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搞人工智能都是出了点儿成果立即拿到市场上去检验,遇到问题事后再一点点的升级改进。咱们这位江总是成果出来了在手里攥着捂着,生怕别人知道。”
柯静曼也看出来了,李墨曜很受江伦的信任,一些不太方便说的话也不再避讳了。
李墨曜看得出来,这份抱怨绝对由来已久,已经达到积怨很深的地步了。怪不得这对夫妻感情看上去不怎么好,天天在一起工作,一点儿秘密也没有,就是想找点儿想象力空间也难。长年累月下来,什么浪漫和激情都磨没了。就像一台运转了二十年的发动机,你说它耐用也行,说它是破烂儿也对。
“那,咱们企业靠什么吃饭啊?”
李墨曜特意用上了“咱们”以增加亲切感。
柯静曼似乎并不想隐瞒,没有感情地说道:“好时代。”
“……”
还真是直截了当。
像ASS这样的企业地方扶持一定会有,连工先锋都有呢,不过仅靠扶持怎么可能活下来?
“你没发现市场上现在鱼龙混杂嘛,有些人想要技术我给授权就是了,反正得给钱!”
“哦……”
这倒是一大块收入,同样的业务工先锋也干过,没办法,为了活嘛。授权不代表全权出让,有点儿像承租,是有租期的,到期了还要付钱的。这几年不管是大公司也好,小型创业也好,谁不把着眼点放在AI上就是落后,只不过前途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这又是一条千军万马挤上来的独木桥,争渡,争渡,千万里挑一。
成功的例子有很多,但李墨曜敢保证,99%的创业者先死在路上,如果工先锋不是出来的早,那也是99%中的一员。
大公司实力雄厚,即使失败了仍然于主业无损,所以市场上同类产品厮杀得厉害,看似消费者得利的局面,却损害着健康的市场环境。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西方几百年才玩转的资本体系不可能几十年就彻底融入中国的土壤里,面对困局,只能各安天命。
“可即便如此也不一定非得去造车吧,造车是一年很烧钱的事,新能源汽车领域厮杀得厉害,国内能盈利的企业也就那么几家,你们需要很高昂的准备金。”
柯静曼犹豫了一下,她在思考企业战略要不要说给外人听,思前想后她还是下定了决心。
“我们不打算争传统赛道,那样至少需要200亿的准备金,ASS没有那么强大的筹钱能力,不过我们打算竞争特种汽车的赛道,以及未来汽车的研发。”
“未来汽车?”
“是的,这得益于我们与LIAIR的深入融合,比如脑电驾驶。”
“脑电驾驶?”
这个名词好新颖,李墨曜还是第一次听说。
“就是基于脑机接口技术对驾驶方式的变革,脑电极技术能够全面准确地捕捉和转化人类的汽车驾驶动作和驾驶意图脑电信号,自动驾驶技术路线将发生很大转变。驾驶员可能只需通过意念就能控制汽车,实现真正的‘意念驾驶’。这种技术将极大地解放人类的手脚,提高驾驶的便利性和安全性,尤其是对特殊人群,这些人群由于身体条件的限制,传统的驾驶方式可能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而脑机接口技术将为他们打开一扇新的大门。”
“哇擦,黑科技呀!”
李墨曜目瞪口呆,他不敢相信这些科幻小说里写的情节就这样在现实上演了。
“当然这只是未来的构想之一,初期我们还是要在无人车赛道里打转,充分发挥ASS的优势,提升无人车的性能。”
“可……规模小意味着成本高啊,单车成本下不来,推销会有一定困难吧,我记得国内有个品牌卖一辆车就亏六万,人家还是大公司呢。”
“会有一定困难,但如果做开了,品牌效应上去了我们也可以盈利,这一点我们已经与LIAIR达成协议,可以使用现成的智云平台,这样节约了成本和重复研发的时间。”
LIAIR最大的业务不是脑机技术,而是平台服务,这块领域可以与之争锋的同类企业并不多,而且个顶个是超级互联网大企,如此看来柯静曼也并非脑热才做的决断。
“江总对此有表态吗?”
