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乔氏一行人早上出发,临近中午的时候便到京郊庄子。
阿依已经带着人等在了庄子外面。
一行人下了马车,阿依便领着人进了庄子,住进了事先分配好的院子。
闵乔氏毋庸置疑,住进了主院。和侯府主院的庄严肃穆不同,这里的主院除了宽敞之外,也是草木繁茂,曲径通幽。
乔远遥带着周氏住在主院东北方的翠竹园,院如其名,里面栽种这一片翠竹林,郁郁葱葱,霎时好看。
苏蓉蓉则是住进了主院后面的西景阁上,小院特色是奇山怪石嶙峋,小桥流水相依,主体阁楼地势较高,勉强算得上是修建在半山腰上。上到阁楼举目四下,能将半个庄子的景色尽收眼底。
本来苏蓉蓉想让未佳与她同住的,可想到未佳双腿不便,便按捺下了心思。
可她的心思太好懂。
未佳请示了闵乔氏,得到应允后,主动搬去了西景阁。反正她也不能走动,给她一个开阔的房间,方便下面人来给她汇报差事就行。
于是,苏蓉蓉欢欢喜喜的迎来了未佳同住。
至于木槿母子,闵乔氏单独给他们准备了院子。乔远遥母子是邀请他们同住。可都被拒绝了。
在问清了那些孩子住在哪儿之后,木槿就带着防风一起住了过去。
孩子们住的院子位置庄子西南角的外院,临近庄子西南角门,宽敞、开阔,出入方便。
从那些孩子住进来开始,闵乔氏就没想着限制他们的行动。
就像之前离开的那十来个孩子,阿九跟闵乔氏禀报之后,闵乔氏也没有多管,只说人各有命,随他们去吧。
剩下的孩子倒是都安安分分的留了下来。
偶尔有人会跑出去,但更多的人还是习惯了待在了院子里,足不出户。
曾经的囚禁、虐待、严苛训练带来的深刻记忆,并不是一时半刻就能消除了。
看到多日未见的木大夫,所有孩子几乎都迸发出强烈的热情,仿佛瞬间找回了生命力。
看着这些从苦难中挺过来的孩子,木大夫眼中满是柔情,心里也暗下决心,要让他们在这里重获新生。
闵乔氏是不管那么多的,带着方嬷嬷进了主院,简单洗漱了一番,便让人送了午膳上来。
方嬷嬷习惯性的接过丫鬟手里的碗碟,给闵乔氏盛饭、布菜,却被闵乔氏拉住了手。
“行了,你现在已经不是我身边的方嬷嬷了。这些事交给丫头们便是。”
说着,拉了人坐下。
一旁伺候的阿思也连忙从方嬷嬷手里接过碗碟,熟练的给闵乔氏盛了小半碗饭,笑着附和道:“方嬷嬷,您坐着陪太夫人用膳就好。”
说着,又拿起碗要给方嬷嬷也盛了一碗。
方嬷嬷连忙站起身去抢阿思手里的碗勺,“哎哟,我自己来,我自己来。怎么能麻烦阿思姑娘给我盛饭?”
阿思可是专门伺候太夫人用膳的大丫头。给她盛饭算怎么回事?
方嬷嬷有点惊慌。
却引得闵乔氏和阿思双双大笑起来。
“你这老货,以前在松鹤堂跟着我听戏赏曲,吃瓜喝茶的时候,也没见你这么拘谨,这会儿怎么反倒不自在起来了?”闵乔氏打趣道。
阿思夜跟着附和:“就是,方嬷嬷,您咋还管我叫阿思姑娘啊?您可别这么叫我,怪生分的。也不怕太夫人恼了您?”
方嬷嬷不好意思笑了笑,“我这不是怕自己太忘形,恶了太夫人和你们吗?礼多人不怪,我总得时刻提醒自己,能有今日都是靠了谁的恩典不是?”
相处几十年了,闵乔氏自然知道方嬷嬷的心思,不以为意的摆了摆手,招呼人坐下,“行了,我跟前现在没那么多规矩。你别觉得你跟着来庄子是给我添麻烦,相反,你能来陪我说说话,聊聊天,我高兴还来不及呢。”
“底下的丫头也只有欢迎你的份儿,没谁会嫌你麻烦的。你就安安心心的陪我住下。”
阿思也笑着劝慰:“方嬷嬷跟在太夫人身边几十年了,可比我们这些人细心。有您陪着太夫人,我们底下人或一时有什么思虑不周的地方,您也好提点提点我们不是?”
阿思将饭碗恭恭敬敬的放在方嬷嬷面前,笑呵呵的说道:“方嬷嬷能陪太夫人一起来庄子上住,我们可欢迎了。不止是我,阿依、阿双她们也是。真的,绝对没骗您!您就安安心心的住下吧。”
说着又往方嬷嬷面前的碟子里夹了一筷子菜。
直到这时,方嬷嬷才算是稍稍放心,脸上的笑容也透出几分松快来。
这次腆着脸跟来,她是不担心太夫人的,就怕太夫人身边伺候的人不待见她。
以前在府里没出去还好说,她还能仗着资历和身份,对这些丫头指手画脚。
可现在,她已经不是太夫人身边的管事嬷嬷了。现在还往太夫人身边凑,只怕要被人嘲笑打秋风的,或是讨好献媚的。
当然,被嘲笑,她是不怕的。她怕的是这些丫头怪她给她们添麻烦,事后在太夫人耳边说她不好的话。
这些丫头伺候太夫人这个正紧主子也就罢了,再伺候她,能乐意才怪呢!
她心里门儿清,他们一家现在虽然脱了奴籍,可还是无根无萍,想要在京城这一亩三分地好好过活,始终都离不开太夫人的照拂。
所以,她不能恶了太夫人,更不能恶了太夫人身边伺候的这些丫鬟。
***
闵乔氏去了庄子上养伤的事,闵悦希头两天就知道了。
闵乔氏离开的时候,她带着吴氏到大门口送行,还提前准备了一些吃食,让人一起带上。
端的是行事周全,叫人说不出错处来。
闵荣晚上回府之后,还特意来了凌云阁,当面夸赞了一番。
没办法,闵乔氏两次出行对比太强烈。
上一次,闵乔氏下江南,人都出城了,他才知道闵乔氏要离京。被人看了不少笑话。
这一次,虽然闵乔氏同样没提前通知,但是闵悦希时刻关注着松鹤堂的动静,闵乔氏一有动作,她就知道了。也提前告知了闵荣。
还特意叫人对外放了话,说宣平侯府正值多事之秋,为了能让闵乔氏安心养病,这才将人送到京郊庄子上去住一阵子。还为闵荣博了些思虑周全、有孝心之类的好名声回来。
如果一开始让闵悦希接手侯府的事务,闵荣只是迫于无人可用和闵乔氏的话,那经过这几天的事,闵荣也算是正视了这个大闺女的本事。
见父亲心情大好,闵悦希又顺着说了好一会儿无关痛痒的废话,这才正色说道:“父亲,孙家要守孝三年。您看,二妹妹和孙家的亲事,是不是趁着热孝期间赶紧把事给办了?”
“不然,三年后二妹妹都该十八了。而且,时间太长,也不知道孙家那边还认不认这门亲事。”
若是不认,何氏母女就彻底成了废子!没用不说,还膈应人!
虽然没有明说,但闵荣也听出了她话里的未尽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