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室的灯光显得格外刺眼,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无形的压力。程婉清坐在最后一排,手中紧握着自己的剧本,指尖微微颤抖。她的心跳加速,仿佛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在耳边回响。她知道,接下来的几分钟将决定她剧本的命运。
杨经理坐在会议桌前,他的目光在剧本的字里行间游走,眉头微微皱起。会议室里一片寂静,只有他翻动纸张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程婉清感到自己的呼吸变得急促,她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但内心的焦虑却像潮水般涌来。
终于,杨经理抬起头,目光从剧本上移开,直视着程婉清。他的眼神中带着一丝严肃和审视,这让程婉清的心跳得更快了。她知道,这一刻,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她身上,而她必须面对的,是自己作品的评判。
“程婉清,这份剧本,我不得不说,它并不符合我们的要求。”杨经理的声音平静而坚定,仿佛在宣判一个既定的事实。
程婉清的心猛地一沉,但她努力保持着镇定,声音微微颤抖地问道:“是哪里不符合要求?”
杨经理将剧本轻轻放在桌上,手指轻轻敲击着其中的一页。“首先,节奏太慢了。校园短剧需要一开始就抓住观众的注意力,而你的开头用了三页纸描述日常琐事,没有一个明显的冲突点。”他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观众的耐心是有限的,他们需要在短时间内被吸引住。”
程婉清低下头,心中涌起一股无力感。她知道杨经理说的是事实,但她的内心仍然难以接受。她曾花费无数个日夜精心雕琢每一个细节,却没想到最终会得到这样的评价。
杨经理又指着另一段台词,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满:“还有这些台词,太文艺化了。影视剧需要接地气的语言,而不是像文学散文那样精雕细琢。观众需要的是能够引起共鸣的对话,而不是晦涩难懂的句子。”
程婉清的心中一阵刺痛,她感到自己的创作被无情地否定。她曾以为,只要用心去写,就能打动人心,却没想到现实如此残酷。
杨经理将剧本推回她面前,语气温和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坚定:“回去好好想想,调整剧本的方向,再重新提交。”
程婉清默默地接过剧本,心中充满了迷茫和不安。
程婉清走出会议室,心情沉重地走在公司的走廊上。她的脚步显得有些拖沓,手中的剧本仿佛变得异常沉重。她的眼神空洞,似乎在思考着什么,却又无法找到答案。就在这时,她感觉到有人拍了拍她的肩膀,回头一看,是公司的资深编剧张姐。
张姐的脸上带着关切的微笑,语气柔和地问道:“婉清,怎么了?刚才例会受打击了?”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理解与同情,仿佛能看穿程婉清心中的失落。
程婉清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声音有些哽咽:“杨经理说我的剧本不行,太个人化,不够市场化。”她轻轻叹了口气,心中涌起一股说不出的苦涩。
张姐点了点头,轻轻接过程婉清手中的剧本,翻看了几页。她的眉头微微皱起,似乎在思考着什么。“确实,这些台词读起来很美,但对观众来说,太遥远了。影视剧是大众艺术,观众不一定会有时间去品味这些细腻的情感。”她停顿了一下,语气中带着一丝鼓励,“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你的创作没有价值。只是需要找到一个更适合的表达方式。”
程婉清默默地点了点头,心中虽然有些失落,但也感到一丝温暖。她知道张姐的话是出于真诚的关心和经验的分享。她低声说道:“我以为只要用心写就行了,但好像不是这么简单。”
张姐笑了笑,语气温和而坚定:“文学和影视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不要灰心。改改看,找到平衡点,你还是很有潜力的。”她拍了拍程婉清的肩膀,眼神中充满了鼓励,“每个人的成长都需要经历一些挫折,这正是你成长的机会。”
程婉清点了点头,心中似乎有了一丝希望。她知道,张姐的话让她看到了另一种可能性,也许她真的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创作方向。她低声说道:“谢谢你,张姐。我会再努力的。”
张姐微笑着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欣慰:“没问题,如果你需要帮助或者有什么想法,随时可以找我聊聊。”她轻轻拍了拍程婉清的肩膀,转身继续忙碌去了。
程婉清回到宿舍,心情沉重地将剧本随手扔在桌上,整个人无力地躺倒在椅子里。宿舍里静悄悄的,只有窗外偶尔传来的鸟鸣声打破了这份宁静。她闭上眼睛,脑海中不断回放着刚才在公司的情景,杨经理和张姐的话像针一样扎在她的心上。
“节奏太慢,台词太文艺化,不够市场化……”这些评价在她脑海中反复盘旋,让她感到无比沮丧。她曾以为自己的剧本是完美的,是她倾注心血的结晶,却没想到会遭到如此严厉的批评。她开始怀疑自己的创作能力,甚至怀疑自己是否真的适合做编剧。
就在这时,室友李萌从床上坐起身,关切地问道:“怎么了?今天没成功?”她的眼神中充满了担忧和好奇。
程婉清叹了口气,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被退稿了。他们说我写得太个人化,不符合市场需求。”她感到一种说不出的失落和无助,仿佛所有的努力都化为泡影。
李萌愣了一下,然后试探着说:“不然,你换个思路?别太纠结自己的风格,看看别人是怎么写的。”她的语气中带着一丝鼓励,似乎想为程婉清找到一条新的出路。
程婉清摇了摇头,低声说道:“我不知道该怎么改,感觉自己根本不适合做编剧。”她的心中充满了迷茫和不确定,仿佛站在一个十字路口,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走。
李萌坐到她身边,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别急,慢慢来。失败是正常的,哪有人一开始就做得完美?”她的声音温柔而坚定,仿佛在告诉程婉清,她并不孤单。
夜晚的宿舍格外安静,只有窗外偶尔传来的风声和远处的车流声。程婉清坐在电脑前,盯着屏幕上的剧本文档,心中充满了迷茫和不安。她将杨经理和张姐的评价反复回想,每一句都像一根刺扎在她心里,让她感到无比痛苦。
“节奏太慢,台词太文艺化,不够市场化……”这些评价在她脑海中不断回荡,让她对自己的创作产生了深深的怀疑。她开始质疑自己的能力,甚至怀疑自己是否真的适合做编剧。她曾以为,只要用心去写,就能打动人心,却没想到现实如此残酷。
程婉清试图重新修改剧本,但每次尝试都让她感到更加沮丧。她发现自己无法摆脱那些被批评的影子,越改越觉得别扭。她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创作方向,不知道该如何去迎合市场的口味。几次尝试后,她的耐心几乎耗尽,电脑屏幕上的文档空空如也,只剩下一片空白。
“放弃吧,反正也没人看得上我的东西。”她低声自语,心中涌起一阵挫败感。她关上电脑,埋头趴在桌子上,泪水悄然滑落。她感到无比孤独和无助,仿佛整个世界都抛弃了她。
然而,就在这时,她的目光无意间扫过书架上的一本笔记本。那是她从高中开始记录灵感的地方,每一页都充满了她对写作的热爱和坚持。那些曾经的点滴回忆在她脑海中浮现,让她的心中涌起一丝温暖和力量。
“真的要放弃吗?”她内心自问。虽然她的脑海中充满了动摇,但也有一个声音在提醒她,不甘心就此认输。她知道,创作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