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芝龙见识过大明水师的厉害。
知道他们不是朝廷水师的对手。
甚至他有想过接受朝廷的招安,只要能够保证他继续掌握兵权,继续增加的荣华富贵就好。
但是朝廷根本没有招安他的意思。
郑芝龙只好带着麾下庞大的船队果断调转方向,打算向太平洋南部开拓发展。
有鉴于此,朱慈烺并未过多关注他们的动向。
孙传庭神色恭敬地说道:“启禀陛下,根据最新传来的消息,郑芝龙他们已然占据了琉球,成功赶跑了盘踞在那里的红毛鬼,并且正朝着吕宋一带发起进攻。更为关键的是,他们还妄图染指海南岛……”
吕宋便是后世菲律宾最大的岛屿。
如今那片区域乃是西方人的势力范围。
让郑芝龙他们先与西方人争斗一番,从大明朝廷的角度来看,倒也并无坏处。
但是海南岛绝不容他人觊觎。
朱慈烺微微皱眉说道:“传朕旨意,让李岩率领的第一舰队,即刻给郑芝龙他们一个严正警告,明确告知他们,海南岛绝非他们能够染指的地方。至于其他事宜,暂且不必理会。”
孙传庭赶忙躬身领命:“微臣遵旨……”
朱慈烺环视群臣一眼继续说道:“目前,我大明最为重要的事情有两件。其一,便是即将开始的会试,这关乎着我大明选拔人才的大事,容不得丝毫马虎。
其二,则是即将到来的秋收,这关系到百姓的生计与国家的粮草储备。先将这两件事妥善办好,其他事务皆可往后顺延。”
“臣等遵旨……”
群臣齐声回应,声音在朝堂上回荡。
随后又商议了一些小事,朝会散去。
朱慈烺回到御书房,静静地坐在书桌前,继续翻阅着最新的情报,仔细查看各地的局势动态。
朱慈烺之所以没有立刻挥兵南下。
并非朝廷没有这个能力,而是他觉得大明的扩张速度过快。
速度快了自然会难免有所疏忽。
现在大明内部已然潜伏了诸多敌人。
此次各地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便是最好的例证。
再者,目前的粮草储备也没有那么充足。
因此,朱慈烺决定先稳扎稳打。
趁着敌人此次兴风作浪的机会,对内部进行一次全面而深入的清理。
潜藏在内部的敌人犹如隐藏在暗处的毒瘤,那才是最难对付的。
至于江南的伪明朝廷,在朱慈烺看来。
不过是一群不堪一击的土鸡瓦狗罢了……
……
李自成他们占领两广地区的时间尚短
根基没有那么稳固。
长江以北发生的混乱局面,在两广地区如出一辙地上演了。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着实让李自成他们有些措手不及。
与此同时,伪明朝廷的大军如饿狼般快速南下,向着各自既定的目标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李来亨所面对的敌人亦是如此。
起初林树生带领的队伍,一路上不断遭受李来亨他们的偷袭骚扰。
行军速度变得愈发迟缓。
当林树生他们抵达清远北边的飞来峡附近时,双方的部队陷入了对峙状态。
此后林树生他们便没有再继续南下。
也没有别的什么大动作。
李来亨正谋划着寻找合适的时机,一举歼灭眼前的敌人。
却未曾料到南边突然传来噩耗。
在两广地区的诸多府城和县城附近,突然间如鬼魅般冒出了大量的敌人。
那些敌人数量不一,少则几百人,多则几千人。
他们在李自成的地盘上四处烧杀抢掠,肆意作乱。
李自成在各地驻守的兵力本就不多。
而且大部分都是刚刚招募,没多少实战经验与战斗力的新兵。
面对如此突如其来的叛乱,他们根本无法及时进行有效镇压,瞬间被敌人打了个措手不及。
导致局势愈发失控,有些县城甚至不幸被敌人占据。
李自成得知此事后气得暴跳如雷,怒发冲冠。
他很清楚若不尽快平息内乱。
任由事态继续扩大,即便前线打了胜仗,那也无济于事。
于是他当机立断,立刻调兵遣将,派大军南下平乱。
就连李过驻守在清远城的部队,也被抽调了好几千人奔赴南方。
就在这局势风云变幻的关键时刻。
韶关方向,一支船队悄然航行在北江的水面上,有一支船队趁着夜色顺流而下。
在一个月色如水的静谧夜晚,船队缓缓来到了飞来峡附近。
林树生早已得到消息,提前做了不少准备。
顺流而下的船队才刚刚看完。
林树生立刻带着他的部队迅速登船。紧接着,船队如离弦之箭般,直奔清远城而去。
李来亨手下的探子一直密切监视着林树生他们的一举一动,自然及时发现了这一异常举动。
可是李来亨的大部队距离敌人驻扎的地方足有几十里之遥,且此时正值半夜三更,道路崎岖难行,想要快速赶过来那是不现实的。
李来亨收到消息后,心中暗自焦急。
他迅速在脑海中进行推算,意识到此时带着大部队出击已然来不及了。
李来亨当机立断。
他决定派出一部分精锐士卒,让他们携带大量的八牛弩、火药以及轰天雷之类的强力武器。
以最快的速度赶赴北江岸边去。
希望能在那里对敌人进行有效干扰,从而拖慢他们的行军速度。
同时他又赶忙派人快马加鞭地赶往清远城,务必将这一紧急消息告知李过。
以免李过毫无防备,被敌人打个猝不及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