,薛文涛带着沈蕸音和一名小厮前往府上看诊。
前来迎接他们的正是晋国公廖回本人,而需要看病的则是他的母亲钱氏。
\"薛神医,请跟我来!\"
\"来人,上茶和点心。\"看到薛文涛带着一个小女孩一同前来,廖回连忙吩咐人准备一些点心。
薛文涛很满意对方的表现,既然如此,等下这病便用心些。
薛文涛走到床边,开始为老夫人切脉。经过仔细诊断,发现病人呈现出细数脉和滑脉之象。
随后,他又查看了一下病人的舌苔,并详细询问了她的日常饮食习惯等情况。
经过一番检查,薛文涛已经对病情有了初步的了解。
他让沈蕸音也上前来把脉,把完后又让她将脉象与诊断结果说给自己听。
\"师父,老夫人有细数脉和滑脉之相,伴有多食、多尿、消瘦、舌红少苔,依徒儿看来应是消渴之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