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军开始清扫战场。
他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死人搬出河流,免得污染了河水。
重伤的吐蕃军人被杀掉,轻伤的被俘虏。
有一个小兵拖了具吐蕃军人尸身想爬上岸,因为个子瘦小,竟被尸体和铁铠重量又压倒在河水里,险些溺死,众人见状大笑。高韦德发现这人正是送马给自己的小兵,询问他姓名,小兵告诉他自己叫王希烈。
小兵这会儿倒不见机灵劲儿了,显得胆怯畏缩,高韦德将一柄嵌了金饰的匕首赏给他。
不过片刻,唐军已经将水渠毁掉了,戍堡内吐蕃军人咬牙切齿却毫无办法。
这天中午,唐军简单用了饭,喝了水。
裴行俭也席地而坐,跟众将闲谈上午的战争。
这一战唐军死伤四百余人,吐蕃死伤、被俘约有一千五百。
波斯王子一把揽住乌息,连声夸赞他用马槊挑死吐蕃人,感激他救命之恩。乌息根本不愿与吐蕃为敌,王子越吹嘘他越尴尬,但也只能嘴里谦虚,连连摇手要他别讲了。
午后,党九骑在马上,满目黄沙与红柳。
他在方才激斗中打累了,这会儿恹恹地望着唐军攻打空下的吐蕃戍堡。
这里今早就只有几十个人,大多已逃向仲崇所在的另一座戍堡,此时只剩几个吐蕃兵还在蚂蚁般徒劳无益地抵抗。唐军没有大的攻城器械,因此拿下戍堡需要攀上爬下,费了一些周折。待唐军大举进入,负隅顽抗的吐蕃兵全被杀得干干净净。
戍堡地下挖了很多地窖,储满了军粮。
裴行俭亲自巡视、检查了一番,然后命令取出一半,运到另一座戍堡外。
仲崇在戍堡中,正垂头丧气,突然看见唐军运来了很多粮草,上面还盖着吐蕃人遗弃在战场上的残破军旗。
他大惊失色,只见唐军点起火来,一边焚烧粮草,一边大声嘲笑。
裴行俭故意将粮草铺开点火,还对周围的将领们说:“仲崇此人太过蠢笨。他昨晚就该连夜搬运些粮食到两座戍堡中的一座,这样即便败了也不会损失这么惨重呀。”
唐将们乐得嘻嘻哈哈,仲崇气得快要疯了。
黑烟腾腾,无数粮草化为乌有。
这场大规模焚烧对吐蕃士气简直是毁灭性的打击,吐蕃人破口大骂,纷纷将石灰粉与砒霜包进罐子,与毒箭、火矢一起,不断从垛墙上投向唐军。可惜离得太远,这些东西砸不到也射不中唐人。
在戍堡下,一个时辰之后,吐蕃人囤积起来的东西终于被烧干净了。
仲崇被熏得头晕目眩。
在他的故乡,一小袋口粮就能让父母将儿女卖作奴隶。可是战争理所当然毁灭一切。万一这座戍堡被攻破,他也得将堡内粮草辎重全部烧毁,不能留给唐人。
直到傍晚,唐军也没有搬出什么攻城器械。
仲崇这才明白了:唐军昨晚没有直接进攻的真正原因,是如果他们来打戍堡,就会被看出并未携带攻城器械。
仲崇心知,今天惨败伤了元气,眼下只有忍耐、死守。
戍堡内军械很多,但凡有唐军靠近,吐蕃兵便居高临下用各种武器攻击。不过,除了远远施放火箭,唐军似也并不着急进攻。
就这样,一天很快过去了。
夜里,已经精疲力竭的仲崇等来了一个好消息。
有人攀进戍堡中,告诉这位吐蕃将军,不用等待六天,救兵马上就来了!
原来,仲崇派去向禄钦陵求援的吐蕃兵,在路上遇到一支运粮队伍。这支队伍原本要进更南面的一座戍堡,过几天才会送粮到这里,听得消息,决定立即赶来援助。
这一行总共一千五百多人,已经开始急速行军。不出意外,后天清晨就能到达,遣人提前来报知。
仲崇一边大喊天助,一边气恨不已:早知这么快就有援军,何必急着跟裴行俭决战?
这天夜里,还发生了第二件奇事——干旱的沙漠边缘居然下起了细雨。
戍堡里储存的水已经快用尽,正担忧的吐蕃兵们喜出望外,赶紧拿出各种器具接水。
这稍解燃眉之急,仲崇心里却更焦躁了:如果自己多守一天,哪儿会沦落到如此境地?
