唢呐声声,朱辰钰一颗心却沉淀下去,归于平静。她没忘这一遭想要完成的夙愿。
江山?美人?我都要!
与董彦完婚,了却朱辰钰一桩心事。下一步就该带着美人打江山了。
先收服大西军,将李定国,孙可望一班人统统纳入麾下,然后把潞王揪出来,控制他,挟天子以令诸侯!
有了对大势的判断,又有一颗现代化知识武装的脑子,朱辰钰虽女子,却也是很能打的!
教员不是说过嘛,枪杆子里出政权,哪个不服,就打到他服!
“吉时到,新妇下轿了。”主婚者提醒了一句,朱辰钰才将放飞的思绪拉了回来。
接下来便是婚礼重头戏,拜堂,这一关过了,婚姻即刻生效,朱辰钰终于摆脱了单身狗的命运。
洞房花烛夜,嗯,没什么好说的(此处省略五千字)。
第二天一大早,天刚蒙蒙亮,朱辰钰再次被肖家姐妹拉起来,又是一番梳洗打扮,穿上华丽丽的大礼服,在一众董家亲族的陪同下,来到了董家祠堂。
这祠堂经过了整修,有宗族专门派人维护,香烟颇盛。
新郎新娘共同祭拜祖宗,这一番叩拜大礼走下来,累的腰酸,也幸亏朱辰钰有武艺在身,换个娇小姐来,估计能累晕在现场。
繁文缛节,真的是繁文缛节。
见祖祢完毕,接下来就是见舅姑。
这舅姑可不是舅舅和姑姑,而是指公婆。公公称舅,婆婆称姑。
朱辰钰随董彦回到家,一些供桌已经在当院摆好,周围都是负责礼仪的服务人员,各型各色约莫十几号人,董父董母端坐于堂上,神色端庄中透着严肃。
朱辰钰也是经过训练的,如何优雅的行礼,又如何调整自己的面部表情,她是门儿清,总之一句话,她的表现完美无缺,挑不出一丝毛病!
董父董母皆是心中喜悦,这新媳妇令他们很满意,果然,我儿的眼光就是好,这么好的媳妇真是万里挑一。
封建礼教自然是禁锢女人地位的枷锁,而且有些恶婆婆会故意刁难媳妇,令婆媳关系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可除了礼教,人也是有情感的,并非每个婆婆生就是恶人,喜欢刁难媳妇,董母显然在这方面就非常开明,对待朱辰钰十分和气。
礼仪一毕,便宣告朱辰钰真正成了董家的一员,董母拉着新媳妇,左看右看,嘘寒问暖,讲些家常之事。
董彦一颗心也落到肚子里,事实上,董父董母又不是傻子,新媳妇的来路,两个人已经竭尽全力去了解过了!
这新媳妇别看是一副文文弱弱的大家小姐模样,背地里可是杀人不眨眼的豪强,川西匪患皆是由她解决!
这样的人物,他们两个如何招惹的起?新婚大喜之日,只要儿子喜欢,还有什么不满意的?更何况,这新妇可是十足的富婆,嫁妆够他们吃一辈子。说不好,还有更多的银子没拿出来呢!
旁人不知底细,只道董家主母慈眉善目,新媳妇知书达礼,一家人互敬互爱,一团和气。
宴请乡邻亲朋的宴会果然也没有令人失望,董彦下了血本,把该请的不该请的都招待了一遍,一时间乡里皆称颂董家会做。
二人腻腻歪歪渡过了新婚蜜月期,初尝禁果的热情消退之后,朱辰钰的复兴大计便提上了日程。帷幔之中,枕头边儿上,朱辰钰试探性的讲述了她的计划。
当然她不会直说她要挟天子以令诸侯,也不会直接撺掇董彦造反。毕竟忠君思想在董彦的心里始终是占据了大部分位置。
朱辰钰深知,让董彦转变观念非一朝一夕的事,她只是顺势而为,将蜀中形式和天下大势仔细剖析给老公听。
关于电报,关于爆炸箭,连臂弩,一些她所鼓捣的奇怪玩意儿,用最通俗的语言帮助董彦捋顺了一遍。
直听得董彦张大嘴巴,瞠目结舌。董彦是聪明人,虽没有现代科学的知识,也不妨碍他短时间就能科学入门,朱辰钰是用阴阳五行学说来解释电学的,恰好很符合当世之人的世界观。
董彦当面儿挑起大拇哥,赞道:“夫人真乃神人也!吾董某人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不得不说,长的漂亮又会撒娇的女人最为致命,董彦英明神武,也架不住朱辰钰这样的“狐狸精”,当下便被朱辰钰拿捏的五迷三道的。真所谓言听计从!
董父董母也有一个基本原则,吃喝不愁,婆媳关系也很好,新妇很上道儿,唯一的念想儿就是催孙子,成家立业,延绵子嗣,此乃当务之急。
古代也没有夜店酒吧之类的可供消遣之所,朱辰钰自然无法只顾享乐,不生孩子,反之,她很想为董彦哥哥生个儿子。
二人也很努力,耕耘不辍。可这生娃,也得讲究天时地利人和,不是想生便能生的!
在董家盘桓了一月有余,日子来至弘光元年十月初四,朱辰钰估摸着宏光朝廷已经危在旦夕。清军不日南下,时间再也耽搁不起。
夫妇二人辞别二老双亲,携着人马回奔重庆府,那里还有个坐镇的陈士奇,况且对大西军的离间之计还没有真正的发挥威力。
朱辰钰必须早做打算,一回驻地,交割了传令和剿匪的差事,朱辰钰便自领了组建电报营的任务。这事情别人靠不上,必须她亲自执牛耳,真是缺人才啊!
电报营主要成员就是黑龙山和明月峡的山匪们,这些人多少有些功夫在身,高来高去不在话下,执行刺探任务再合适不过。
唯一的问题是,这些绿林人不容易管束,忠诚度不足,要让他们做到令行禁止,没有一些手段肯定不行。
朱辰钰恩威并施,提高了个人待遇,又以武力压服不尊号令者,最好的办法却是以这些人的亲属为质,电报营的人选都是精心安排的,独行侠一概不要。在剑门关开辟了一处营地,专门安置这些人的家眷,并且待遇很好。
虽然知道这是朱辰钰禁锢人心的手段,但这些人也心甘情愿的卖命,他们也想的明白,有朱辰钰首领这高个子撑着,天还能塌下来?如今家眷们有吃有喝,安然无忧,还有什么不满足的?造反?为什么要造反?离开蜀地,真就有更好的去处?
想通了之后,电报营的建设顺利的很,通过集中培训,朱辰钰教会了他们如何使用有线电报,如何使用活字密典。建立巡线大队,保障线路畅通,分区分片的建立据点,把个川蜀之地牢牢地监控起来。
当地进山的猎户们首先就发现了这些奇奇怪怪的黑色杆子,杆子顶上挂着两根铜质的细线,外头裹着棕红色的油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