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康宫
“皇帝啊,你近日倒是忙得很呐?哀家这个做额娘的还得亲自派人去请你。”太后慵懒地斜倚在木榻上,话语中带着些许责备之意。
她微微皱起眉头,目光锐利地盯着皇帝。
皇帝嘿嘿一笑,似乎完全没有领会到太后的意思,故作糊涂地说道:“额娘说的什么话?这岂不是怪罪儿子了?儿子日日想着额娘,只是政务繁忙实在抽不开身,这才未能及时前来给额娘请安罢了。”
说着,他亲自为太后添了些茶水。
“不过额娘教训的是,儿子往后再忙也定会抽出时间多陪陪额娘。”皇帝一脸笑意地看着太后,语气诚恳而温和。
太后无奈地摇摇头,脸上露出一丝笑意,但随即又轻叹一口气道:“你做了皇帝,倒学会框哀家了。罢了罢了,哀家也不跟你绕弯子。”
太后在凤榻上坐直起来,眼神犀利地看着皇帝,语气严肃地问道:“哀家今日叫你过来,就是想知道你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这宫中的流言蜚语已经流传很久了,而你却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来制止,难道你真的打算让这些谣言继续传播下去吗?还是说你已经确定了皇后的人选,并准备将其迎入宫中呢?这事儿你是否还打算继续瞒着哀家呢?”
皇帝听到太后的话,先是一愣,随后脸上露出淡淡的笑容:“额娘最是了解儿子。”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朕与闻卿之女年少时就已相识,曾许下诺言,这后位只属于她一人。所以,这个位置自然是要留给她的。”
太后微微皱起眉头,疑惑地问道:“闻家女?朝堂之上似乎并没有哪位重臣或世家大族姓闻啊。你再给哀家详细说说,到底是哪个闻家?”
皇帝嘴角上扬,对此满不在乎:“大理寺少卿闻鹤之女,闻易安。”
大理寺少卿!
太后一听,手中的佛串顿时滑落,脸色一变,语气中带着些怒气,说道:“糊涂啊!皇帝难道不知道大理寺少卿是何品阶么?他家的女儿怎可被立为皇后呢?”
皇帝赶忙解释道:“额娘息怒。易安与寻…”
太后却毫不客气地打断他的话:“别跟哀家说她。你如今是自觉做了皇帝便在人人之上了吗?哀家且不说她的人品德行。单是这家世,你若是让前朝这群人知晓了,家国如何平衡?后宫之中又有谁会忍受一个家世如此低微的女子骑在她们头上!”
太后越想越生气,心中的怒火不断升腾,心疼得仿佛被人紧紧揪住一般,一阵阵地抽搐着。她身旁的清叶见此情形,急忙走上前去,轻轻地为太后顺气,试图缓解她的不适。
皇帝看到太后如此激动,本来还有些不高兴,但当他注意到太后的痛苦表情时,立刻改变了态度,决定先让太后消气再说:“额娘,朕可是天子啊!谁敢轻易议论天子的家事呢?如今的朕已经不再是三年前刚刚登基的皇帝了!”
太后喝了一口茶,稍作休息,然后缓缓说道:“是啊,你自然不是从前的皇帝了。自从你登上那个皇位,我们母子见面的机会就越来越少了。如今更是生疏到这件事你瞒了哀家整整三年甚至更久!”
