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敌当前,青龙山风声鹤唳。
连山寨的居民听说了,也都陷入恐慌。
很正常,毕竟双方人数对比相差太大。
朱江决定先要稳住内部。
他和陈明礼以及三个小队长先开了一个战前会议。
朱江说:“弟兄们,现在我们面临我们自卫队成立以来最大的危机,整个山寨人心惶惶,在座的各位如何想,我不知道。但我要告诉大家的是,越是在这个时候,我们这些领头的,越要镇定。
首先,我们要有自信。敌人人数多,但这并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在座的里面,老赵是跟着我从果敢一路过来的,哪一仗我们不是以少胜多?
现在我们武器弹药充足,武器的精良肯定超过敌人。部队人数虽然不多,但经过了多次战斗,而且最近经过了训练,人员素质有了极大的提高。再加上山地作战,人数多也不一定摆得开,不能形成人数优势。
综合分析上述因素,我认为我们完全有信心打败敌人。”
陈明礼接着朱江的话说:“我同意朱队长的分析。决定战争胜负的,从来不是人数的多少。就是我们退到缅甸的国军,在缅泰边境也以少胜多,打败了缅甸政府军。只要大家服从指挥,团结一心,一定会取得这场战斗的胜利。只要我们打败这次的土司联军,我们就在缅北打开了局面,所以,这反而是我们的机会。”
朱江和陈明礼的分析说服了其他三人,他们脸上的表情明显不再凝重。
然后,就迎战措施,他们做了具体安排。
确定由赵治进担任战前侦察组队长,带领侦查人员提前下山侦查敌情。当天赵治进就带人下山了。
陈明礼负责组织山寨居民疏散,提前安排好疏散路线,准备好疏散时携带的物资,一旦开战,可以迅速疏散。
另外,组织所有人将弹药库的武器全部搬到山寨后面的树林之中,临时搭建一个仓库存放武器,并从山寨居民中挑选二十个人作为后勤人员,战时负责给前线运送武器。
朱江让陈明礼带几个人负责看守武器弹药,战时运输弹药。这也是一个重要的工作,交给陈明礼朱江放心。
青龙山上面的范围其实很大,但目前上山的路线就是现有的一条。至于其他方向,理论上是有上山的路线,但没有现成的道路,要上山必须临时开路,难度很大,不是特种兵很难执行这样的任务。
但朱江还是派人在山寨的其他方向进行侦查,以防敌人突袭。
为了充分发挥自己这方武器装备的优势,朱江从队伍中挑出五人担任巴祖卡射手 ,一人配备一个助手。五人中有一人以前使用过巴祖卡,朱江就叫这人负责教其他几人操作。好在巴祖卡操作简单,几人很快就掌握了。
朱江还从队伍中挑选了两名射击准度相对较高的两人担任狙击手,这两人还不能说是神枪手,但比一般人的射击水平要高很多,虽然没有经过狙击手的专门训练,但朱江对他们稍加指点,让他们最短时间掌握狙击的主要要领。并告诉他们的目标,主要是敌人的首领和重武器的操作手。
剩下的人,全部配备加兰德半自动步枪和手雷。因为加兰德步枪射程远,远程打击敌人效果比汤姆逊冲锋枪要好。
如果敌人进入二百米射程,后勤队可以随时将冲锋枪送到前线,战斗人员可以换用冲锋枪对敌人进行猛烈扫射。
朱江告诉全体自卫队队员,这次的战斗,要对敌人实行火力压制,不吝惜弹药,对这帮土司土老帽进行降维打击,要把他们打怕。
众人虽然第一次听到降维打击的说法,但也明白大致意思。
自信在队伍中蔓延。
战斗的准备已经做好,静待敌人到来。
第二天下午,前去侦查的小队回来,带回前方的敌情。
土司联军大约四百人,正往青龙山前进,大概当天晚上可以到达山下。
联军人员武器装备五花八门,没有重武器,但有几挺机枪。机枪应该就是土司联军的强力武器。
目前应该可以确定,进攻的方向,就是现有的这条路。
知晓了敌情,朱江心里踏实了。
他把情况向全体队员通报,告诉他们要有信心,并强调,一旦开战,尽快打掉敌人的机枪手,要让机枪哑火。
青龙山进入临战状态。
大战一触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