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芸这边的情形,倪二早就上报给帮里了。
水脚帮的反应就是不做任何反应。
他们能怎么办?
金沙帮都顶不住五城兵马司,除了少数中高层外,他们水脚帮这一群苦力,水手,纤夫,骡夫,车夫……他们来顶这口大黑锅?
贾东主为人是畅亮,待人仁义,几百个送报人几乎都是用的水脚帮的人。
待遇极好,活儿也不累。
凡是被挑到贾记书局的水脚帮众,无不被人羡慕。
这都是走了大运了。
当然贾芸也不是什么人都要。
要聪明机灵点的,要会记路,记人,不至于把报纸订户给送错了。
要是蠢笨些的,这一家送两份,另一家没有,那麻烦就大了。
另外就是要本份些的,加入帮派的人,哪怕是苦力,车夫,多少有点毛病。
沾赌的,爱打架的,脾性不好的,那是肯定不要。
若是能识几个字的,便可以负责一片区域,多拿好几份钱。
在这些标准下,大几千人的水脚帮也就挑出了三百来人。
这些人,包括小头止到倪二,王短腿,马老五这些中层,自然是对贾芸充满感激之情。
可惜,他们也是帮不上忙。
吱呀声中,报社的侧门打开了。
王短腿和马老五精神一振,一起站起身来。
一群伙计打着灯笼,把带着油墨香气的报纸分捆包扎,交给迎下来的跑腿们。
王短腿看到了人群中的周致诚。
他知道这姓周的小伙子心地磁实,是贾东主的亲信之一,当即便是迎了上去。
“致诚,最近……”
“最近的事?”周致诚脸上露出神秘的笑容:“老王放心吧,我们东主不是任人拿捏的那种人,你看他出手就是!”
“怎么出手的?”
一旁的马老五也凑了过来。
周致诚拍了拍新鲜出炉的报纸,笑道:“就是这些,一剑封喉!”
“这玩意?”
“这能管用吗?”
周致诚这一次就不多说了。
已经说的够多了。
也就是看在水脚帮的这伙人确实是真心关怀贾芸,他才多说了这么几句。
不过水脚帮明显还是有保留。
他们的帮主级别肯定也是有高层关系。
真的舍得用关系斡旋,刘景云也就不能这么肆无忌惮。
这个五城兵马司的都指挥是很识时务的。
之前就要针对贾芸时,两个文官几句话就使得刘景云当场放弃了。
后来是知道贾芸拒绝给文官大佬们当刀使,刘景云才又重新出手。
这种权贵看似强势,便那是看对什么人,对什么势力。
水脚帮如果真的出心帮贾芸,刘景云多少会有些忌惮。
但周致诚也不会有什么不满或愤怒的心理。
大家的关系目前就是合作,还是有限的合作。
指望人家动用顶层人脉出手相助,这原本也不现实。
水脚帮的这帮人,已经表达了善意,做事也尽心尽力。
有些小冲突之类的,人家也不需要书局出面,自己就能解决了。
书局雇佣这些跑腿,虽然给的酬劳不低,但别人也对的起这价格。
别以为市井坊间一片太平,帮派是帮派,普通的地痞无赖也多的很。
要不是水脚帮的人送报,哪有这么顺利啊?
不被敲诈勒索才怪了。
不要搞升米恩,斗米仇那套。
不得不说,贾芸平素教文化课时,连带着也是给这些少年讲些人情世故上的事。
效果还是相当明显的。
王短腿和马老五还是满脸的不安。
神情复杂。
他们对贾芸是感恩的。
自己的这帮兄弟最近几个月衣食无忧,活轻松,钱拿的多,还不用下死力,更不必打死打死。
偶有不开眼的地痞无赖,能和水脚帮的正式帮众较劲?
但贾东主的麻烦,他们解决不了,也帮不上忙。
这叫他们隐隐有些愧疚不安。
但从眼前的周致诚脸上看来,还有那些伙计们的反应看来,贾记书局从上到下并没有什么不满,也没有苛求什么。
这反而叫他们更惭愧了。
“罢了,贾东主吉人自有天佑!”
“是的,咱们带着兄弟们,全力替书局送好报便是。”
“好了,都听好了,挨家挨户送到人手里,不要松懈不要马虎从事,这饭碗是贾东主赏咱们的,不要对不起人!”
“是勒,好好干!”
一声声吆喝声中,一叠叠捆好的报纸被急速搬抬了出来,分发到每个人的手中。
最多的要送千份报纸,有人用扁担,晃晃悠悠的急步而行。
有人用鸡公车,放好报纸后飞速离去。
还有人用骡子或毛驴,两侧放好报纸,悠然而行。
更多的还是用背篓,放好报纸后,迈开大步赶赴目标人家所在。
勋贵府邸,官员,士绅,生员,甚至僧道女尼。
还有就是会馆,大量的举人也是几乎人手一报。
几百号人,不到半个时辰,将几万份报纸分发一空,分别离开。
周致诚和赵致仁等人都是忙的满头大汗。
身为大伙计,原本分发报纸这种活他们已经不必动手了。
但今天不同。
东主出手了!
文章他们都看过了,相当震撼!
伙计们学了几个月,看几千字的文章不在话下。
但他们真正强悍的还是思维方式。
推理能力,逻辑能力,常识,眼界……
这些东西,远超过这个时代普通的读书人。
所以周致诚几个完全能理解东主这篇文章的威力!
所以……虫子们,颤抖吧!
迎接东主给你们的降维打击!
……
天色微明。
在侍女们的服侍下,石磊洗漱过后开始更换上朝的衣袍。
先穿上大红色的朝服。
头顶的梁冠是五梁冠,戴上梁冠后,配上一色大红的朝服,原本有些庸碌的中年男子,瞬间变得光彩照人。
八,九品是一梁冠,六,七品是二梁冠。
五品三梁,四品四梁,三品五梁,二品六梁,一品七梁。
侯,伯,公都是八梁。
郡王九梁,亲王十梁,太子十一梁。
天子十二梁。
这便是封建王朝,冠,带,袍,履,佩饰,都能叫人一眼看的出身份地位。
站在大穿衣镜前,石磊也是颇为满意又有些遗憾的点了点头。
身为顺天府尹,石磊已经进入了重臣的门槛。
所以他要参加每天的常朝。
京官四品以下,也就是京卿以下的五六七八九,这个档次的官员是不必参加常朝的。
只有少数特殊存在,比如侍诏翰林,或是给事中。
这些官职位卑权重,也要参加常朝。
其余的普通官员,只有在每月一次,或是新年正旦之类的大朝会上,才有机会穿上朝服,戴上梁冠,手捧玉圭,战战兢兢的在纠仪御史严厉的目光注视下,踏入午门,过皇极门,按官品高阶,沿着汉白玉甬道站立两侧,一直到大殿台阶和殿门附近。
只有四品京卿正堂,三品以上的高官,才有资格进入正殿,面见天子,窥探圣颜。
也才有资格唱名而入,被天子龙目垂顾,知道有你这么一号人,能对的上号。
从进士及第到成为重臣,这条路石磊走了二十年。
已经是很顺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