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吉儿汗一路逃回大帐,心情低落,朝臣一片绝望的情绪,看着一个个中枪落马的草原勇士,杨吉儿汗心中的那份骄傲荡然无存。
明军骑兵的凶悍让他战战兢兢,摆在他面前的,只有妥协一条路可以走。未免迟则生变,杨吉儿汗立刻派出使者,快马加鞭奔至明军大营乞和。
优势在我,大明帝国对来使一番训斥之后,趁此机会提出诸多条件。
第一条,阿来木托城及以东北至天山脚下的土地尽归大明所有。
第二条,重新划分疆界,以巴尔喀什湖中线为界,东侧为大明领土。
第三条,租借巴尔喀什湖畔的巴尔喀什城五十年,附近的铜矿开采权,双方共有,各凭本事开采,不得干涉。
第四条,哈萨克汗国需要暂时让出巴尔喀什城到乌拉尔山脚下数十座城池,让大明帝国驻军。
第五条,沿途大明帝国将修建公路铁路,所有基建用地,租借给大明帝国一百年,而且哈萨克汗国要支付七成维护费用。
……
朱辰钰狮子大开口,所提条件赤裸裸的昭示出一个目的,那就是强占哈萨克斯坦,控制对方的经济和军事。
对此,杨吉儿汗束手无策,只能一一接受,至少,他的大帐还在。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远离阿来木托的小玉兹对这样不公平的条约非常不满,认为杨吉儿汗是一个怂货,根本不值得去追随!
……
这个不平等条约在巴尔喀什城签订,即刻生效,明史档案称《明哈巴尔喀什条约》。
条约签订的档口,大批明军源源不断的开往巴尔喀什城和阿来木托城,这两个城池相隔不是太远。
虽然两座城在哈萨克汗国看来已经算是大城,但是朱辰钰看来,就很不满意,这两座城在她看来实在是太小,太弱。
为了充实新占的土地,朱辰钰下令,新领地暂时租借给西域王朱自成,让他想办法迁移一百万汉民过去,开垦紫霞谷流域的田地,配合帝国建立西域建设兵团。
现在的大明,疆域辽阔,国库充盈,最缺的反而是人口,朱辰钰想尽办法鼓励生育,生孩子有奖励!生个十个八个的,那就是国家功臣,一等功。
西域王早就建国,称西夏国,这次可不是党项人的西夏,而是汉人的西夏国。在民族问题上,朱自成跟朱辰钰一样,有着自己的坚持。
二人都是彻头彻尾的民族主义者,掌握大权的必须是汉人,这才满意。
少数民族受到严重打压,朱自成效仿大明帝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实际上就是剥夺少数民族的生育权。
即便西域人烟稀少,汉人少的可怜,但也不允许少数民族生育后代。这一切,只为将来本族的兴盛腾出空间。
很快,以巴尔喀什城为跳板,大明帝国开始了轰轰烈烈的西域大开发,本来人口不多的哈萨克汗国,被朱辰钰征用了七成以上的青壮人口来修建西征之路,包括发展据点城池。
大明帝国有钱有粮,完全养得起这些哈萨克劳工,毕竟大明帝国只需要让他们吃饱穿暖就可以。
为了充分利用这些劳动力,朱辰钰出手干涉哈萨克汗国的内政,逼迫对方制定新的税法!目的是减轻哈萨克贵族对这些普通民众的盘剥压榨。
这个办法一出,俘获大批民心,哈萨克人都不知道该效忠哪一个皇帝了!从阵营来说,他们应该忠于大汗,但从实际来说,大明女皇给他们稳定的生活,比大汗对他们都好!他们羡慕大明的子民,居然拥有这么一位目光远大的英明皇帝!
大明十七年春,经过将近一年的建设,大明帝国稳固了在哈萨克汗国的统治地位,大批部队进驻哈萨克汗国,所有明军要塞实现无线电和电力的互通,一条公路,一条铁路,将各个要塞串成一串。
简直固若金汤!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帝国为西夏国大开绿灯,资源共享,依托哈萨克汗国境内的明军要塞,朱自成带领军队向西向南,一路征伐,占领大片领土,不到一年时间,征服了吐蕃全境,占领了阿富汗全境,从原来的金帐汗国分裂出的小国家全被收服。
此时的西夏国,可以称之为中亚的桌面清理大师,一顿操作猛如虎,中亚出现了一个大统一政权——西夏。
四月,一件大事发生了,沙皇俄国换了皇帝,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的儿子,费奥多尔·阿列克谢维奇继任沙皇俄国皇位,他就是费奥多尔三世,彼得一世的哥哥。
此刻,彼得王子还没出生。
沙俄帝国新任沙皇能力尚可,但限于其知识水平和眼界,短期内令沙俄崛起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另外一个,费奥多尔三世体弱多病。
沙俄与奥斯曼帝国的冲突陷入了焦灼状态,起因是奥斯曼帝国已经探明,遥远东方有一个明帝国已经将触角伸到了乌拉尔山,像一只饿狼一样盯着克里米亚,威胁着奥斯曼帝国的后方,暂时,这只饿狼还没有行动!
华夏有句古话,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奥斯曼帝国就有这种被惦记的感觉。
这让奥斯曼帝国的大维齐尔(奥斯曼帝国官职名,相当于丞相)如坐针毡。
咬人的狗不叫,明帝国这只大狗很有威慑力,大维齐尔很想知道明帝国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要陈兵于哈萨克汗国前线。他几次派出使者,打算套一套明帝国的话。却都被明军拒绝了。
实际上明军只是在悄悄地集结兵力,西征补给线的建设工作已经接近尾声。一旦军队集结完毕,就是大明帝国大发龙威的时刻!
奥斯曼帝国还是有能人的,有人嗅到了危险的气息,迅速建议奥斯曼帝国第十九任苏丹——穆罕默德四世收缩兵力,严密监控明帝国动向。
此时的穆罕默德四世正当年轻,二十出头的精神小伙,一股子莽劲,好在奥斯曼帝国此刻处于大维齐尔主政时期,经验丰富的大维齐尔柯普鲁律·法齐尔·艾哈迈德·帕夏主持大局,使得情势有所改观。
艾哈迈德是一个很稳重的人,心思深沉但性格柔和,他施政风格属于温和派,正因如此,奥斯曼帝国内部矛盾大大减少,这也是帝国近些年能够力挫沙俄,暴打乌克兰,克里米亚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