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离去的刘良佐,周云哂然一笑,哼着小调回了州衙二堂。他的步伐轻快,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二堂中早有姜云升在此等候,他身姿挺拔,眼神锐利。看到周云过来,姜云升忙起身上前见礼,动作恭敬而规范。
“那被抓的人怎么说?”周云一进门便问道,他的眼神变得严肃起来。
“回旅帅,他们确实是王家派来的人,但他们并没有想着杀掉刘州判,只是想给他点警告,让他受点伤。”姜云升回答道,声音沉稳。
“不管了,你把这两个人送去给刘良佐让他处理吧!也到了该剿灭王家的时候了,只是时间还太短了。”周云眉头微皱,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你先下去吧!注意平时多侦查周边情况,别让敌人都摸到门口还不知道。”周云交待了姜云升几句后就打发他走了。
他在堂中踱步,心中想着要想剿灭王家,靠这些新兵用冷兵器去拼杀,那绝对是死的快,何况人家还占据有利地形,所以必须要组建火枪队。
火枪队顾名思义要火枪,自己的兵工厂……军器局才刚开张,能造几杆火枪?去哪弄火枪弹药呢?他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向东而行的李岩夫妇,率领着大军一路向南进发。
他们的目标,是从太行陉上那赫赫有名的碗子关进入河南。
这碗子关,坐落在泽州晋庙铺镇,乃是太行陉上的关键关隘。
它雄踞山顶,四周城墙环绕,其形状恰似一只大碗,故而得名。
别看碗子城规模不大,但其所处位置险要至极,是扼守泽州通往河南的咽喉要地。
从泽州经此关隘,可直达河南的济源、修武等地,在军事和交通方面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幸运的是,此时的碗子关几乎没有像样的军队防守,李岩大军得以顺利通过。
大军继续向东,如今正停驻在修武城城下,而眼前的修武城却是城门紧闭,宛如一座坚固的堡垒。
营帐内,李岩正趴在案上给周云写信。
他在信中详细地分析着泽州周边各个关口的重要性,尤其是那碗子关城。
他深知此地战略意义非凡,希望周云能尽早派兵占据,以防局势发生变化。
在一旁,红娘子静静地坐着,手中拿着一块毛皮,轻轻擦拭着雁翎刀,那刀刃在灯光下闪烁着寒光。
“夫君,老三就带着四百人留在泽州,他能保住自己就不错了,哪还有余力派兵来守碗子关城,你这不是异想天开吗?”红娘子皱着眉头说道。
李岩收起写好的信,小心翼翼地吹干墨迹,然后仔细折好装入纸袋,封好后,叫来一名警卫,吩咐他派人送往泽州。
转过头来,他对红娘子说道:“你不用担心你那小弟,他可有本事着呢!说不定现在已经拉起一支不小的队伍了。”
“有那么快吗?我可有点不信。”红娘子还是一脸怀疑。
李岩正色道:“老三的事先放一放,我们现在停在这修武县城外可不是长久之计啊!必须得进城,不然粮草可就撑不住了。”
红娘子咬了咬牙,恨恨地说:“这修武县令还真是硬气,投靠了南明小朝廷后就翅膀硬了?”
李岩微笑着说:“老三不是喜欢搞斩首行动吗?上次在武乡城就想尝试,结果苏崇贤太机灵,没成功。这次不妨让他们再试试,看看老三训练的夜不收队到底怎么样。”
说完,他起身出门,让警卫通知吴初和夜不收副队长孙东前来军议。
孙东是山西人,是向云社的成员,还识得几个字。
当初周云在挑选副职人员时,一是看中孙东识字,再者就是他那堪称一绝的箭术。
他的箭法神准,指哪射哪,颇有当年蜀国大将、箭神黄忠的风范。
红娘子看着回来的李岩说:“这夜不收真能成事?”
