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月悬在城隍庙飞檐上时,朱元璋发现自己的影子在石墙上长出龙角。
他盯着那团摇晃的暗影,手中佩刀正在发生异变。原本光滑的刀柄覆满细鳞,握上去像是攥着条活蛇。九尊石像已在庙前立了三日三夜,洪水在它们脚边凝成墨绿色的胶状物,偶尔翻起几串气泡,炸开时飘出腐肉般的恶臭。
\"大人,西厢房的墙...\"徐天德话音未落,远处突然传来砖石崩塌的轰鸣。众人赶到时,只见青砖墙面渗出铜绿色黏液,砖缝间钻出无数青铜丝,像蛛网般将整面墙裹成茧状。有个士兵伸手去碰,那些铜丝突然暴长,眨眼间将他缠成跪拜的姿势。等朱元璋挥刀斩断铜丝,裹在其中的只剩具空铠甲,铁片内侧结满铜锈。
午膳时分,伙房蒸笼里腾起的热气在半空凝成面具形状。朱元璋掀开笼盖,白雾里赫然躺着七只死雀,鸟喙皆被青铜丝缝合,腹腔鼓胀如球。他用刀尖挑破雀腹,滚出数十颗带血的米粒,每粒米上都刻着歪斜的\"镇\"字。
未时二刻,亲兵来报说井水变红了。朱元璋探头望去,井底沉着具无头尸体,看服饰是今晨失踪的哨兵。他让人打捞时,井绳突然绷断,木桶坠入井中溅起丈许高的血浪。最骇人的是那些溅在井沿的血珠,落地后竟蠕动着聚成小蛇形状,钻进砖缝不见了。
暮色降临时,朱元璋发现石像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九尊石像原本呈环状围住庙门,如今中间那尊与他容貌相同的石像,竟向前挪动了五尺。石像脚下的青石板布满裂痕,缝隙里渗出暗红液体,蜿蜒流向主殿供桌的方向。
戌时三刻,值夜士兵听见马厩传来啃噬声。举着火把照去,王五生前骑乘的战马正在啃食槽中草料——那些干草不知何时变成了青铜丝,马齿间火星四溅。朱元璋赶到时,战马突然人立而起,眼窝里淌出铜浆,嘶鸣声里混着王五的惨叫。
是夜无人敢眠。朱元璋端坐主殿擦拭佩刀,刀刃上映出的面容时而是饕餮纹面具,时而是石像空洞的眼眶。子时梆子响过第七声,供桌上的铁箱突然炸开,青铜面具腾空而起,内侧的\"朱\"字正在渗血。佩刀发出震耳龙吟,刀身鳞片逆立,朱元璋握刀的手背暴起青筋,皮下竟浮现出龙鳞纹路。
异变陡生!
面具表面的饕餮纹活了似的蠕动起来,那些纹路剥落铜面,化作数十条青铜蜈蚣扑向朱元璋。佩刀自主出鞘三寸,金芒暴涨间,蜈蚣群发出婴儿啼哭般的惨叫,落地化为铜水。但有一条约小指长的漏网之鱼,闪电般钻进了朱元璋的甲胄缝隙。
五更天,巡逻士兵发现徐天德跪在石像前。朱元璋提刀赶来时,看见副将的后颈凸起拳头大的鼓包,皮肤下似有活物游走。徐天德缓缓转头,右眼已化成青铜珠,左眼淌着血泪嘶声道:\"大人快走...它们在找蜕鳞的...\"话未说完,鼓包突然爆开,飞出的青铜蜈蚣直扑朱元璋面门。
佩刀自鸣如雷,刀光闪过处,蜈蚣断成两截。但落地的残肢仍在扭动,断口处涌出的不是血液,而是粘稠的铜浆。朱元璋忽然感到胸口灼痛,扯开衣襟发现心口浮现鳞片状红斑,正中央嵌着点青铜芒刺。
晨光染血时,城隍庙开始坍塌。最先崩落的是东侧钟楼,铜钟坠地时碎成九块,每块碎片都呈现石像面容。紧接着主梁发出令人牙酸的呻吟,朱元璋抬头望去,房梁上不知何时缠满青铜丝,这些丝线编织成巨大的茧,隐约可见人形轮廓在其中蠕动。
最骇人的是西厢房那面铜镜。朱元璋经过时,镜中映出的不是他的倒影,而是戴着面具的石像。当他伸手触碰镜面,石像突然抬手按在相同位置,镜面瞬时爬满蛛网纹。裂纹中渗出黑色液体,在镜面汇成四行血诗:
\"龙战于野血玄黄
鳞蜕九重锁潇湘
廿八星霜催命符
镇抚原是祭坛香\"
正午时分,朱元璋在偏殿发现个地洞。洞口仅容一人通过,石阶上布满黏腻的青铜苔。他举着火把深入地下,佩刀的鳞片与石壁摩擦出点点火星。阶梯尽头是座青铜地宫,四壁刻满人面蛇身的浮雕,每张人脸都与他有七分相似。
地宫中央的祭坛上,九盏青铜灯围成环形。朱元璋走近时,灯芯无火自燃,绿焰中浮现出洪武二十八年的沙场——他看到自己身披龙袍倒在血泊中,心口插着柄青铜剑,剑格上赫然刻着\"镇\"字。更可怕的是,那些围攻他的将士,面容竟与城隍庙前的石像一模一样。
突然有冰凉触感爬上脚踝。朱元璋低头望去,满地铜浆正顺着他的靴子向上蔓延,那些液体中浮沉着无数\"镇\"字。佩刀发出绝望的悲鸣,鳞片开始片片剥落。千钧一发之际,他挥刀斩向祭坛,刀刃与青铜灯碰撞的刹那,整座地宫开始崩塌。
逃出地洞的朱元璋浑身沾满铜锈,手中佩刀已布满裂痕。夕阳将城隍庙染成血色,他惊觉九尊石像不知何时已贴到庙门前。中间那尊石像的面具裂开缝隙,露出半张正在微笑的脸——那确实是他的脸,但眼角带着他从不曾有过的阴鸷。
当夜暴雨再临。朱元璋蜷缩在漏雨的偏殿,看着刀身上的裂痕渐渐愈合。子时梆子响过,他突然听见甲胄摩擦声。透过窗纸破洞,他看见九尊石像正在雨中行走,青铜战靴踏过积水却不起涟漪。它们走向洪水深处,每一步都在水面留下燃烧的血脚印。
五更梆子敲响时,朱元璋发现心口的鳞状红斑已蔓延至右臂。他试着用刀尖挑破皮肤,流出的血珠在半空凝成小剑形状,落地竟将青砖灼出白烟。晨风吹开残破的窗纸,他看见洪水退去的街道上,赫然立着九座新坟。每座坟头都插着折断的青铜剑,剑柄朝天的角度,与地宫祭坛上的灯盏分毫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