“皇额娘息怒,儿子并非有意隐瞒…”皇帝道
太后深深地叹了口气,一只手捂住胸口,另一只手揉着额头,脸上露出疲惫和无奈的神色:“罢了。皇帝既说不是有意隐瞒,哀家也不多说,免得你我母子为了个女子离心。不过,哀家身子不舒服,皇帝还是早点回宫吧!至于此事,哀家作为你的额娘,也只能多提醒你一些。关于皇后之位,如果你坚持要让她去坐,那也可以。但万要好好平衡这份情意…切不能因小失大。”
皇帝微微皱起眉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随后又舒展开来,轻轻点头表示理解。
太后又继续道:“还有慧贵妃是个很好的人,哀家希望你就是不让她坐后位,也尽量给她些体面,这三年来,她管理后宫井井有条,你要好好思量。”
皇帝沉默不语,他听出来了太后的意思,但心中却有些不甘,但…太后既然妥协,他自然也要给些交代,何况这也不光是给太后也是给前朝的交代。
“清叶,扶哀家去歇息吧。”太后不再理会,缓缓站起身来,由清叶搀扶着走向寝宫。
皇帝沉思后本想开口说什么,可看着太后起身离开,只能无奈地叹了口气。
“额娘保重身子,儿子先告退了。”
皇帝恭敬地向太后行礼,然后转身离去。
太后回到寝宫,意有所思地坐在床边,轻轻地叹了口气。
“清叶啊,皇帝真是糊涂了。你说说,那等女子小门小户的女子,如何能坐后位呢?真不知是何迷魂药,竟让皇帝对她多年念念不忘……”太后皱起眉头,眼中闪过一丝忧虑。
清叶站在一旁,默默地听着太后的话,没有发表任何意见。
她深知太后对于皇帝的一些行为心生不满,但毕竟皇帝乃是太后的亲生骨肉。自己身为一名普通的宫女,又怎能轻易插手干预呢?
须臾之后,清叶发现太后的情绪稍有缓和。
于是她侧过头,望了一眼窗外皇帝离去的身影,轻声安慰道:“太后无需过度担忧,相信皇上此去心中自有盘算。而且,如今这般争执只会损害母子之间的情谊啊!”
太后连连摇头叹息:“情谊又算得上什么,哀家唯一的期望便是他能够稳固地坐在那个皇位之上。
然而,他却似乎天真地认为,只要登上了龙椅,便可以高枕无忧。本以为叫清欢坐后位前朝也可安稳些,可如今却冒出个这样的女子来,那些朝堂中的老家伙们绝对不会善罢甘休啊……
唉,回想当年,都怪哀家过于仁慈,没有让皇帝了解后宫的丑恶。这才叫他以为当上皇帝靠的是他自个儿的功绩和品德。
实在是太天真了啊!”
清叶看着太后此时的模样,不禁回想起当年后宫的腥风血雨……后宫子嗣繁多,可除了当今皇上就只有七王爷和十六王爷活了下来,其余的都死了…
皇上虽未曾对谁动过手,可对手也不可能白白死去啊!
皇上还是…唉
“太后,有您坐镇,这后宫总不会至于出太大乱子。至于那闻氏若真是入了宫,不作妖便罢了,若是……咱们随便找个时间处理了便好。”
清叶的话让太后微微点头,她的目光透过窗户望向远方,仿佛看到了曾经的宫廷风云变幻。
太后深深地叹了口气:“这些年,皇帝的后宫在清欢的统理之下虽有些争斗,但还尚在平和,哀家也从未插手过。也不知晓这闻氏是个怎么样的性子。”
说起争斗,太后回忆起过往的年月来。
她想起了曾经的皇后,那个美丽而聪明的女子,却因为权力的争夺最终香消玉殒。
还有其他的妃子们,她们或因嫉妒、或因仇恨,彼此明争暗斗,不择手段地想要爬上更高的位置,可惜…
太后轻轻抚摸着手中的佛珠,喃喃自语道:“罢了,清叶你寻个时候出宫一趟去打听打听,那女子是何底细。”
清叶点点头:“是,奴婢遵旨。”
天子之位和后宫之位大同,那个位置又岂是这般轻易能坐稳的呢?
周遭虎视眈眈,稍有不慎便会落入虎口,届时难道断尾求生吗?
罢了,罢了,皇帝既然执意要娶,那便瞧瞧再说吧。
“清叶,闭宫。传出去就说哀家身子不适,不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