柯静曼的微表情没露过李墨曜的眼,她略略表现出不屑吐槽道:“他有妙妙就足够了。”
果然,江伦不是那种关心市场的人,但他是一杆大旗,有了他这杆大旗,ASS才能不断吸金,才能维持继续经营的成本,人还是得靠自身硬啊。
李墨曜若有所感,又闲聊了几句,他与柯静曼挥手告别。
城市依旧是人来人往,到处都是车水马龙,鳞次栉比的高楼折射着太阳映下来的光,高架桥、轻轨线这些曾经代表先进的道路系统未来会变成什么样子呢?未来又会给城市一幅怎样的景象呢?有的时候连他这个从业人员也不敢想象,但江伦那句话还真是振聋发聩啊——创意和想象力才是胜负的关键。
不敢想也必须去想,只有想了才能去做,只有做了才能实现,随着距离目的地越来越近,李墨曜的心“扑嗵扑嗵”的越跳越快。
工先锋科技。
“拿到了。”
李墨曜当着大家的面,笑眯眯地举起一只U盘。
岳扬有些吃惊地看着他,不解地问道:“拿到了什么?”
“密钥。”
“用U盘装的?”
U盘这个曾经代表先进存储技术的小设备如今早被云上淘汰了,只有少量人还在使用,从ASS回来却带回一支U盘,这的确令他吃惊,与高科技的形象不符啊。
“是人工智能x的启动密钥,江伦亲自设计,你只有通过移动端才能使用,意味着防盗技术一流,我们的Smw将成为独一无二的智能集成系统,这预示着工先锋的腾飞。”
李墨曜的一句话在小小的办公室里刮起了一阵风暴,在场的员工脸上神情振奋的表情藏都藏不住,他们都是年轻人,他们都不需要用城府来掩饰内心,他们叫着,跳着,随着消息的传递,小小的工先锋公司里传出一片兴奋的哗然声。
江伦是一个做的比说的多的人,两人真正的在一个频道上对话后,他毫不犹豫地把密钥交给李墨曜。
李墨曜回到公司的第一件事就是与ASS互签合同,效率极高的电子签根本不需要复杂的手续和仪式,双方都是很务实的,至于发布会,到时候随便找家互联网媒体发一篇文章就好了。
手续结束后的第一时间,ASS公司发来密码,U盘插入的那一刻,李墨曜感觉自己的手都在颤抖。
“快!”
李墨曜对xAI的第一反应就是速度,远比使用的同类型平台的反应速度要快,这当然与独家有关,江伦把他的独家技术捂得死死的,以至于工先锋是这套大模型的第一家用户。当xAI在极短时间内生成全新的操作界面时,工先锋的技术人员们彻底惊叹于ASS黑科技的可怕。
生成式界面完全匹配Smw系统的操作习惯,并以比人工快几十倍的速度生成对系统的分析报告,这套工先锋全体人员研发修改三年的集成软件系统在几分钟内就在xAI面前成了小透明,可以极方便的套用在各个已上线的项目中。
李墨曜呆呆地看着屏幕几乎屏住呼吸,直到他感觉呼吸不畅才松了一口气,他仍然直勾勾地看着屏幕喃喃地说:“通过全部用户,明日零时系统准时更新。”
电话、网络、短信纷纷在第一时间传递到各用户对接人手中,并注明本次更新的重要性,请各用户注意调节工作进程。
沪上、株州、四川、天津、沈州……
李墨曜仿佛看见一只只丝线迅速在中国地图上铺满,它们犹如连通着肢体的经脉不断地传递着神经信号,从这一刻开始,工先锋将彻底脱胎换骨,他们将一跃成为中国工业软件的龙头。这种跨越是质的跨越,真正的弯道超车并且一飞冲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