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云眉头紧锁,目光如炬地注视着赵六,语气低沉而严肃:“赵六,你务必盯紧徐同道,有任何风吹草动都要立刻向我汇报!”
赵六抱拳,神色凝重:“是,旅帅!属下定当不辱使命。”
周云背负双手,在营帐内来回踱步,心中盘算着如何整编那批降兵,以增强自身实力。
想到此处,他唤来亲兵,让其去把假装被俘的侯贵带来。
“属下侯贵参见旅帅……”侯贵眼眶泛红,声音洪亮地行礼。
周云赶忙上前,扶住侯贵的臂膀,满是关切:“侯贵!你受委屈了!”
“旅帅,我不……”侯贵刚要开口。
“你做得很好!”周云打断他,目光中透着赞赏,“你甘冒奇险,深入敌营,为我们全歼敌军立下大功。之后即便被误抓,也积极寻找脱身之法,未曾泄露身份半分。这份机谋、胆识与毅力,实在是难能可贵。”
“多谢旅帅夸奖,属下实在愧不敢当。”侯贵一脸谦逊。
“我会将你的功劳上报给李岩将军,由他亲自嘉奖你。毕竟,你曾是我大哥的亲卫啊!”周云说完,紧紧盯着侯贵的眼睛。
只见侯贵眼中闪过一丝浓浓的失望,不过他很快压抑住失落情绪,强颜欢笑道:“谢旅帅举荐……”
周云见状,心中已然有数,故意问道:“怎么?我看你似乎不太高兴,难道对我这样做有什么想法?”
“属下不敢,只是……”侯贵犹豫再三,最终决定吐露心声,“我……我想以后跟着旅帅。”
“你这话说得奇怪,你现在不就跟着我吗?再说了,跟着将军岂不比跟着我更好?”周云微微一笑。
侯贵猛地站起,朝着周云双膝跪地,眼中含泪,言辞恳切:“旅帅,这段时间的经历让我想明白了,我不想一直当亲卫,我愿追随旅帅冲锋陷阵,哪怕当个小兵也行。”
周云听后,哈哈大笑:“小兵怎么了?我原本也不过是一名亲卫,是个小兵罢了。你这是变着法儿找我要官啊!”
“属下不敢,属下不是这个意思,属下……”侯贵急忙解释。
“好啦,好啦!没怪你的意思。你既然非要跟着我,我答应你便是。”周云摆了摆手。
“谢旅帅,谢旅帅……”侯贵兴奋得大叫起来。
“我打算组建一支密探队伍,就由你负责。当下的任务是帮我秘密监视这支准备收编的降军,每个哨都要有我们的人,你能做到吗?”周云神色严肃。
“属下定当竭尽全力,请旅帅放心!”侯贵惊喜交加,郑重应下。
周云看了侯贵一眼,不紧不慢地说道:“以后在我面前,做事要脚踏实地。你下去找赵六拿纸笔,把你的组建计划写好交给我。”
他站起身,在营地内缓缓走了两圈,继续说道:“计划内容要详细,什么时间完成?完成多少?人员从哪里来?用什么方式组建?各负责人是谁?怎样甄别他们是否可靠?如何联络?需要多少银钱?谁来管理钱粮?这些你都要考虑周全……”
侯贵这时才惊出一身冷汗,他刚刚只是急于应下,并未仔细思考该怎么做。他赶忙将周云的话一一牢记在心。
“我知道你读过几年书,识字会写,这些事你应该能办好。但要切记保密,此事只有你我知晓,绝不能让第三个人知道,有问题直接来找我。”
侯贵领命后,周云便让他退下了。
侯贵离开后,周云轻叹了口气:“这才搞定一件事,看来今晚得加班和将士们谈话到很晚了……”
周云计划将所有降兵打散,混编入自己的人马。
他准备把原有的三个部扩充到五个部,分别为前、后、左、右、中部,每部人数依旧是二百人。
同时,计划将骑兵分成两部五哨,由徐同道和赵六各领一部。
人数好分配,可军官却不好找,而且他还打算设置副职来制衡正职。
周云在纸上写写画画,涂涂改改,毕竟他接手这支部队时间不长,对人员还不够熟悉。
一直忙到半夜,他才收拾妥当,上床休息。
清晨,周云刚洗漱完毕,徐同道就前来求见。
“参见旅帅,属下已完成清理降军中叛乱分子的任务,特来交令,这是证据。”徐同道说着,递上了几张摁有血红指印的纸张。
周云微笑着接过,看着徐同道熬得通红的双眼,关切地说道:“同道啊!你辛苦了,快去休息吧。”
望着徐同道离去的背影,周云陷入了沉思。
此时,在范村一处寨墙的凉亭中,两个中年男人正边喝茶边注视着周云的军营。
“范老爷,这群贼匪昨晚闹哄哄的,是怎么回事啊?那喧闹惨叫声,我家离得那么远都能听见。”其中那个稍年轻的人放下茶盏,满脸疑惑地问道。
“谁知道呢?你家离得还算远,我这可近,我家内眷都被吓得不轻。看这群贼匪的样子,像是大顺军的人。”稍年长的范老爷满脸愤恨地抱怨道。
“您怎么看出他们是大顺军的贼子呢?”
