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推移,韩魏赵三国虽暂时得到一些铜铁补充,但内部贪污腐败严重,国力更加衰弱。
而秦国得知三国窘况,加大进攻力度。三晋士兵拿着勉强拼凑修复的武器,士气低落。战场上,秦军以精良的装备和高昂的士气长驱直入,三晋岌岌可危,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而那些权贵们却仍在盘算着如何获取更多私利。
月余以后,邯郸城中再次收到了从秦赵边境传来的消息——那里极度缺乏铜铁等战略物资。
一直坚守在前线、迟迟未能得到铜铁供应的李牧此刻心急如焚。然而,眼下战况异常焦灼,他根本无法抽身亲自返回邯郸面见赵王,无奈之下,只能接连派遣了好几拨斥候火速赶回邯郸,恳请赵王尽快拨付铜铁以解燃眉之急。
此时的赵国都城邯郸城内,赵偃正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般,在那气势恢宏的大殿上来来回回踱步不停,绞尽脑汁也想不出究竟该如何妥善解决这迫在眉睫的铜铁短缺难题。
终于,满腔怒火无处发泄的赵偃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焦躁与愤恨,他气急败坏地传旨召见了郭开。
不多时,郭开便匆匆赶到王宫觐见赵偃。一见面,只见郭开满脸委屈之色,连忙跪地叩头并哭诉道:“大王,微臣已经竭尽全力啦!为了筹集铜铁,微臣不但将整个邯郸城翻了个底朝天,仔细搜刮了每一处可能藏有铜铁的地方。”
“甚至还派出人手,将咱们赵国境内几乎所有的大小城池统统都搜了个遍呐!可是如今,民间确实已经再也找不出更多的铜铁可供调配使用啦!”
说到此处,郭开稍稍停顿了一下,紧接着又补充道:“而且那齐国和燕国畏惧秦国的淫威,都不敢向我们赵国伸出援手提供援助。如此一来,我赵国境内实在是没有多余的铜铁能够送往撩杨了啊,请大王明鉴!”
尽管赵偃对郭开这番言辞心存疑虑,但苦于手中并无确凿证据能证明对方所言不实。于是乎,他只得狠狠地瞪着眼前这个让自己大失所望的臣子,怒气冲冲地吼道:
“哼!寡人可不管你到底有没有尽全力,总之半个月内,如果还是不能给寡人弄来足够的铜铁物资,寡人定要将你的府邸查抄一空,绝不姑息迁就!”
说罢,赵偃就欲拂袖而去,跪在地上瑟瑟发抖的郭开呆若木鸡般愣在了原地。
郭开面色愁苦,刚要向赵偃哭诉自己所遭遇的种种难处时,突然,从宫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只见一名寺人气喘吁吁地快步走来,他来到殿前,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高声禀报:“启禀大王!宫外有紧急要事!韩、魏两国来使,此刻正在宫外等候,他们欲面见大王!”
赵偃听到这个消息后,原本就有些烦躁的心情愈发沉重起来。他微微皱起眉头,心中暗自思忖着这突如其来的拜访究竟所为何事。稍作思考之后,他挥了挥手,示意身旁的侍从去将那两位使臣宣进宫内。
不一会儿,两名身着华丽服饰的使臣便踏入了宫殿之中。他们恭恭敬敬地走到殿中央,向着赵偃行了一个大礼。
礼毕之后,那位韩使向前迈了一步,率先开口说道:“大王!如今天下局势动荡不安,我韩、魏国都与赵国一样,面临着困境。”
“由于铜铁短缺,我韩国战力受限,愈发难以抵挡虎狼之秦的进攻,如果三晋不能齐心协力、共同应对这场危机,恐怕都会被秦国逐一吞并,亡国之祸近在眼前呐!”
紧接着,魏使也赶忙附和道:“是啊,大王!韩使所言极是。”
赵偃听了两人的话,不禁冷哼了一声,没好气地回应道:“哼!你们所说的这些情况,寡人又岂能不知?可是现如今铜铁短缺,难以寻觅,寡人还以为韩、魏两王能有什么好的办法!”
这时,韩使连忙接过话茬儿,急切地说道:“大王息怒,请听外臣一言。依外臣之见,眼下当务之急乃是三晋应当摒弃过往的嫌隙和恩怨,同心协力商议出应对之策才行。”
“依外臣愚见,三晋可以联合派遣使节前往齐国,务必想方设法说服齐王,为我们三晋提供所需的铜铁!如此一来,或许还有一线生机能够抵御强秦的进攻。”
赵偃眼中闪过一丝光亮,然又忧虑道:“我赵国已然出使过齐国,齐王坚决不允。”魏使接着说:“先前是赵国一国出使劝说,今日是我三晋联合出使劝说,齐王定然会重新考虑。只要我等详解其中利弊于齐王,定然能够说服齐王!。”
赵偃沉思片刻,缓缓站起身来:“二位使臣之言不无道理,寡人这就派遣使臣与二位一起共赴齐国!”韩、魏使臣对视一眼,欣然告退。
韩、魏二使离开以后,赵偃冷静了下来看向郭开说道:“郭开,你...算了...”。
赵偃紧皱眉头,满脸嫌恶地看着眼前涕泗横流、狼狈不堪的郭开。那模样简直让人无法直视,更别提让这样的人代表赵国出使齐国了。
赵偃心中暗自思忖,如此状态的郭开怎能担此重任?只怕会坏了大事。想到此处,他缓缓摇了摇头,无奈地摆了摆手,冲着郭开不耐烦地喊道:“罢了罢了,你速速退下,回去好好琢磨一下该如何筹备铜铁之事!莫要在此丢人现眼了!”
郭开如蒙大赦一般,连滚带爬地退出了大殿。待其身影消失不见,赵偃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着自己烦躁的心绪。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最终决定选派另一位大臣——赵葱前往齐国出使。
赵葱领命之后,深知此次任务至关重要且时间紧迫。听完赵偃交代完事情原委,他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刻起身告辞。
赵偃站在殿门口,看赵葱渐行渐远的背影,心情愈发沉重起来。他心里清楚,若是此番能够顺利求得齐国的援助,那么韩、赵、魏三国或许还有一线生机;可倘若此行失败,赵国乃至整个三晋之地都将面临灭顶之灾,亡国之日恐怕就在眼前了。
与此同时,在赵国边境地区,李牧正带领着众将士苦苦坚守。由于物资匮乏,他们不得不想尽办法节省每一份可用的资源来维系这条脆弱的防线。
李牧下令让士兵们收集战场上那些已经损坏的兵器,送回后方的熔炉重新铸造。尽管这些回收而来的破旧兵刃数量有限,对于庞大的战争消耗而言不过是杯水车薪,但总好过坐以待毙,多少也能解一些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