从戍堡上眺望,唐军营地安静异常,几乎看不见火光。雨夜之中,望哨的士兵也不走动了,只有黑暗与沉寂。
仲崇的部将问他,要不要夜袭敌营。
仲崇恨得咬牙切齿,在戍堡的垛墙上气鼓鼓地走来走去。
他已经明白,自己被裴行俭摆了一道。
裴行俭迫他出城的真正目的,就是速战速决,以免发生不利的状况,而他中套了。
他恨不得立刻冲下去与唐军大杀一气,但再三犹豫之后,断然说:“不行!”
这天夜里,无星无月。
裴行俭专门布置好了埋伏,等仲崇劫营。
然而等到第二天天亮,仲崇也没有冲来。裴行俭颇觉失望,认为雨下得不妙,且吐蕃援军说不定会比预计的早到。
他命令穆春圭等人去四处探一探,看附近有没有什么异样的情况。又要张愿儿与刘炳扮作本地猎户,带上鹰,去看看吐蕃有没有援军。
裴行俭望着戍堡上风中招摇的军旗,有了新的决断。
他攻打此地,最初的目的是要烧掉屯粮,以免他领兵去打西突厥时,禄钦陵趁机入侵安西。可是现在他决定,要一鼓作气,杀死仲崇,尽灭吐蕃军,最好给禄钦陵一个教训,令他在几年内都不敢进入西域!
党九来归还射月弓。裴行俭说要奖赏他射杀吐蕃将军的功劳,这柄宝弓就送他了。
裴行俭也知道,党九能如此这般射死雪措,是由于雪措怀必死之心血战多时。如果还想要击杀仲崇,原样照搬是不可能的,必须有别的办法。
这一天,唐军依然在戍堡外列阵,仲崇干脆偃旗息鼓,甚至不亲上垛墙了。
仲崇睡了一觉醒来,不见岗哨报告任何消息,登上棱堡一望,发现唐军居然在演练队伍。
唐军全部是黑色军服,靠抹额和旗帜区分各支队伍。几位将领用令旗和号角指挥,分别操演几支骑军和步阵,威风赫赫,杀气冲天。裴行俭的大纛直立中军,他骑着马各处检阅。
仲崇一看更烦恼了,干脆又躺回去闭目养神。
到了傍晚,又一个吐蕃人悄悄潜进堡中,告诉仲崇,援军明日辰时能到达,主将问双方届时如何会合?
仲崇想:这要如何接应呢?
如果自己不出戍堡,这一千五百多骑兵会被裴行俭的四千兵马打败在野外,因此必须出战。两面夹击,胜唐军于城下,这是最好的结果。还有一个办法是让援军半夜悄悄进入戍堡,不过这要避开唐军耳目,非常困难。
然而,此时又有探子来报,明天午后,裴行俭的粮草辎重队伍也会赶到。这支队伍看起来有一千人左右,走得不快不慢,中间有很多辆大车,还有大量马匹。
仲崇气得又叫骂起来。
唐军的攻城器械有抛车、登城梯、破城锤等很多种,威力奇大,各国都尝过厉害。有这些东西,普通城池都难以守住,何况戍堡?这些东西体积巨大,拖运非常麻烦,可是一旦使用起来,哪怕吐蕃军有援兵也抵挡不了。难怪裴行俭这两天都列阵不攻,就等着东西送来。这么说,明天他也很可能避战,干脆放吐蕃军会合,然后再进攻。
骂了一会儿,仲崇突然灵机一动。
他一瞬间想出了一个绝佳的主意。
裴行俭纵轻骑直击戍堡,固然速度奇快,令吐蕃不及求援,但让粮草辎重落在后面,其实也是非常危险的举动。仲崇知道,裴行俭过去打仗就曾被劫过粮草辎重,这一次,他的押运队伍如果只有一千人,且多是胡商,那是很容易被吐蕃军打败的。
如果能烧掉这些辎重,尤其是攻城器械,戍堡就会安全很多。
用不了多久,禄钦陵的援军也会赶来,只要再多守两天,就能有转机。
仲崇思虑片刻,决心已定。
他命报信者回去告诉吐蕃援军,不要进戍堡,直接到安夷城附近埋伏,只等唐军运送粮草辎重的队伍一过,就抢夺车辆烧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