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蒋文看到的传记之中,崇古慕仙的主人公,以蒋文所述之言,将尊人间帝王至高的读书人驳斥的哑口无言。
蒋文以这话辩驳了一句,墨文韬却并未哑口无言,反而引经据典将蒋文给驳斥的哑口无言。
修仙之士,就没有不聪明的。
再加上,修仙之士只要修成金丹,便有七八百年的寿元。
修仙之士,要是愿意研究世俗读书之人所读之书经的话,很多都能将这些书经研究到堪比当世大儒的程度。
实际上,在修仙界,有不少修士为了提高心境而研读这些书经,对于各种经义的理解堪比当世大儒。
不少赶考的读书人,喜欢住在道观、寺庙,有些确实是因为囊中羞涩,而有些便是因为这些道观、寺庙中的主持之人可以指点他们学业。
科考书经,蒋文也看过一些,甚至还能背下一些。
不过,他并没有花时间去推敲这些书经,对这些书经的理解都很浅显,比不过乡试能上二榜的墨文韬。
蒋文辩驳不过,也没强行辩驳。
墨文韬见蒋文沉默了下来,还不满足,接着道:“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你们修仙之人若不如此,只知遵循什么上古道德,遵循古法,早晚……”
墨五云一直在注意蒋文的表情,见蒋文脸色阴了下来,他直接点住墨文韬的哑穴。
“仙长,要不我给你讲朝廷的大概情况?”
修仙之士认为天地有大道,万事万物遵道而行。
他们不轻易起誓,也不喜被人判断未来之事。
墨文韬将他驳斥的哑口无言,他并不在意,但是,墨文韬说他“早晚如何”,这确实犯了他的忌讳。
他看出墨五云对朝廷的了解,很可能如他一般,了解不深,也是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便说道:“还是让令郎给贫道讲一讲吧!”
“好!”
墨五云点点头,阴沉着脸盯了墨文韬片刻,而后解开了墨文韬的哑穴。
墨文韬初生牛犊不怕虎,对于修仙之士、对于活跃在世俗之中的术士了解不多,再加上墨五云平时对他十分宠溺,这才对蒋文那么不客气。
不过,现在墨五云明显真的生气了,他也老实了起来。
“咳!”
干咳起了一声,墨文韬说起了朝堂上的一些事。
经过墨文韬的解说,蒋文对于永曦朝文官架构和当今朝堂的一些情况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永曦朝的朝堂架构,为三省六部。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表面上具体管理六部事宜的尚书省权利最大,尚书省的左相一般也是文官之首。
实际上,在当今朝堂之上,文官最重要的两项权利,官员任命考核权利大半在中书省,财权有大半在门下省。
永康帝令三省鼎足而立,令自己的权威达到了与永曦朝开国皇帝烈阳帝差不多的程度。
中央三省六部,再加上其他机构,管理着整个国家的中央机构整体上比较复杂,很多情况,墨文韬也说不清楚。
到了郡县,情况就比较简单,总的来说是政、军、监察三权分立。
三州十六郡,每个郡、每个县的官员设置会有一些差别,但是都有一个郡守、县令总管政府,一个郡尉、县尉总管军队,一个郡监、县都监察诸事。
如今的左丞相王亶声表面是文官之首,在政务之上是永康帝之下第一人,实际上,当今永康帝更信任门下省内侍中郑克己。
一般来说,只有尚书省左右仆射被称为丞相。
在当今官场,莫说是依附于郑克己的官员,就是永康帝,有时也会称郑克己为郑相,以示对其信任与恩宠。
墨文韬说起他听到的一些朝堂上的事儿,说的十分兴起。
蒋文虽然更想知道太常寺、锦羽卫、镇妖司这三大机构的事儿,却也没打断墨文涛,直到墨文韬将他知道的一些朝堂之事说完,他这才开口问。
“你对太常寺、锦羽卫、镇妖司了解多少?”
“这三个部门比较神秘,我也了解不多,只知道太常寺负责与天庭沟通,管理水神、山神、城隍;锦羽卫负责保护皇帝,不受邪魔妖道……邪魔妖怪攻击;镇妖司负责监察、抓捕胡作非为的妖怪、术士。”
“你见过城隍吗?”
“城隍管理阴间福德之事,我怎么可能见过城隍?”
“嗯!”
蒋文点点头,想了想,又问道:“镇妖司的人,你接触过吗?”
“也没有!”
蒋文见墨文韬对于太常寺、锦羽卫、镇妖司了解的还没有他多,也没有再问他关于这三个机构的情况,而是又问起了武神殿与稷下学宫。
武神殿与稷下学宫并不像蒋文以为的那样三州十六郡都有分支机构,而是只有京州有一个武神殿和一个稷下学宫。
墨文韬没去过京州,对于武神殿与稷下学宫也是了解不多。
“镇海王李景,你了解多少?”
“李景是当今天下第一高手,有他坐镇上京,各路神仙不像以前一样,到了上京,还高高在上,倒是大大提振朝廷声威。不过,他作为臣子,并不合格。”
“哦?有什么不合格?”
“永曦朝自建立以来,就没封过异姓王,当年封他异姓王之时,他就应该拒绝,他一不该接受封王,二不该接受封地,三不该以镇海王为封号。”
墨文韬说完这话,微微一顿,接着解释道:“陛下当年被封为东海王,李景被封为镇海王,这么明显的以下犯上的封号,他竟然接受了。”
“这镇海王不是永康帝给他的封号?”
“陛下胸怀天下,心胸宽如海,可以不在乎镇海这封号克他当年的封号,但是,作为臣子,他李景却不能不在乎。”
“呃?”
蒋文愣了一下,点点头,沉吟道:“好像是这样!”
“他接受了镇海王的封号已经是以下犯上了,后来,陛下选少安王为太子,他就应该严词拒绝,他还是没拒绝。”
“这少安王是……”
“李贵妃的儿子,李贵妃是李景的妹妹。”
“这少安王是长子吗?”
“少安王虽是长子,但不是嫡子。自己做了封镇东海国的镇海王,外甥又坐了太子,他这般权倾天下,早晚……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