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奶奶看见了康穗,一瘸一拐的走过来,揽住了康穗的头,抱住了,才笑着道:“好孩子,奶奶就晓得是你,你的声音我认得!”
康奶奶的腿有点残疾,是生下来的时候就这样的,所以走路走得不太稳,但她就是用这样不中看也不中用的腿,在土里刨食,养大了三个孩子,还有钱支持他们大房到镇上去开铺子卖面条。
康奶奶的身高不高,矮矮的,也小小的,抱着康穗的时候,康穗还需要弯着腰。
康穗这辈子没有见过自己亲奶奶,爸爸康裕为了和皓越在一起,被家里单方面断绝了关系,后来康裕还带着康穗回去看过爷爷奶奶,他们也关着门,只当没有这个儿子和孙子。
皓越是被爷爷带大的,奶奶早些年死了,爷爷在几年前也死了,所以,算起来,康穗是没有见过奶奶的。
眼下他被这个矮小的老年女人抱在怀里,好像第一次体验到了来自奶奶的亲情。
康穗笑着,拍了拍康奶奶的背。
道:“奶奶真厉害,每回都第一个认出我。”
康奶奶放开了康穗,道:“厨房里还做着菜,奶奶再去给你做一个你爱吃的豆豉炒猪油渣!奶奶记得乖孙以前可喜欢吃这个了!”
康穗点点头,道:“辛苦奶奶了,我一回来家里的好东西可都遭罪了。”
康奶奶笑得眼睛都眯起来,道:“哪里的话,家里的好东西都是给乖孙留着的!”
说着,康奶奶又风风火火的出去炒菜了。
康穗看着情绪已经缓和的康大山,道:“爷爷,我先把这些东西搬到厨房里去,顺便送点过去给二婶,她带着几个弟弟也不容易。”
老爷子点点头,道:“行,你去吧。”
康穗把东西搬到了厨房里,又把给二婶一家准备的东西拿了出来,推开院门走了出去,康奶奶追出来喊道:“乖孙,记得早点回来吃饭啊!”
康穗点头道:“奶奶放心,我很快就回来。”
说着话,康穗已经走出去好几步了。
二婶一家自从分家后,就住在距离康爷爷一家不远处的山脚下,康穗走过去时,恰好看见二婶刘小慧出来院子外面倒水。
刘氏长得高高瘦瘦的,一张枯黄的脸上满是疲惫。
康穗扬起嘴角,笑着喊她:“二婶婶!”
刘氏扬起头,看见了夕阳余晖中笑容灿烂的康穗,连忙走过来开了把康穗引进屋子里去,一边还说道:“怎么今天回来了?是家里出什么事了吗?”
康穗摇摇头,道:“家里没什么事,就是单纯回来看看爷爷奶奶,顺便看看二婶,告诉家里人,我父亲回来了。”
刘氏一愣,脚步也慢了几步,抬起袖子,抹了抹眼睛,像是在擦不小心进入眼里的灰尘,道:“那感情好啊,回来了就行,这仗,是不打了吗?”
康穗继续摇摇头,道:“不知道呢,我父亲在战场上被人砍断了腿,没法儿打仗了,所以才被送回来的。”
刘氏担忧问道:“腿断了?那现在呢?怎么样了?还好吗?”
康穗点头,道:“还好,已经让大夫来看过了,养一阵子就好了。”
刘氏才放下心来。
两人走进了屋子里,康穗把手里提着的东西放在桌子上,道:“这是给家里带的东西,有一点小米,婶婶熬了粥,给家里人补补身体。”
刘氏拒绝道:“这,这怎么行,这多贵重啊,你拿回去,给你父亲熬粥喝,吃点好的,早点好起来。”
这个家境贫穷的女人,到现在还在担心别人家里的情况。
康穗道:“婶婶就收下吧,镇上面馆还有收效,家里也还能揭得开锅,这点东西你就留着慢慢吃,这几天家里活计多,不给小决,小禾,安安他们吃点好的,怎么干得动活计?”
刘氏和康富一共生了四个孩子,最大的女儿康乐已经嫁人了,嫁到了村长家里去。
还有三个孩子,二儿子康决,今年十六岁,三儿子康禾,今年十三岁,最小的孩子康安,今年才七岁。
康富被征兵带走的时候,康安才两岁,什么都不记得,也记不得父亲长什么样了。
一家子人,除了刘氏,没一个成年的。
家里日子过得十分清苦。
康穗这样一说,刘氏便犹豫了。
院子里又传来孩子们说话的声音,康穗看出去,原来是康决带着两个弟弟干活回来了。
几人见到康穗,都高兴的围上来,叽叽喳喳的说着话。
康穗也笑着回答了,过一会儿,康穗便起身回去了,奶奶还做着饭等他呢。
刘氏坐在凳子上,黯然神伤,都没来得及留康穗吃晚饭,过一会儿,刘氏才拿着东西进了厨房,包裹里,还有一条十斤重的肥肉。
刘氏一愣,眼泪又开始簌簌流淌。
这孩子是个好的,这么贵的肉,逢年过节也难得吃上一次的肉,他就这么拿了那么大一条来。
刘氏把肉切了,全部炼成了猪油留着炒菜吃,晚上还炒了一叠野菜猪油渣,最小的康安夹起肉,满脸惊奇道:“哇!娘!今天有肉吃啊!好厉害!”
刘氏鼻子酸酸的,点了点头,道:“嗯,是你康穗哥哥拿来的肉,安安以后长大了要对康穗哥哥好,知道吗?”
康安点点头,高兴道:“嗯,我会的!”
康禾和康决在一边低头刨着碗里的稀粥,白天干活太累了,晚上回来吃完饭就只想倒头睡觉了,实在没有小孩子这样旺盛的精力。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