李岩无所谓地双手一摊:“能不能成,试试便知。”
不多时,吴初和孙东就到了。
两人行礼之后,李岩也不绕圈子,直接表明要攻打修武城,询问他们的看法。
孙东十分机灵,既然叫自己和吴团长一起来军议,那肯定是要用上自己的夜不收小队了。
虽说如今夜不收队被一分为二,但执行这个任务,一半人也足够了,毕竟夜不收小队可是精锐中的精锐。
他赶忙站起来,抱拳说道:“属下愿往修武城走一趟,找机会斩杀修武县令和一干守城主将,为大军进城扫除障碍。”
李岩微笑着压了压手,示意他坐下说话:“好……就让你们夜不收小队先上,吴团长,你们一团做好进攻准备,我希望明天一早能进城。”
两人齐声起身抱拳:“末将领命!”
孙东回营后,立刻点齐麾下兵士开始布置作战计划。
他亲自带领一个班,负责直取修武县令首级,二排长带着两个班负责斩杀城楼上的主要守将,三排长则带领两个班,在其他两处行动成功后负责打开离大军最近的城门,放大军入城。
等到半夜时,吴初带领一团冲向城楼,对修武县城发起佯攻。
城下战鼓如雷,震天动地,兵士们齐声呐喊,弓箭手向着城上万箭齐发,那声势浩大无比,城上的守军被吓得不轻,不停地向修武县令请求增派援兵。
就在城上一片混乱之时,孙东带着一个班的夜不收趁乱攀向了防守较为薄弱的另一处城墙。
修武的城墙相较于大城的城墙并不算高,孙东顺着抛上城墙的飞爪长绳,如敏捷的猿猴一般快速爬上城墙,随后迅速隐入城墙上火把光亮照射不到的阴暗之处。
随着后面队员陆续上来,阴暗处很快就站满了人。
远处另一面城墙处喊杀声震天,此处的守军们一个个紧张地不时看向那边,都想知道那边的城墙防守情况如何。
孙东低声对几人吩咐了几句,一名队员趁着面前守军注意力分散,快速冲向城墙内里,将一根带爪的绳子钩住城垛后甩了下去,自己则猫腰蹲在绳旁。
孙东紧接着抓住绳索,翻身顺着绳子滑下城墙,后面的队员们也纷纷效仿,顺利下到了城内。
一行人顺着街道朝着佯攻的城墙方向跑去,在离城墙不远的地方,孙东示意众人停下休息,自己则紧紧盯着从城上下来的人。
没等多久,就有一名士兵急匆匆地从城楼上下来,向着城内快步走去。
孙东见状,带领众人迅速跟上。
没走多远,孙东正准备拿下这名士兵询问县衙和县令的位置,却被手下班长提醒前面就是县衙,他便打消了抓人的念头。
孙东等人仔细观察了县衙的格局后,从县衙的后面和旁边熟练地翻了进去。
他们在武乡城时就对县衙布局做过详细了解,所以行动起来驾轻就熟,只是这次县衙的主人不同罢了。
此时,修武县令正在听城墙上派来兵士的禀报,听闻对方进攻猛烈,但城墙暂时守住了,这才稍稍安心。
他打发走那名兵士后,又和几个城内乡绅商讨了一阵,等这些人离开,他疲惫地转身走向大堂后面的二堂,准备喝口茶歇息一下。
进了二堂,他吩咐小吏上茶后,便靠在椅子上准备小憩片刻,这两天他实在是太紧张、太累了。
就在他全身放松之时,突然,脖子上一阵凉意袭来,他猛地睁开眼睛,下意识地伸手摸向脖子,却发现一把明晃晃的短刀正架在上面,顿时吓得魂飞魄散,手脚不停地颤抖。
“这,这,这……这,你们是……”修武县令已经吓得语无伦次。
“你就是修武县令?”一个冷冰冰的声音在旁边响起。
“是……不……不是,我……我是师爷,师爷。”县令脑子一片混乱,但在情急之下还是撒了个谎。
对方那冷冰冰的声音再次响起:“师爷也该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