“王家主,你没看到那旗号和衣甲吗?”
“还是您见多识广啊!要我们看,还真分辨不出是哪支部队。不过这支部队人数好像不多,应该对我们没什么影响吧?”
“这就要看他们的目的是什么了。如果是来索要钱粮,很可能会找上我们;要是只是路过,在这里歇脚,之后应该就会离开。”
“但愿是后者吧!”
两人一边喝茶,一边分析着当前的局势,还真被他们猜中了几分。
周云将昨晚制定的整编计划下达后,便准备撤离范村。
他任命郭绍为前部部总,原直属哨长高杰升为后部部总,杨彪为左部部总,原直属哨长郭英升为右部部总,周青升为中部部总。
骑兵营一部由徐同道统领,二部则归赵六。
此外,还旅帅部,除五个部共一千人之外的人员全部划归旅帅部,旅帅部内设有医护队、亲卫队、夜不收队、工兵队、火器队。
周云没有等到所有人员集结完毕,就下达了撤离命令。
因为郭六带领的探马回来禀报,郭友军一行人一早已经整队出发,正朝着这边赶来。
周云打算在路上边行军边整编,顺便考察各部总的军事管理能力和兵员素质。
村里各寨楼上的村民们只看到一队队士兵有序地离开村子,还帮忙打扫住过的地方,甚至把门都给掩好了,全然不像其他军队那般如土匪一般。
村民们不知道这是一支什么样的军队,也不知道这是谁的队伍,只看到一杆大旗上有个醒目的“周”字。
这杆旗还是周云找了根敌军的旗帜,让新组建的工兵队改装而成的。
一行一千六百多步军加上前后五百多骑兵,队伍在道路上绵延很长,朝着黎城方向的武乡快速撤退。
……
此时,在泽州城内的府衙后院,李岩夫妻俩正在交谈。
“夫君,都过去好几天了,也不知道三弟他们到黎城了没?”李岩的妻子满脸担忧。
“哎……我连续派了好几拨哨探到后面去打探消息,可都没有回音。我也派了一部人马去黎城,到现在也没消息传来。”李岩忧心忡忡地叹着气。
“我们前几天分开的时候,得到消息说李友带领一万兵马和六百骑军在追击他们,这可真是凶多吉少啊!”
“谁说不是呢……但愿三弟能吉人天相,逢凶化吉吧!”李岩放下手中的地图,目光望向黎城方向。
“禀将军……太原方向有哨探回来,有消息要向您禀报。”这时,一名亲卫进来通报。
李岩赶忙起身,让亲卫在前面带路,迅速赶往前厅。
“情况如何?快说!”李岩迫不及待地问道。
“奉将军之令,小的们前往太原方向探查周旅帅等人阻击追兵的情况。在过榆次县城不远的地方,我们看到有被烧毁的树林和战斗过的痕迹,但是没有发现周旅帅等人。不过,我们看到了李友的大军,人数大概在六千左右,而且大多狼狈不堪,军容不整,没有看到骑兵,全是步军。小的们怕被发现,就赶紧返回了,途中也没见到周旅帅的兵马。”那哨探略微沉思后,快速汇报。
“有没有看到我三弟他们遗留的旗帜之类的东西?”李岩急忙追问。
“没有见到……”
“李友军追击的方向是哪里?”
“顺着榆次县城出城的方向往范村方向追击。”
李岩在脑海中仔细回忆地图上的各个城池和行军路线,一边思索,一边在厅中来回踱步。
一回头,看到那哨探还在,便赶忙安排他下去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